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双手垫球
1教学分析:“二期课改”在基本要求中提出“以学习方式的改变为特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本课在教学内容上做了较充实的准备,安排了丰富的实践内容,并为同学们创设了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从针对篮球基本功练习的“课课练”;到主教材——“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再加上形式新颖,气氛活跃的综合素质游戏。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以期使同学们得到科学和全面的发展。
2教学目标
复习运球、传球等基本技术,提高熟练程度。
进一步学习、体验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步法和节奏,掌握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要领行
体验篮球运动的乐趣和魅力,培养主动学习,顽强自信的进取精神。
倡导互帮互助,竞争协作的精神,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3教学重点与难点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教学目标和所选择的教学内容,我确立了本课的重点、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行进间传接球时手脚配合协调,做到跨步接球,上步传球。
难点:传接球的准确性,掌握传球和跑动的时机。
4教学过程设计:
第(1)部分课的导入
①队列练习:培养团队精神,引导合作意识。
②慢跑和球操:逐渐热身,熟悉球性,体验乐趣。
第(2)部分实践与体验
①引导同学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再通过实践去解决问题。
②教师运用启发、诱导、即时评价、组织竞赛等方法手段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
第(3)部分身心调整
①伴随悠扬的音乐,对身体和心理进行充分的放松。
②师生共评,交流学习心得。
5教学特色:
(1)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针对我的教学对象所具备的生理,心理,运动能力等特点,较多地采用了游戏,课的流程 导入准备 实践与体验 身心调整 队列练习 热身准备 运球复习 复习传球、学习行进间传接球 综合练习 身心放松 师生共评
赛等组织形式;再辅以教师的讲解,诱导和启发;同学的自学,互助,交流。以激发同学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组织方面,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运用不同的组织形式,通过自练,互练,集体练习,分组练习等多种形式营造出宽松,融洽但又颇具竞争性的学练氛围。使同学们更多地体验到学练中的乐趣,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培养合作意识,增强社会适应性。
在教学内容的实施上,遵循教与学的基本规律,教学步序由简到繁、由易到难、采用了完整法逐一学习,并且力争做到不为技术而技术,而是以对教材内容的实施为载体,使学生们在运动中获得正确的动作概念,加强信心,较快掌握学习内容,并且能够在学练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锻炼方法,从而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4)利用形式新颖、伴奏悠扬的拳操做为放松的手段,效果良好,既受到学生的喜爱,又能顺利达到身心调整的目的。最后师生共同评价,交流学练心得,共享学习成果。
6教学反思:学无止境,教无定法。怎样让同学们在每节课中都能学有所得,是每一位新时期的教师面临的崭新课题。学习、思考、体验、积累应该是教师每天的必修课。
本课的设计取材于日常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其中一定有许多疏漏和不足。恳请各位领导、专家多多指导。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