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系统地了解和掌握传接球技术动作及在篮球比赛中的作用。
技能目标:
通过练习,80%以上的学生能够初步掌握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基本技术,发展学生上下肢的协调能力,提高学生运用传接球技术的能力;巩 固球性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球性,为今后学习其它篮球技术打下基础。
情感目标:
通过游戏帮助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体验体育游戏带来的快乐。
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为高中学生,他们心理和生理的均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期,乐于参加体育活动,喜欢在同学面前展现自己。在独立思考、判断、概括等方面均有所具备,在身体锻炼中也具备了较高的基本运动能力。大部分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学习了一些篮球基本技术,有一定的基础。由于是男女合班上课,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差异教学,针对男女生的差异选择不同难度的练习方法,应以多练为主,由浅入深,分层递进来教学,从而促进男女生共同提高运动技能,增强教学效果。
重点难点
重点:
传、接球手型和用力顺序,接球后的缓冲动作。
难点:
传、接球时上下肢的协调配合。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开始部分
一、课堂常规
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报告人数。
2.检查整理服装。
3.师生问好,宣布本次课的教学内容及要求。
4.安排见习生,并随堂观摩。
(注重安全教育,让学生时刻将安全放在第一位)
活动2【活动】准备部分
一、准备活动
1.慢跑
教师带领学生围绕篮球场逆时针慢跑2圈。
2.徒手操(4*8拍)
(1)头部运动 (2)肩部绕环
(3)扩胸运动 (4)振背运动
(5)腹背运动 (6)体转运动
(7)膝关节运动 (8)弓步压腿
(9)仆步压腿 (10)腕踝运动
二、游戏:穿越呼啦圈
游戏目的: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氛围,增强体育课趣味性的同时,将本堂课所要讲授的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引出来。
游戏方法:听到教师“开始” 口令后每组迅速跑到指定的区域内。先由两人分别用左右手将呼啦圈拿着,高度在胸部位置;另外两人在呼啦圈的一前一后进行传球,每次传球篮球都要通过呼啦圈的中心位置,每人完成3次传接球。
活动3【讲授】基本部分
一、球性练习(复习内容)
复习巩固球性练习,来激发学生上课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为学习新技能做好技能铺垫。
1.双手左右弹拨球
2.环绕腹背交接球
3.环绕单腿交接球
4.环绕双腿交接球
5.单、双手抛接球
二、学习双手胸前传球基本技术
1、持球
动作要领:两手手指自然分开,拇指相对成八字型,用指根以上部位持球的侧后方,空出手心,手腕放松,两肘自然下垂,持球于胸前。
2、双手胸前持球基本姿势
动作要领:脚前后或左右站立与肩同宽,双手持球于胸腹之间,两大小臂弯曲近90度,两腿弯曲,上体前倾,重心低而平稳落于两脚之间,目视前方。
(持球练习,两人一组,一人持球,另一人纠正动作;集体徒手模仿练习,体会全身协调用力和双臂迎伸与后引动作,每人5次)
3、原地双手胸前传球动作要领:双手持球于胸前,身体按基本姿势站立,传球时双臂迅速平直的向前伸,手腕翻转,拇指下压,最后通过食、中指用力博球将球传出。
(两人一组对面站立,做传、接球练习,教师巡视指导,每人传接10次,以个别纠正指导为主)
二、学习原地双手接球技术
动作要领:
面对来球,两臂前伸,手指分开迎接球,两拇指成八字型当手指触到球后迅速握住球,同时曲臂后引到胸前,两膝微屈准备做后继动作。
活动4【活动】结束部分
一、放松练习(两人一组进行肌肉按摩放松运动)
二、集合整队
三、课后总结(每一组的小组长总结本组今天学练的情况,说出不足之处)
四、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传接球技术动作的练习)
五、宣布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