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交叉步持球突破(第一课时)
一、案例背景
(一)、设计思路
本课突破以往的教学模式,以新课程为指导,充分融入“建构式生态课堂”教学理念,为学生营造一个“先学后教、互助学习”的体育教学课堂。在课的开始合理设置预学动作,让学生在球操和游戏中提前预学动作要领,引发学生的练习欲望并导入本课练习内容。本课采用分组练习形式,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练习、自由发展、充分显示自己的个性,体育骨干在练习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优差互助学习、和谐发展。本课教学注重实效,重视运动技能的掌握,练习内容由易到难、逐层推进、环环相扣,最后在教学比赛中提高学生技术的实践能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极大满足学生身心需求,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
1、篮球:交叉步持球突破;2、身体练习:运球往还跑
(三)、教学目标
1、了解交叉步持球突破动作要领,知道交叉步持球突破在篮球运动中的重要作用
2、通过练习80%以上的同学能掌握“蹬跨、转体探肩、蹬地运球加速”技术要领,提高学生速度、协调性、灵敏性等身体素质
3、培养学生相互合作和探究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团队配合意识
(四)、教材与学情分析
篮球交叉步持球突破是篮球比赛进攻中常见的一种突破动作,其动作要领是“蹬跨、转体探肩、蹬地运球加速”。掌握篮球交叉步持球突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突破能力和临场实践能力。高中学生的身心发育雏以成熟,具备独立思考、判断和概括能力,学生有一定的篮球运动能力,在练习中对技术动作能主动学习,有问题能合作交流探究,乐于展示自己的篮球运动能力。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通过讲解示范、游戏法、提示、分组练习、比赛等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练习。
(六)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蹬跨、转体探肩、蹬地运球加速
教学难点:运球后再抬中枢脚
(七)场地器材
篮球48个 篮球场3片 音响一套
(八)预计练习负荷
练习密度:35%;平均心率:130±5次/分
二、教学过程
(一)整个教学流程:
教学常规—运球慢跑、行进间运球(热身和熟悉球性)—穿梭运球游戏(提高兴趣、预学动作、导入学习内容)—体会动作—分组突破上篮(技术掌握)—拓展练习(巩固提高)—教学比赛(技术实践)—往还跑运球(身体练习)—呼吸放松操(恢复身心)—评价。
(二)主要教学框架:
热身准备→运球慢跑→行进间球操
↓
预学技术→穿梭运球游戏
↓
学习技能→体会动作→分组突破上篮练习→拓展练习→半场教学比赛
↓
身体练习→往还跑运球
↓
身心恢复→呼吸放松操
(三)案例描述:
在课的开始,体委集合整队,师、生问好“同学们好!老师好!”,向学生讲述本课学习内容和要求,调动学生练习兴趣“今天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篮球交叉步持球突破,希望同学们能掌握技术要领并运用到篮球活动中,有没有信心?”“有!”。
“下面,进行热身活动”,热身活动我安排两项内容,运球慢跑和行进间球操,两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图
1
) (
▲
)项活动同一练习队形,要求学生沿篮球场(一片)一路纵队,前后间隔约2米(图1)。为了提高学生的运球能力,运球慢跑时,我要求学生以边线和端线为界左右手交替运球。(运球两圈后,吹哨)“现在我们进行球操活动”,学生随老师的动作和口令一起活动,内容有:腹背运动、腰部绕球、跳起双手接球、弓步胯下交球、持球转体扭腰和持球转体探肩,设置持球转体扭腰和持球转体探肩动作(预学持球转体探肩技术为学习交叉步持球突破提前打好基础)。
球操后,我安排了穿梭运球游戏,在讲解和示范练习方法和要求时,我故意运用篮球交叉步持球突破动作示范(引领学生预学技术动作和提前体会动作)。穿梭运球游戏在本课教学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不仅能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又能导入本课学习内容,“同学们!你们看哪位同学做的最好?这位同学为什么做的这么好?因为他用的是交叉步持球突破技术动作,同学们想不想学?下面我们就学习篮球交叉步持球突破技术动作”。
(
图
2
)我主要从正面和侧面讲解示范篮球交叉步持球突破动作要领(蹬跨、转体探肩、蹬地运球加速)(图2),利用穿梭运球游戏队形,学生前后两人一组,合作体会动作程序。在体会练习后,我主要改正一点,在突破时会出现走步违例动作,原因是部分学生急于突破,还没运球就抬起中枢脚,这时我要及时向学生渗透篮球裁判知识(吹哨,做出走步违例手势)。
“下面,我们进行突破上篮分组练习”,我简要提示练习方法和要求并引导学生优
差组合,分六组活动。这部分时间是学生掌握技术阶段,要留给学生充足的练习时间,让学生自主练习,充分发挥体育骨干的作用,优差互助合作、共同进步。在练习时,我巡回指导,观察学生练习情况,做到精讲多练,对个别学生单独指导。在学生基本掌握了动作要领时,我轮流(提高练习密度)引导各组学生进行拓展练习传接球突破上篮—抢篮板)。(要求学生做到跑位路线明确,传球平稳到位,接球突破协调,抢篮板跟上积极。拓展练习后(吹哨、学生汗流满面跑过来集合),“现在请优秀组展示一下”(各组踊跃争取,为展示的同学鼓掌),展示后,我对优生动作进行评价,对练习中发现的错误动作做出改正并及时渗透简单篮球裁判规则“如果我们离防守队员靠的太近,在突破时就会(引导学生说出)带球撞人犯规(做出犯规动作和判罚手势)”。
“下面,我们进行半场篮球教学比赛,同学们!想不想?”(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自由组合分六组活动(提高学生练习激情和自我组织能力),在巡视中提示学生运用交叉步持球突破动作,对积极运用交叉步持球突破技术动作的同学表扬,对差生语言激励,提示他们大胆尝试运用所学技术。
(吹哨)“现在我们进行运球往还跑练习,要求运球到中线和边线时用脚触线并积极变向蹬地转体,你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控制自己的运球速度,看那一位同学做得最好?”学生观摩示范,在原有的半场活动(2次),
放松部分,(吹哨、集合)示意学生双半圆形散开站位,播放音乐(One Day In Spring),运用语言引领学生听音乐随我的动作一起放松,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达到身心放松。
结束(保持队形,聚拢),对本课练习情况做出点评,对优生提出表扬,对差生
的进步给予肯定,鼓励学生能把交叉步持球突破技术动作运用到以后的篮球活动中,引领学生自评自已的学习体会,互评优生动作,并对下一节课练习的内容提出愿望。师、生击掌再见“同学们再见!老师再见!”。
三、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生能很好掌握叉步持球突破动作要领,课堂气氛活跃,练习积极,学生即掌握了技术要领又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学生小组活动开展和谐有序、精彩不断,整个课堂学生都是在“动”,这不仅体现在练习活动中,更体现在思维、语言和情感中。学生能带着问题自主练习,在分组活动中能积极交流探究,互助合作学习,真正展现出一个“先学后教、互助学习”的“建构式生态课堂”。
几点不足:在穿梭运球游戏时留有足够的安全距离不够大;在教学比赛时要充分
顾及差生,多提醒、多鼓励;在拓展练习和教学比赛时把不用的球没有集中放在篮板后,球随意滚动;教师讲解要简明扼要,评价要具有激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