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反弹传接球
课题:《篮球—反弹传接球》
授课教师:
指导老师:
授课地点: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篮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 内容 反弹传接球 行进间单手低手上篮 组合运球
单 元 目 标 运动能力:通过单元学习,85%以上的学生能够掌握本单元教学的各项内容,15%以上的学生能够出色掌握本单元教学的各项内容,增强学生的上下肢肌肉力量,提高身体协调性、核心力量和柔韧性,学会1-2种体能练习方法,全面发展体能。 健康行为:养成良好的锻炼、饮食、作息和卫生习惯,远离不良嗜好,预防运动损伤和疾病,消除运动疲劳,保持良好心态,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 体育品德:通过学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
课次 教学内容 体能锻炼
1 反弹传接球 体适能
2 行进间单手低手上篮 体适能
3 组合运球 体适能
说明 根据课的内容、难度、强度等因素,合理安排体能锻炼时间与数量。 注重在比赛条件下运用所学技战术。 精讲多练,提高练习密度,增强教学实效。
《篮球—反弹传接球》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传、接球是篮球技术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熟练的接球和及时准确的传球能密切队员在进攻中的相互关系,并能为获得良好的进攻时机创造有利条件,所以传、接球技术是组织配合的纽带和桥梁,激发学生参与学练的欲望和兴趣,注重学生的运动体验。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篮球运动技能水平,进一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诚实守信和遵守规则的意识,确保每一位学生受益,增强学生终生体育的意识。
二、教材分析
双手反弹传球:传球方法与双手胸前传球--样,对地传球时,右脚向前踏出,两臂前伸,两手腕随之旋内,用食、中指用力拨球传出,击球点在自己距离传球目标的三分之二处。
双手接反弹球:接球时要及时跨步迎球,上体前倾,两臂向前下方伸出主动迎球,五指自然张开,在球刚刚弹离地面时,手指触球并顺势将球引至胸腹之间,成胸前持球姿势。在教学中要使学生明确反弹传接球技术的动作概念、运用时机、动作方法技术要素和动作关键。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使学生牢记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性对抗运动,需要动作技术综合应用和相互配合才能取胜,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三、学情分析
高中阶段的篮球技能学习以组合练习及实战运用为主。相比较而言,高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篮球运球基础与控制球能力,为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与兴趣动力。在教学中,教师应采用不同形式的练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实战对抗能力。
四、教学目标
1.运动能力: 通过学习使80%的学生初步掌握反弹传接球技术,使20%以上学生能在实战中运用反弹传接球技术,发展学生腿部力量和身体协调性。
2.健康行为:通过教学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饮食、作息和卫生习惯,控制体重,远离不良嗜好。
3.体育品德: 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诚实守信和遵守规则的意识,以及团结合作、积极进取和勇于拼搏的精神。
五、任务分析
本次课的主要任务在于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篮球技术,利用辅助练习改进学生技术动作和战术素养,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在提升运动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六、环境分析
教学场地安排在篮球场,场地宽阔平坦,光线充足,在充分的热身活动后能有效避免不必要的运动损伤,课堂中多强调安全,让学生听指挥练习,减少安全隐患,因此可安排本次课内容。
七、教学过程
(一)开始热身部分(约5分钟)
1.常规导入
整队集合点名;师生间好;宣布课的内容目标和要求;安排见习生;检查服装与佩带物;安全检查与安全教育。
2.热身部分
运球慢跑热身
行进间球操(胯下绕球、自抛字抢、后踢腿触球跑、高抬腿触球跑)
(二)学习提高部分(约30分钟)
学习反弹传接球
教师讲解示范
教师组织学生以前后排为单位开展练习
对墙反弹传接球练习(体会全身协调用力)
两人一组原地做反弹传接球练习(要求反弹高度在接球人的腰腹部)
三人一组,相距4米左右,两人传球,一人上前防守传球人练习(提高学生对时空的判断力和控制落点的能力)
教学比赛
体能(约10分钟)
持球半蹲小碎步
持球原地纵跳
持球弓步蹲
持球侧步蹲
(循环练习4组;背景音乐Play.Tabata Mix)
(三)恢复整理部分(约5分钟)
放松活动
静态拉伸大腿肌群
静态拉伸小腿肌群
静态拉伸手臂
呼吸调整
教师总结
宣布下次课的内容
回收器材
师生再见
八、教学策略
讲解示范法:教师进行讲解示范,让学生进一步 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
集体练习法:提高学生练习的密度,提高安全性。
分层次教学法:根据不同水平提出不同要求,满足不同水平的学生的学情。
九、教学效果预计
约80%的能较好的掌握反弹传接球技术,并能体会手脚的协调配合。
2、 预计本课学生的运动强度为中等,最高心率约160次/分左右:平均心率约140次/分左右;练习密度为60%左右。
十、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预防方法
1.在动作学习过程中,视学生学习情况删减内容。
2.反弹传接球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同学经常出现控制落点不准确现象,练习前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反弹传接球出现失误的原因,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练习,体会动作。
3.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1)易犯错误:球反弹高度过低,接球人不易接球。
纠正方法:强调双手击地传球时手臂用力方向和击地点。多做侧面示范、错误动作示范,帮助学生领会动作要领。
十一、场地器材布置
场地器材:篮球场、哨子1个、音箱1台、标志物若干、篮球若干
《篮球—反弹传接球》课时教学计划
班级: 人数: 课次: 时间: 分钟 地点:
教学内容 篮球—反弹传接球 重点:反弹传球时手臂用力方向,球的反弹高度适宜。 难点:传接球时腰腹与臂、腕、指协同用力。
教学目标 1.运动能力: 通过学习使80%的学生初步掌握反弹传接球技术,使20%以上学生能在实战中运用反弹传接球技术,发展学生有氧能力和身体协调性。 2.健康行为:通过教学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饮食、作息和卫生习惯,控制体重,远离不良嗜好。 3.体育品德: 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积极进取和勇于拼搏的精神。
课的结构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方式与组织措施 次(组)数、时间
开始热身部分 1.课堂常规 整队集合,报告人数 师生问好 宣布课的内容,强调注意安全事项 检查着装,安排见习生 2.热身活动 运球慢跑热身 行进间球操(胯下绕球、自抛字抢、后踢腿触球跑、高抬腿触球跑) 组织: ♂♂♂♂♂♂ ♂♂♂♂♂♂ ♀♀♀♀♀♀ ♀♀♀♀♀♀ 要求: 1.集合做到快、静、齐 要求: 1.徒手操动作到位 2.不嬉戏打闹 1次 5分钟
学习提高部分 1.学习交叉步持球突破 教师讲解示范 教师组织学生以排为单位开展练习 (1)对墙反弹传接球练习(手臂用力方向和击地点,体会全身协调用力) (2)两人一组原地做反弹传接球练习(要求反弹高度在接球人的腰腹部) (3)三人一组,相距4米左右,两人传球,一人上前防守传球人练习(提高学生对时空的判断力和控制落点的能力) (4)教学比赛(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掌握较好的开展实战演练,还未完全掌握的继续练习) 2.体能 持球半蹲小碎步 持球原地纵跳 持球弓步蹲 持球侧步蹲 (循环练习4组; 背景音乐Play.Tabata Mix) 练习队形: ♂♂♂♂♂♂ ♂♂♂♂♂♂ . ♀♀♀♀♀♀ ♀♀♀♀♀♀ 讲解示范组织: ♂♂♂♂♂♂ ♂♂♂♂♂♂ . ♀♀♀♀♀♀ ♀♀♀♀♀♀ 二三排蹲下,一四排插空 教法: 1.教师讲解示范 2.组织学生进行练习 3.教师巡回指导 4.教师集体指导 要求: 1.学生能认真观察,积极思考 2.学生专心听讲 3.进一步探究技术动作 4.主动参与练习,虚心接受指导 练习(1)的组织队形: ♂.♂.♂.♂.♂.♂. ♂.♂.♂.♂.♂.♂. ♀. ♀. ♀. ♀. ♀. ♀.♀. ♀. ♀. ♀. ♀. ♀. 练习(1)的教法: 1.教师强调重难点 2.提醒学生注意领会动作要领 3.同学之间互相观察、讨论 4. 学生练习时,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动作,表扬做的比较好的学生 练习(2)的组织队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练习(2)的教法: 1.教师讲解练习流程和示范动作,学生练习 2.要求学生抬头观察同伴 3.提醒学生注意体会动作 4.同学之间互相观察、讨论 5.学生练习时,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动作,表扬做的比较好的学生 练习(3)的组织队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练习(3)的教法: 1. 教师讲解练习流程和示范动作,学生练习 2. 要求学生抬头观察同伴 3. 强调重难点 4. 学生练习时,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动作,表扬做得好的学生 2.体能的练习队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次 2分钟 5分钟 4组 5分钟 5组 4分钟 6组 4分钟 1次 10分钟
恢复整理部分 1.放松活动 静态拉伸大腿肌群 静态拉伸小腿肌群 静态拉伸手臂 呼吸调整 2.教师总结 3.宣布下次课的内容 4.回收器材 5.师生再见 组织队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分钟
场地器材 篮球场、标志物若干个、哨子1个、音箱1台、篮球若干个
预计运动负荷 运动强度为中等 最高心率约160次/分左右 平均心率约140次/分左右 练习密度为60%左右。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