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之反蛙泳技术单元教学设计(表格式) 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游泳之反蛙泳技术单元教学设计(表格式) 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3-02-24 16:2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体验实用游泳 凸显实战能力
——游泳之反蛙泳技术单元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单元根据“健身育人”的课程教学理念,结合学校游泳传统的特色,学习实用游泳—反蛙泳技术。教会学生自救和施救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课堂中创设贴近实际生活的练习,使学生在掌握反蛙泳基本技能的同时,增强学生珍爱生命、关爱他人的意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逐步养成积极学习和进取的学习态度,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相关分析
1、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学内容是本校游泳校本教材,反蛙泳隶属于实用游泳的范畴。实用游泳通常是指非竞技泳姿但具有实用价值的游泳技术。反蛙泳亦称为仰式蛙泳,身体仰卧水面,两腿做蛙泳的屈收、蹬夹动作,两手伸直沿体侧向后划水,然后同时举出水面向前移臂,再入水重复划水动作。常用于水上救生,拖带溺者。本单元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熟练掌握反蛙泳的完整技术,特别是在水中如何保持良好的身体位置使技术动作达到最大合理化。强调在实际生活中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以达到自救与施救的双向价值与功能。
2、学情分析
上海市敬业中学作为游泳传统项目学校,全校游泳普及率接近90%,学生都具有一定的游泳基础,至少熟练掌握一项竞技游泳泳姿,他们对非竞技的实用游泳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参与的积极性。根据学生和教材特点,本单元选择反蛙泳进行教学,期待学生在学练过程中既能提高实用游泳的运用水平又能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以及协作能力。
三、教学策略
在反蛙泳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遵循运动技能学习与认知的规律,由简到繁、由易到难,运用多种学练手段结合多种评价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通过游泳救生的场景模拟设计,把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有机地结合,来进一步提高学生勤思考、敢实践的能力,让学生真正理解掌握反蛙泳的技术要领和相关知识。
四、相关说明
本单元的教学设计为6课次。第1、2课次,学习仰卧漂浮与仰式划水,使机体适应仰卧的环境,重点掌握良好的身体位置、游进时保持良好的流线型;仰卧游进时,呼吸方式的掌握,牢记在水中口鼻出气,在水上口呼吸,鼻出气的呼吸方式;第3、4课次,安排学生复习仰卧漂浮与夹板仰式划水,学习反蛙泳的蹬腿与手脚配合的完整技术,重点要求掌握收蹬腿时收小腿、手脚蹬划水效果最大化;收蹬腿时不“露膝”、不“坐臀”,手脚的协调配合;第5、6课次,通过学练与评价,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并完全掌握反蛙泳的技术,促进学生实际运用与综合体能的提高。
单元教学流程
年级 十年级 学期 二 课次 6 执教
单元学习目标 1、学习实用游泳——反蛙泳, 90%左右的学生正确掌握反蛙泳的知识与技能, 80%左右的学生能够在实战中灵活运用。 2、通过各种多样化的学练方式和专项体能练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协调等体能。 3.在交往协作、竞争挑战中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合作意识,增强学生不畏困难、勇于挑战的心理品质,促进健康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教学 重点 1、游泳中良好的身体位置 2、腿部动作与手臂的协调配合 3、不同实战情况下的技术灵活运用
课次 教学内容 学习目标 重点和难点 教与学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1、2 反蛙泳——仰式身体位置、手部划水动作 1.建立仰式蛙泳的动作概念,适应仰卧的水中环境,学习反蛙泳手部动作。80%左右的学生掌握正确的直臂移动、屈臂划水的动作,提高学生在水中保持身体最佳流线型的能力以及在仰卧状态下的划水效能 2.在练习过程中发展学生核心力量及水中静力漂浮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实用游泳的热情,逐步养成主动学习的意识。加强学生相互间团队合作、交流的能力 重点: 1.仰卧漂浮时保持良好的身体位置。 2.仰卧时手臂划水动作 难点: 1.漂浮时身体的最佳流线型 2.直臂移动时身体的水平位置 1.在教师的指导下建立完整的仰式蛙泳的动作概念以及正确的反蛙泳移臂划水的动作印象 2.讲解、示范仰式漂浮,要求做到身体自然放松,身体位置保持水平。划臂练习时保持直臂移动、水中屈臂划水。 3.分组自主练习,体验流线型身体位置以及划手的最大效率化。
3、4 反蛙泳—腿部蹬水、手腿配合完整动作 1.学习反蛙泳技术,进一步体验水平身体位置,蹬划协调配合。85%左右的学生基本掌握反蛙泳的技术,并且能够在实战中的运用。 2.通过反蛙泳技术的学习及场景模拟练习,发展力量、速度、耐力、灵敏等体能。 3.树立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增强学生团结协作、合作交流的能力。 重点:蹬水效果最大化 难点:手腿的协调配合能力 1.在教师的讲解示范下学练反蛙泳的腿部技术动作 2. 教师示范,要求学生做到身体最佳流线型,不坐臀,不露膝,手脚配合协调 3.分组自主练习,体验反蛙泳的收腿时收小腿 4.场景模拟,体验反蛙泳技术在实战中的运用
5、6 反蛙泳技术(评价) 1.通过学习评价标准,客观评价自己掌握反蛙泳的水平程度,提出改进意见、加强个人针对各种突发情况实际技术的运用 2. 通过专项化的身体练习,发展力量、速度、耐力、灵敏等体能 3.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发展学生团队合作以及社会适应能力 评价标准的掌握与运用 1.简述反蛙泳的评价标准与要求 2.安排学生分组练习,组织考评 3.宣布考评结果,提出改进的方向
安全 保障 1.课前检查器械、场地的安全,对学生强调安全教育并实时监控 2.认真做好准备活动,充分做好身心准备 3.练习严肃认真,集中思想,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4.学生一旦有任何不适及时告知教师
游泳“反蛙泳”技术掌握与运用价值标准
等级 个人技术表现 实战运用表现
优秀 身体自然伸直,蹬腿合理有效,收腿时膝盖不露出水面,两臂屈臂高肘划水,手脚配合协调,能熟练掌握两种配合技术节奏,口鼻呼吸均匀。 熟练掌握反蛙泳技术,能够合理运用反蛙泳技术进行拖带救护。
良好 身体保持伸直,蹬腿效果良好,收腿时膝盖微露出水面,两臂能够屈臂划水,手脚配合协调,能熟练掌握一种配合技术节奏,口鼻呼吸均匀。 熟练掌握反蛙泳技术,基本能够运用反蛙泳技术进行拖带救护。
合格 身体略微弯曲,蹬腿效果一般,收腿时膝盖露出水面,两臂仅作浅划水,手腿配合协调,能熟练掌握一种配合技术节奏,口鼻呼吸均匀。 基本掌握反蛙泳技术,能够有意识运用反蛙泳技术进行拖带救护。
有待提高 身体弯曲,出现“坐臀”,蹬腿效果一般,收腿时人呈站立式,手脚配合不协调,口鼻不能呼吸均匀。 未能掌握反蛙泳技术,不能够运用反蛙泳技术进行拖带救护。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