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
学生讨论:
请同学们想想,在你们进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都遇到过哪些运动损伤?你们是怎么样处理的?
体育与健康
(一) 操 作 方 法
运动损伤概述
运动损伤的分类及造成原因
如何预防和处理常见的运动损伤?
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原则
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
概 述
什么是运动损伤?
人体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损伤,即称之为运动损伤。
体育运动中,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坏或生理上的紊乱,称为运动损伤。
事物发展必然有两重性,体育亦然。
在“头脑发达,四肢萎缩”的今天,经常能使劳累的电脑休息一下,让饥饿的肢体重新发达起来,是体育运动的天职。
体育与健康
常见运动损伤的分类
按照伤后皮肤、粘膜是否完整分类
1、开放性损伤
伤后皮肤或粘膜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受伤组织有裂口与体表相通。如擦伤、刺伤、撕裂伤及开放性骨折。
2、闭合性损伤
伤后皮肤或粘膜仍保持完整,受伤组织无裂口与体表相通。例如,挫伤、关节带扭伤、肌肉拉伤、闭合性骨折等。
体育与健康
常见运动损伤的分类
按损伤的病程可分为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
急性损伤:直接或间接外力一次作用而致,症状迅速出现,病程短.
慢性损伤:陈旧伤 劳损伤(负荷重 时间长)
体育与健康
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
体育与健康
发生原因 预防原则
缺乏必要的运动损伤预防知识 学习运动损伤的预防知识,克服麻痹思想
缺乏合理的准备活动 认真做好准备活动(常规 专项)
训练水平低(不自量力) 加强身体的全面训练
活动安排不当,组织纪律混乱 合理安排活动,采取必要安全措施 ,遵守运动规则
运动参与者生理、心理状态不良 加强运动中的保护和自我保护
客观因素影响(天气 环境) 加强医务监督,建立健全自我监督制度
合理准备活动的标准:
微汗、内容、时间、强度及与正式比赛或练习的间隔时间
准备活动意义:
(1)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克服机体生理惰性;
(2)增强机体新陈代谢,保证机体正常发挥;
(3)使更多血液流向肌肉,输送更多养料和氧气;
(4)提高肌肉和关节的弹性,降低粘滞性,预防肌肉和韧带拉伤。
知识拓展:
体育与健康
常见的运动损伤
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
骨折
脱臼
肌肉痉挛
肌肉拉伤
踝关节扭伤
体育与健康
踝关节扭伤
是体育运动中最常见的一种关节韧带损伤。
多发与篮球、足球、跳远、跳高、赛跑、滑雪和滑冰等运动中。
踝关节的准备活动未充分做好,跑跳时用力过猛,落地的姿势不当,地面不平等。
体育与健康
肌肉拉伤
常见的几种拉伤:
机理:1由于肌肉做主动的猛烈收缩,其力
量超过了肌肉本身所能承受的能力。(弹簧秤)
2肌肉用力牵伸时超过了肌肉本身
有的伸展程度,引起拉伤。(皮筋)
体育与健康
肌肉痉挛
俗称抽筋:是肌肉持续不自主的强直收缩。
最常见小腿腓肠肌。
原因:1大量的排汗
2肌肉快速连续收缩
3寒冷的刺激
体育与健康
肌肉痉挛
处理方法:
不要紧张,向相反的方向牵引痉挛的肌肉,使之拉长,一般疼痛都可以得到缓解。处理时要注意保暖,牵引用力要均匀,以免造成肌肉的拉伤。
小腿肌肉痉挛时,可伸直膝关节,勾起脚尖同时双手握住脚用力向上牵引即可。
体育与健康
肌肉痉挛
体育与健康
脱 臼
脱臼(由于直接或间接的暴力作用,使关节面脱离了正常的解剖位置。)
处理:动作要轻巧,不可乱伸乱扭。可以先冷敷,扎上绷带,保持关节固定不动,再请医生矫治。
体育与健康
骨 折
在运动中,与他人意外相撞,或者不小心崴到脚等,严重者就会出现骨折。
运动中骨折的处理方法:
1、止血
2、保护伤口
3、伤肢固定
4、送医
5、功能锻炼
体育与健康
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
跑步后,小腿胫骨前面和内侧有疼痛感。
初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发病率高。
这种症状属于跑步伤病的一种,被称之为胫骨疲劳性骨膜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疲劳性运动损伤。
体育与健康
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
对“症”下药:
早期症状较轻者:
a减少下肢的跑跳练习 b局部热敷外周按摩
症状严重者:
a停止跑跳练习 b中药外敷 按摩 针灸 理疗等
预防:
(1)合理安排运动量,注意改进训练方法
(2)避免在坚硬的地面上过多进行跑跳练习
(3)及时消除小腿部的肌肉疲劳
体育与健康
运动损伤要遵循“大米原则”
(RICE) 原则四个步骤
RICE的第一个字母R代表Rest(休息),要求运动员停止受伤部位的运动, 不要总是去触动受伤部位,休息几天,让受伤部位有一个自然恢复的过程;
第二个字母I(Ice)代表冰敷,这个环节非常重要,冰敷袋置于受伤部位,受伤后48小时内,每隔2~3小时冰敷20~30分钟,冰敷时皮肤的感觉有四个阶段:冷→疼痛→灼热→麻木,当有麻木感时就可以移开冰敷袋;
运动损伤要遵循“大米原则”
第三个字母C代表加压包扎(Compression),冰敷结束后,要及时用弹性绷带进行包扎,以控制受伤部位的活动限度,避免再次受伤,同时还能通过压迫血管使血流量减少,从而降低出血量,包扎要牢靠,但不能太紧。
E代表抬高(Elevation),抬高伤肢加上冰敷与压迫,减少血液循环至伤肢,避免肿胀。伤处应高于心脏部位(10cm左右),且尽可能在伤后24小时内一直抬高伤肢。当怀疑有骨折时,应先固定夹板后再抬高。
小贴士
在了解以上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后,还有几点需要提醒大家(量力而行)
不是所有损伤都能自己处理
不是所有损伤都能保守治疗
体育与健康
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