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单手肩上投篮技术
指导思想:
本课以改进学生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培养学生创造、把握投篮机会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在教学中,运用球类领会式教学法,从培养学生战术意识入手,在提高学生对投篮技术重要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改进投篮技术、提高定点投篮能力。同时,注重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充分利用微视频、微课等多媒体技术,创设数字化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体育课堂的学习效率。
学情分析:
为方便组织教学,实施男、女合班教学,本次授课学生为高一年级男生,学生篮球基础相对薄弱,大多数的学生有过篮球学习经历,但是缺少系统的学习。
在身体方面,高一学生力量素质、灵敏性较弱,身体肌肉控制能力一般,学生手指、手腕力量很小,导致学生投篮时动作容易变形,学习过程较慢。
在心理方面,高中生好动、好奇心强,易于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有助小组合作探讨学习;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本节课以小组为单位学习,能够约束自己,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学生运动经历少,空间想象力弱,所以本课采用视频和动态图辅助教学,促进学生建立正确的技术动作表象。
本课采用领会式教学法,以比赛带动学生练习热情,使学生投入到篮球学习中,学生会快乐地、大强度、高密度地上完一节篮球课。在比赛和练习中,把篮球技术掌握较好的学生与相对较弱的学生均匀分组,互相合作、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让每一位学生通过练习掌握一定的篮球技术。
教材分析
功能与价值:
篮球运动是高中学生最喜欢的运动项目之一,篮球运动社会普及率很高,健身娱乐功能强,并且比较好开展,篮球运动的复杂多变,能够提高学生神经系统的灵活性,进而提高大脑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应变能力并且发展学生综合运动素质,在比赛中培养团结合作意识,建立自信心。
单元内容与位置
单手肩上投篮技术是人教版,高一年级第五章基本技术(三)教学内容,单元计划10课时,教学内容为移动、双手胸前传接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体前变向及简单的传切配合练习。单手肩上投篮设计为四课时,本次课为投篮教学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
篮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技术。
简单的战术学习(传切配合)。
球性练习(原地拨、拍球,移动运球等)。
动作技术分析:
以右手投篮为例,两脚左右自然开立,右脚稍在前,两腿微屈,重心在两脚间,右手五指自然分开,翻腕持球稍下部,左手扶在球的左侧面,将球举到头部右侧上方位置,大臂与肩平行,大小臂夹角90度,肘关节内收,投篮时,由下肢蹬地发力,身体随之向前上方伸展,同时抬肘向投篮方向伸臂,手指手腕前屈拨指,当双脚即将离开地面时,使球柔和的从食、中指端投出,球出手后手臂做跟随动作。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改进投篮时手指、手腕对出手角度的控制能力。
难点:投篮时手指、手腕及上、下肢的协调配合及保持正确的投篮手型。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学生改进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动作,能够在投篮时调整好出手角度及弧度。
(2)通过练习,学生灵敏性、上下肢协调性、手指手腕力量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3)通过比赛,激发学生强烈的投篮欲望,时机合适时、果断出手,培养投篮自信心。
四、教法、学法
教法:
领会式教学法,先培养学生比赛意识、战术思想,从比赛入手,带动学生积极学习投篮技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演示法,通过教师、动态图、微视频直观的为学生示范动作。
讲解法,教师借助微视频及比赛,为学生讲解技术动作及战术配合等。
比赛法,通过比赛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投篮技术。
练习法,小组合作练习。
学法:
模仿法,通过观看老师示范、视频演示,学生模仿练习。
练习法,学生通过练习,争取比赛获胜,激发学生练习积极性。
比赛法,在比赛中大胆尝试技术应用,把握住投篮机会。
五、流程与方法:
1、思路
(1)本课热身活动及拉伸活动的编排,是围绕教材的主体内容进行设计,学生始终结合球活动。
(2)本课引用领会式教学法,通过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有目标、有动力的参与到投篮教学中。
(3)我校多年实施“反雏式”教学,本课借助微视频和动态图辅助教学,制投篮技术动作视频和网上搜集视频,加工制作成自己的教学视频,辅助学生学习。
2、流程:
准备部分(10min)
课堂导入(1-1.5min):体委整队,师生问好,本课学习内容与目标,要求等。
球性练习(8-9min):原地练习:(5-6min)双手拨球上下移动、持球绕环练习、原地“V”字运球、“V”字运球接胯下绕环、推拨球练习、原地模仿单手肩上投篮练习。
设计意图:
通过球性练习,培养学生球性,又起到热身作用。
行进间练习:
(3min)运球折返跑、自抛球做两步急停练习。
设计意图:
通过球性练习达到热身与拉伸作用,改变传统教学热身模式。
基本部分:(31min)
活动一: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复习(11min)
单手肩上投篮微视频及动态图教学导入,各组观看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教学视频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再观看自己的练习动态图,直接能发现自己的问题,有助学生动作技术学习。 (2)纠正动作练习:
参照辅助线投篮练习,每位学生出手时把手、肘对准地面直线及篮板,纠正出手角度及肘关节外展错误动作。
最高点出手练习:带有固定防守人的投篮,学生调整出手点和弧度。
设计意图:通过上节课练习,总结整体学生错误动作,针对性的进行练习。
活动二: 4vs4半场比赛(3min)
规则:按照篮球3对3比赛规则进行比赛,结束时比分多的队胜利,每次得分交换球权,中场发球。
组织比赛,并随机参与到一组中参与比赛。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比赛激发学生投篮练习的兴趣,不仅让一些有基础的学生体会到把握和创造投篮机会的重要性,而且让基础较差的学生在比赛中模仿技术动作,也激发他们后面认真学习,使每位学生学习到相应的技术。
活动三:探讨学习(13min)
表扬比赛获胜队,鼓励学生积极练习。
提问学生比赛中什么时候投篮比较合适?
在比赛中怎样创造出投篮机会?
通过微课导入NBA精彩配合视频,各组借鉴学习(1-2min)。 (5)运球急停投篮练习,每组排好队,在45度三分线外开始运球到标志物附近,急停投篮。
接传球投篮练习,1、3组在三分线90度外各排一路,将球传给篮下同学,然后45度切入,接球完成投篮,后面同学一次进行。2、4组在另个半场同时开始。 设计意图:这两种练习更接近实战,帮助学生建立比赛自信心,发展学生出手后的跟随动作。
活动四:4vs4半场比赛(4min)
规则:按照篮球3对3比赛规则进行比赛,结束时比分多的队胜利,每次得分交换球权,中场发球。
分组,组织比赛,并随机参与到另外一组中与学生一起比赛。
点评比赛,向获胜队,掌声表扬,鼓励学生今后努力学习。 (3)提问本堂课,我们主要学习那些技术?
设计意图:再次通过比赛,诱导学生在练习中更加努力练习,争取在本课中能有好的表现。
结束部分:(4min)
放松练习,拉伸肩带、手指手腕及上下肢拉伸。
课堂点评,教师小结。
宣布下课,师生再见。
器材回收,师生共同整理。
场地器材:
场地:篮球场一片。
器材:篮架2个、篮球25个、口哨一只、平板电脑4个、带有课件优盘一个、标志物4个。
练习密度预计:
40±5%的练习密度,运动强度:中高。
本课效果预计:
篮球投篮教学采用领会式教学法,学生通过比赛知道投篮的重要性,促进学生积极练习投篮技术,然后再进行比赛,学生练习后再一次在比赛中运用投篮技术,检验自己技术掌握情况并尝试创造出投篮机会和把握住投篮机会,大部分学生通过比赛,投进球或把握住投篮机会,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学生更直观的看到自己的动作,并很好地发现问题,有助学生快速掌握技术动作,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
安全保障:
课常规安全教育。
服装、鞋进行检查。
教学过程中发现有危险的行为及时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