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 高中体育与健康 9.1 跨栏跑 说课课件(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19) 高中体育与健康 9.1 跨栏跑 说课课件(共1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3-02-28 08:43: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体育与健康》水平五高一年级
田 径——跨 栏 跑
1
1
指导思想
教学反思
10
10
场地器材
资料整理
2
2
教材分析
3
3
学情分析
9
9
教学效果
教学流程
4
4
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
5
5
目标分析
6
6
开始部分
设 计 流 程
1
2
3
4
5
5
6
7
8
9
10
12
11
8
8
基本部分
结束部分
1
1
1
指导思想
教学反思
10
10
场地器材
资料整理
2
2
教材分析
3
3
学情分析
9
9
教学效果
教学流程
4
4
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
5
5
目标分析
6
6
开始部分
设 计 流 程
2
3
4
5
5
6
7
8
9
10
12
11
8
8
基本部分
结束部分
指 导 思 想
1
指 导 思 想
在健康第一理念指引下,以生为本,以技能学习为载体,通过学生的自主参与,亲历问题情境的实践探究过程,在发展身体素质的同时,逐步形成喜爱质疑、勤于思考、乐于在探究中获得新知的心理素质,真正发挥体育教育功能的多维性,体现课程改革的精髓。
爱因斯坦有句至理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快乐是学习的“催化剂”,它们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是课程标准的新理念,也是本次课重要的教学策略。
2
教 材 分 析
本次课教学内容选自高中体育田径必修课跨栏跑单元第二课时,其教学目的首先是让学生喜爱这项运动,并能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掌握探究自学上的、一些规律性、基本的学习方式和方法,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和终身体育学习的需要打下基础;其次,通过技能教学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这项运动,以利于终生体育发展。
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兴趣广泛,有一定的自我约束能力,喜欢合作和探究,但是解决问题能力不足,加上他们自身具备的,也是本次课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身心体验,参差不齐。所以如何充分调动所有同学的积极性,把本次课组织的灵活多变,富有新意,这无疑是对我又一个挑战。
3
学 情 分 析
4
教 学 目 标
根据新课标提出的知识与能力、技能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教学目标如下:
1.了解跨栏跑运动的基本常识和要求,知道其锻炼价值。
2.约85%的学生能掌握基本的技术动作,知道其练习方法,并能在实践中运用。
3.享受运动乐趣,提高参与热情,锻炼身体素质、展示自我。
教学重点:完成完整地功栏动作
教学难点:摆动腿、起跨腿、上体的协调用力
4
重 点 难 点
6
教 学 流 程
各种跑的练习
“叫数抱栏”
专项准备活动
热身部分
循序渐进从边栏练习过渡到全栏练习,从一栏---三栏---五栏练习过渡到分层次、分组练习
基本部分
以学生为主,并参与其中与学生一起进行放松→师生共同小结本课的得与失
结束部分
教法选择依据:
1.正确认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深刻把握教材中蕴含的思想方法 ,遵循学生身心发育特点
2.遵循学生认知教材的特点:
3.科学预测学生在接受知识,探究学习中可能的困难。
教学方法选择:
“情景教学法”; 游戏竞赛法;讲解示范法;合作探究法等
5
教 学 方 法
6
教 学 流 程
教法
组织形式
学法
1.课堂常规
2.热身活动
* 简介规则
* 与学生一起尝试练习
* 针对学生的表现及时作点评
1.课堂常规
2.热身部分
* 了解方法及注意事项。
* 尝试练习
* 探究练习(使游戏规则更合理、科学)
*主动参与练习
四列横队
“各种跑及叫号抱团”
开 始 部 分
6
教 学 流 程
教法
组织形式
学法
1、摆动腿边栏练习。
2、起跨腿边栏练习
3、教师示范完整攻栏动作
4、组织学生进行全栏练习
1)一栏练习:
2)三栏练习:
3)五栏练习
5、组织小组推举展示
1、认真练习,体会动作
2、全栏练习,体会起跨腿和摆动腿的技术,及身体的协调
3、积极、认真、负责地展示自己的练习成果。
四列横队
队形变化
基 本 部 分
6
教 学 流 程
教法
组织形式
学法
* 放音乐,领做放松操
* 师、生发展性的评价
* 布置作业
* 随教师,根据音乐做放松练习
* 认真听讲,自我评价
* 师生话别
结 束 部 分
课的密度:35%~45%左右
平均心率:125次/分左右
7
教 学 效 果
7
场 地 器 材
本课所需器材
田径场一块;
栏架21 个;
播放器;
U盘
7
教 学 反 思
1.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整个教学活动洋溢着浓郁的人文氛围,学生内心需要得以满足,探究天性被点燃学生,为参与整个体育活动做好铺垫。
2.互动质疑、激活探究思维
改变传统“一刀切” “集体做”的教学形式,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 生生、师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
3.适时点拨、深化探究体验
通过积极的观察、听解,及时、合理地进行提示、点拨,使学生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时幡然顿悟,从而取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开阔境界。
4、成果展示、品尝探究乐趣
创造一种学生似曾熟悉而又梦寐以求的情境,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表现欲望,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充分发挥个性,并使之张扬,品位努力、执著的甘甜
谢谢观看
敬请指导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