蹲踞式起跑及起跑后的加速跑
——教学设计
蹲踞式起跑及起跑后的加速跑
知识与能力:
1.掌握起跑及起跑后的加速跑的基本技术和技能,养成跑的正确姿势及安全锻炼意识。
2.发展学生快速起跑能力,灵敏性,协调性等运动素质和肌肉力量等健康素质。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增强自尊和自信。
方法与途径:
采用模仿加挂图,小组探讨的方式让学生加深理解,从而更好的掌握技术要领。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以及吃苦耐劳,勇敢顽强,不怕困难的优良品质。
培养学生快速,果断,不断进取的精神,加强学生组织纪律性和安全教育。
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
前期观看教学视频
教学重点:蹲踞式起跑及加速跑。(采用普通式技术)
教学难点:蹲踞式起跑(预备口令——身体重心的前移)及加速跑(上体逐渐抬起,步幅逐渐增大)。
教学方法:提问法,讲解法,讨论法,合作法,练习法
教具:秒表一个,哨子一个
准备部分(12′)
1.课前常规:(3′)
①体委集合整队,报告人数。
②师生问好。
③宣布课的内容。
④检查服装,安全提示。
⑤安排见习生。
组织形式(四列横队)
△
×××××××××
×××××××××
●●●●●●●●●
●●●●●●●●●
:教师 ×:女生 ●:男生
徒手操(4′)
(1)扩胸运动(2)振臂运动(3)腹背运动(4)正压腿(5)侧压腿(6)活动踝腕关节(各小节4*8拍)
2:游戏:“黄河长江(5′)
组织形式:
教学方法:在场地中央画两条平行的横线为中线,(两线相距一米左右)。中线两边分别画相距10米左右的与中线平行的横线,为安全线。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背对背站在两条中线后,一对叫“黄河“,另一对叫”长江“。
游戏开始后,教师喊“长江”,“长江”向安全线跑,“黄河”转身追赶,在安全线前拍到对方得一分,反之,则相反,反复几次,以得分多的一方获胜。
规则:1.被追的人不得超越中线或满场乱跑,否则算对方得分。
2.追的队不得拉人或推人。
二.基本部分(28′)
1.学习蹲踞式起跑技术
动作要领:听到“各就位”口令后,跪膝,两臂与肩同宽或略比肩宽,虎口朝前,目视前方。“预备”,平稳的抬起臀部,身体重心前移,臀部稍高于肩,肩超过起跑线,重心在两臂和前脚上,听到“跑”的口令后,两臂迅速推离地面,两臂屈肘做有力的前后摆动向前跑出。
图示:
组织形式:(六路纵队)
教法:①教师讲解动作要领并做示范2——3次。
②组织学生练习5——10次。
③纠错
④在练习3——5次。
要求:①教师讲解清楚,示范动作规范。
②学生有组织有纪律。
学习加速跑技术。
动作要领:上体逐渐抬起,步幅逐渐增大。注意收腿顶膝送腿。
组织形式同2.
教法:由原地起跑开始,教师组织学生练习3——5次.
起跑及加速跑结合练习。
组织形式同上
教法:教师讲解技术要领并指导学生练习3——5次后师生互动练习一次。
三.结束部分:(5′)
1.集合整队。
2.做放松活动。
花步跳 ②叩打双腿 ③抖双臂 ④意念放松
3.小结本次课。
4.下课
生理负荷曲线预计
脉搏(次/每分钟)
(
180
170
160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练习密度
40
%—
50%
平均心率
140
±
5
/每分钟
)(时间:分钟)
10 20 30 40 45
课后小结:本节课同学们能克服天气的炎热,很好的诠释了体育的精神,并在课上能积极讨论,分析并指出存在问题,快速掌握了本节课的技术要求,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课上再接再厉,更好的发挥自己的能力。
教学反思
通过一节课的教学,开始设计好的教学内容,问题都显露出来。同时通过和组内老师的交流,请教。反思一下自己的本节课,自己觉得以下几方面要反思:
一、教学内容。首先,教学内容的口令有问题,蹲踞式起跑的口令是“各就位、预备、跑”,而不是学生喊得“各就各位、预备、跑”,学生没有统一的口令,必须根据现实情况,及文书的资料,来正确的表达教学内容。
二、队伍的调动及老师站位。队伍调动的把握,是本节课是否连贯的关键。如果调动的好,就能很好的把本节课串在一起。调动时用一些平时常用的口语,而不是体育教学中的专业术语。老师的站位也非常重要,必有让所有学生看到你在做什么,说什么,而不是只要有大多数学生看到了就可以。有时候也参与到学生中去,积极的调整自己的站位。
三、自主学习的组织。课堂教学是动态的,学生是课堂活动实施的主角,激发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在教学过程我发现几个较好学生,让他们来做小组长,负责整个小组的练习。但学生毕竟能力有限,而且口令什么的,基本不会。导致整个小组有瘫痪的感觉,这些小组长学习的能力比较强,但教的能力却不一定强。作为小组长应该给这些学生培训,如口令怎么叫,技术动作的关键。掌握了这些,这些小组长才能发挥作用。。
总之,要真正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和课的效率,还有许多值得我去反思的东西,如何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将是我追求的目标。通过这样的形式,提高自己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