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 双手胸前传接球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 双手胸前传接球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3-03-21 21:0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篮球:双手胸前传接——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本课以“健康第一”为宗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在课的教学过程中,不仅教授学生基本技能,还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良好的终身体育习惯,同时注重学生的进取精神,合作能力,组织能力的培养,并培养学生出苦耐劳,互帮互助的优良品质。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让全班同学初步了解篮球运动的有关知识及基本动作。
技能目标:
初步掌握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基本技术。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和全身协调用力的身体素质。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勤于思考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传球:动作协调连贯,双手用力均匀。
接球:触球时收臂缓冲动作柔和连贯。
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基本技术。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和全身协调用力的身体素质。
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选择于水平五篮球教学模块基本技术之双手胸前传接球。通过学习能够激发学生对篮球的兴趣,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打好基础,并且在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能够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意识。双手胸前传接球是最基本、最常用的传接球方法,具有准确性高、容易控制、便于变化的优点。学生易于掌握,对学生以后的篮球技战术学习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把内容学习过程分为学习体验、提高拓展、实际应用三个环节。
学情分析
高一年级学生身心的发展正处在由幼稚趋向自觉,由依赖趋向独立的半成熟交错的矛盾时期。求知的欲望和能力,好奇心都有所增强,对新鲜事物开始思考、追求、探索。学习的兴趣更为广泛。同学间开始进行个人交往,往往偏重于情感而分不清是非。自我意识有所发展, 自主性要求日趋强烈,但仍然缺乏自我约束的能力。男女生出现生理差异,女生上肢力量较差,也许会出现传球不到位的情况。
教法、学法
本课教法:主要采用“体悟式”的教学方法作为主线,把学生“思,学,练”有机地结合起来。注重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思维,一步步深入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本课学法:先练可以使学生独立获取基本知识,学得基本技能,还可以使不同的学生不拘于统一的要求,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然后有针对性,使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不断得到表现、强化。达到”教师少教,学生多学”理想效果,让学生“学会学习“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主动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以此为空破口,在短时间内让学生很快进入角色。
在开始准备活动阶段,我安排了篮球专门准备活动。在提高学生学习兴奋性之外,为接下来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在学习新知识阶段,按照自由练习传接球——导入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师讲解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练习、学生互评、点评——学生自主能力提升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学生再练习——课课练。
双手胸前传接球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最佳载体之一。需要传与接两者之间互相体谅,相互理解,相互配合,传球者要思考如何让接球着接的舒服,接球者要通过不断的快速调整才能接的好球,这样传接才能做到默契、协调.应此,本课把合作配合的意识自始至终贯彻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教师是一位导演者,同时是一名艺术家。需要不断地去思考、推敲、进而去引导,让每位学生感受到“美”的享受。我欣赏这样的画面,同时也渴望着它能成为现实。但我深知:“要让这样一张美丽的蓝图展现出来,那么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一点一滴地去积累和总结”。
教学过程
在开始部分用了慢跑、球操,重点是把头部、颈部、肩部、腿部活动开。
在基本部分,通过一个学生自由练习传接球。在双手胸前传接球,采用的是学生总结传接球的种类,引出双手胸前传接球,老师再讲解、示范,学生分为三个步骤做辅助练习。
在拓展部分,把双手胸前传接球做为巩固提高的练习内容,在基本部分的最后采用了课课练,用四个练习完成,把本节课的练习密度提高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在结束部分,通过一段拉伸操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放松身体。
教学亮点与特色
篮球运动是深受中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本课针对初中生的思维能力和体育运动实践能力已得到一定发展的实际情况,选用篮球运动技术中的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为教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探究、交流、互动地进行学练,让学生在学练中体验交流、协作和克服障碍的感受,从而达成学习目标的完成。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