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1张PPT)
心肺复苏术
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水平的目标,以人为本,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心肺复苏是生活当中的一门技能,作为学生应该懂得如何应对突发情况。现在社会发展飞快,学生得到的保护性强,而自身处理问题的能力有所下降,基于对于如何处理和预防中暑、溺水、急救等展开心肺复苏的教学。
教 材 分 析
心肺复苏贯穿于学生的整个生涯,心肺复苏是小学、初中体育教材的延续加深,更是高中、大学体育教学内容的基础,甚至是学生终身的生活技能。高中体育教材不仅仅是对初中教材的重复,而是较好地处理从掌握到运用技术的过渡,落脚点是实践的能力。
教材分析
心肺复苏贯穿于学生的整个生涯,心肺复苏是小学、初中体育教材的延续加深,更是高中、大学体育教学内容的基础,甚至是学生终身的生活技能。高中体育教材不仅仅是对初中教材的重复,而是较好地处理从掌握到运用技术的过渡,落脚点是实践的能力。
学情分析
高中水平的学生正处于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和生长发育期,可塑性大,好胜心强,勇于克服困难,活动也逐渐增多,运动的强度也变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选择适应他们生理和心理特殊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性和自觉性,激发学生学习的思维和实践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生了解心肺复苏的方法和要领。
能力目标:
学生能在生活当中运用心肺复苏。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乐于助人,敢于担当,勇敢的情感。
(一)人工呼吸
伤者仰卧 ,松开领口、裤带和胸腹部衣服,清除口腔内异物。急救者一手的掌尺侧置于伤者前额,使其头部后仰,用拇指和食指捏住伤者鼻孔,以免其他泄露。另一手置于伤者颈后,将颈向上托起,保持气道通畅。然后深吸气,张嘴并套住伤者的嘴向里吹气。吹气量在600毫升/次(左右).
(二)胸外心脏按压
伤者仰卧,急救者一手根部置于伤者胸骨中、下三分之一交界处(非剑突处)另一手交叉重叠于其上,肘关节伸直,利用上半身的重量有节奏的垂直按压胸骨,使之下陷3—4cm,每次按压后立即抬手,使胸廓复位。频率为 100次/分(左右)。
(三)心肺联合复苏
单人操作 按压:吹气比例=15:2
双人操作 按压:吹气比例=5:1
(几个循环后两人交换)
(四)注意事项
按压位置应准确
每次按压后手不要离开胸部,以免造成对胸部的冲击力
用力不可过猛,以免引起肋骨骨折
(五)死亡特征
1、呼吸停止
2、心跳停止
3、瞳孔扩大,对光反射消失
4、角膜反射消失。
必须具备以上四个特征,才是真正的死亡。若只具备上面一或二个特征,是假死,必须尽力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