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 篮球—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 篮球—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3-03-21 20:41: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篮球—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
指导思想
本课以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依据。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体验探究能力,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互相合作、共同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从而使学生达到学习和掌握动作技术的目的。在参与中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在展示中体验成功乐趣。
教学内容
本课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一年级《体育与健康》教材《篮球—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
单元课次
篮球教学单元共设置18次课,本课为第7次课。
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篮球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是篮球运动中主要基本技术,是运球与投篮的组合技术,是比赛中全队进攻的重要手段,是初中篮球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是更好学习进攻技战术的基础。因此,本课着重解决学生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基本技术,为日后教学比赛打下基础,为发展学生弹跳素质起到先导作用。
学情分析
篮球运动是高中生热衷运动项目之一,但高中学生身体发育尚未成熟、学习情绪较不稳定,对篮球知识的了解相对较少,运动技术水平相对较差,很容易形成错误动作。本课为篮球基本技术练习课,对象为高一年级36名学生。要让学生在短时间里充分得到锻炼就必须采取正确的方法和技术。因此,及时地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及练习手法即可以达到发展学生身体机能、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巩固学生正确的技术概念,进一步了解、认识上篮步起跳动作在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运动中的重要性。使学生正确掌握一适、二小、三高跳的基本动作要领,为完成跨步拿球跳起投篮打下良好基础。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提高身体协调性。培养善于观察、积极思考的能力,增强团结合作意识及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
教学方法:
目前的体育教学基本上是依据教材的内容由前往后教,即所谓的“顺向”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当中存在着一些不足,对部分学生来说,既费时,学生又不易掌握技术动作。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技术水平,以及学生身体的协调能力等因素,对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做了新的尝试。即采用“逆向”教学方法。在分解教学中,把完整动作合理地分成几个部分,依据“逆向”教学的要求,按技术结构相反顺序,由后向前进行教学:
复习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练习;
学习左脚向前一小步,同时起跳投篮练习;
学习右脚向前跨一大步,同时双手拿球练习。
同时,本次课采用电化教学法,运用动作分解成像技术,将位移动作进行自动分解,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看清自身动作的特点与不足。
教法:讲解法、示范法、分解教学法、分组教学法、电化教学法、预防与纠正错误法。
学法:观察模仿、自主学练、实践探索、相互改进提高、小组合作、拓展展示。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一适、二小、三高跳”
难点:
上步拿球时机的掌握
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附图示)
开始部分 1分钟
主要内容:
课堂常规、明确课的目标任务
准备部分 6分钟
主要内容:听音乐绕场慢跑、篮球操、原地运球练习
基本部分 33分钟
主要内容:
① 行进间上步跳起摸高练习(上篮步法的强化练习)
② 拿球上步跳起练习
③ 跑动2至多步拿球跳起单手肩上投篮练习
④ 动态成像分析练习
⑤ 游戏:传球过圈
(4)结束部分 5分钟
主要内容:
① 腿部肌肉放松及拉伸练习 3分钟
②小结、布置收放器材 2分钟
教学资源
篮球37个、置球环37个、平板电脑1台、音频播放器1台、多用途球篮4支、立体脚印1套、立体持球器4件。
安全措施
1.强化安全意识,检查场地及器材安全;
2.合理设计场地应用;
3.学生遵守游戏规则及要求;
4.教师随时注意专项练习,以免发生危险。
十、运动负荷预计
1.预计练习密度:45%--55%
2.全课平均心率:125±5次分钟左右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