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全一册 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二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全一册 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3-03-12 20:40: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
指导思想:
本课努力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位学生提供发展机会。做到既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中通过篮球基础配合教学和合作互助式学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技战术的教学实效性;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交流,建立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以获得成功体验,激发体育情感。
教材及学生分析:
教材分析:传接球技术是篮球运动中最基本的技术之一,其中行进间传接球尤为重要,是全队进攻的重要手段,起着组织全队相互配合的重要桥梁作用,是更好地学习各种技术和战术的基础,传接球技术好坏直接影响到集体力量的发挥和战术的配合的质量。在高水平篮球比赛中很多精彩的团队配合都体现出行进间传接球这一基本技术的重要性,因其技术简捷、配合明快而具有实效性,所以比赛中经常采用,也非常适合高二男生学练。高二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单元设计为3课时,本课为第1次课,是在学完原地双手胸前传球的基础上进行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学习。通过学练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进一步体会行进间传球的基本方法,学会并尝试运用传球配合,同时发展体能,为今后的篮球学习打下基础。
学生分析:处于青春后期的高二学生,生长发育非常旺盛,在体能与技能提高的同时,其认知能力特别是观察力、注意力、思维能力也不断增长,具有临场应变和独立判断等能力;但心理发展不成熟、不稳定,特别是意志力还较为薄弱,表现为持续探究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没有完全形成。通过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学练,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篮球技能、合作意识和体能水平,又能锻炼其应变能力、协作能力和拼搏精神。本课学生虽具备了一定的心理准备和技能储备,但组织教学环节仍不可放松,既要突出学生学练的自主性,又要重视对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学练全过程的引领,以不断增进学生技合作意识和分析探究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重点:
巩固传球的基本技术要领,掌握正确的行进间胸前传球技术要领与运动能力。
本课难点:
多人跑动中的传球要领掌握与配合
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使90%的学生巩固并掌握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要领。
2、技能目标:通过练习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使80%的学生领会传球的实战用法与技巧。
情感目标: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学习能力,培养 自信合作的精神。
教学设计及策略:
开始部分,体育委员整队,检查并报告出勤情况;教师讲解课堂学习目标,提出课堂学练要求,学生迅速集中注意力,进入上课前的准备状态。
准备部分,通过运练习,集中学生注意力,体现学生运球能力;借助篮球操,熟悉球性并活动各关节;通过游戏“运球绕杆”达到热身的目的。
基本部分,采用逐步递进的教学形式。首先示范讲解,哨声、肢体语言,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模型;分组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体会并改进动作,并形成与人合作的意识。通过优秀学生示范,教师示范,让学生对比找到自身问题,引发思考并改进。通过“8字传球”进一步演示行进间传球的重要性与多样性,促进学生掌握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基本方法。
结束部分,通过学生自己谈课堂学习体会、练习感受的方法,自评互评学习情况和效果。同时通过语言诱导进行心理放松练习,使学生的身心尽恢复平静状态。
安全保障和措施:
全课以篮球教学一以贯之,因而课堂上易发生身体碰撞、甚至混乱现象,所以,强化课堂组织过程,加强组织纪律和安全教育就显得非常必要。课一开始,指导学生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并进行了纪律教育;教学中不断提醒学练要求,强化自律行为;要求学生注意动静结合,注意抬头观看,注意保持练习间距。教学比赛时,要求学生注意身体对抗技巧,跳起落地时注意缓冲;提醒学生合理分配体力,注意控制运动负荷。做好预防工作,避免伤害事故。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