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蹲踞式起跑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蹲踞式起跑的动作方法,提高快速跑的能力。
2、发展上肢力量,增强身体素质。
学情分析
田径模块是高中学生体育学习的必学模块,短跑蹲踞式起跑是田径技术学习的重要内容。高一年级学生经过小学初中阶段体育课的学习与锻炼,以及身体生长发育,身体素质与运动兴趣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但运动技术的是粗放的,因此高中阶段学生学习技术动作的精细与规范就显得很有必要。高一学生除少数参加过短跑专项训练与比赛同学外,大部分学生对蹲踞式起跑并没有学习过或者知之甚少,所以学习蹲踞式起跑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运动技术,而且能够提高学生快速跑的能力。该运动技术的学习一般为2—3课时,本课为第1次课。
重点难点
蹲踞式起跑技术,起跑时对身体重心的合理控制。
教学过程
准备部分
1、集合与整队。
2、师生问好。
3、常规性考勤。
4、本次课任务。
5、准备活动:
慢跑—徒手操。
教师活动
1、教师鸣哨集合。
2、向学生问好。
3、考勤与登记。
4、宣布课的任务。
5、组织学生进行准备活动:
口令与哨声指导学生热身。
学生活动
1、体育委员整队集合:
按班序成四排横队。
2、向教师问好。
3、明确本课任务与要求。
4、按要求进行准备活动:
慢跑——徒手操。
二、基本部分
1、蹲踞式起跑
技术要点:
听到“各就位”口令时,做1—2次深呼吸,走到起跑线前,两脚放在起跑器上,两臂伸直,两手比肩稍宽,四指并拢与拇指支撑于跑线后的地面。
听到“预备”口令后,平稳的抬起臀部,身体重心前移,臀部稍高于肩,肩超过起跑线,前腿大小腿夹角约90度,后腿约120度。
听到枪声或跑的口令后,两手迅速推离地面,两臂曲肘做有力的前后摆动,同时两脚迅速蹬地,进入起跑后的加速跑。
2、俯卧撑练习:
2—3组/人。
教师讲解示范,强调技术动作要点。
3、蹲踞式起跑三个阶段,起跑器的三种安装方法(我们教学讲两脚的位置),学习普通式。
技术动作分解与完整模仿练习。
4、确定练习方法与练习步骤。
指导学生分组练习与动作纠正。
5、学生自主性练习。
6、学生集体练习。
教师活动
1、讲解动作练习方法与要求。
2、集体徒手练习,每组8——10个。
3、统一口令指挥学生练习。
学生活动
1、看听教师示范与讲解,明确技术要点。
2、集体练习:(原地)
四排横队。动作分解与完整模仿练习。
3、分组依序练习。(行进间)
按教师口令与要求进行。
4、自主性练习与复习巩固。
5、集体练习与观摩。
要求:
1、听清练习方法与要求。
2、成四排横队散开练习:
动作规范因人而宜,肘关节弯曲度量力而行。
3、随教师口令一起进行练习。
结束部分
1、整理与放松。
2、集合与整队。
3、师生评课。
4、课后作业。
5、下课。
教师活动
1、指导学生练后放松。
2、鸣哨集合。
3、本课归纳与总结。
4、布置课后作业。
5、击掌再见。
学生活动
1、按要求进行整理与放松。
2、上课集合时队形。
3、本课回顾与评价。
4、明确作业要求。
5、值日生还器材下课。
场 地 及 器 材
田径场,锥筒4个,口哨1个。
预计心率:
135次/分
练习密度:
3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