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跑(起跑及起跑后的加速跑)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教学依据新的《课程标准》“健康第一、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结合水平五学生的实际运动技能水平而设计的。以游戏“看谁反应快”和“迎面接力”两个游戏为依托,结合本校体育场地特点,学校体育器材、设备的配置及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设计的。
二、教材分析
跑的实用性较强,是人体基本活动能力,也是人们生活、运动中必不可少的基本活动技能。对于跑,学生已有一定的基础。本课的教学是巩固提高学生快速奔跑的能力,尝试改进跑的技术动作的方法,引导学生从自身特点出发确定学练的重点,有针对性地从教师提供的多种学练方法中选择改进加速跑的练习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合作练习。快速跑练习可发展速度、力量等身体素质。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起跑及起跑后的加速跑”,运用游戏教学法替代了以往常用的重复训练法,使学生在游戏中学习体育技能,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实施的过程中,及时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出问题,让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以游戏竞争为主线,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采用多种激励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设计,本课学生是高中年级,性格活泼好动,喜欢游戏活动等特点,让他们进行友情分组和同质分组不同的教学形式。
本节课是技术技能提高课,在原有技术和技能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点拨、学生的相互交流、自主练习,巩固和提升技术和技能。
四、教学目标
运动参与目标: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教师的指导和要求下进行练习,掌握良好的体育锻炼方法,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运动技能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巩固跑的正确姿势,提升跑的技术和能力。
心理健康目标:通过有挑战性的体育练习及游戏,让学生体验到体育运动的乐趣,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
身体健康目标: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训练学生下肢力量素质,并且培养学生的灵敏性、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社会适应目标:在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增强与他人的合作意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并在竞赛中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和集体主义精神。
五、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进行巩固提高练习,做到手、眼、脑同步,发展学生跑的能力,提高身体素质。难点在于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及求胜信心,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六、教学流程
本节课采用激励(里约奥运会)方式导入,以慢跑和徒手操等方式组织热身,体现循序渐进的方式,使学生渐渐进入角色。
以温习起跑及起跑后的加速跑技术动作为开始,巩固提升原有技术动作。随后以“看谁反应快”游戏带领学生走进一个欢快的课堂,通过游戏练习增加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奔跑技术和跑的能力。最后“迎面接力”游戏,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在快乐的气氛中及强化了跑的技能、发展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也培养了学生勇敢、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在一系列游戏活动中完成了教学任务,进而达成教学目标。
整理恢复部分,教师采用放松操的方式让学生尽快从兴奋状态恢复安静状态,达到身心放松的目的。
最后教师小结本次课情况。
七、教学效果预计
1、预计85%-90%的学生能巩固提高短跑的技能;
2、预计本课学生的运动强度为中等,最高心率170次/分左右,平均心率120次/分左右,练习密度为40%左右。
八、教学策略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主要采用教师启发指导,学生从游戏中练习的教学策略,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灵活多变手段,做到身心结合,努力达到教学目标。全课的组织结构不拘泥于过分的统一规整,而以服务练习与教学为目标,力求合理、紧凑、流畅、新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