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 进 间 运 球 教 学 设 计
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及对体育课的兴趣。教学中通过之前所学知识的复习,引导学生对新学内容的学习,同时让学生了解运球在篮球比赛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篮球意识及学生在练习中相互帮助,团结协作、不怕困难、敢于挑战的意志品质。课堂中充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
教学内容:
行进间运球
游戏:开火车
单元课次
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教材《体育与健康》第四单元篮球教材部分,本次课为运球教学的第二次课,在原地运球的基础上学习行进间的运球技术。
教学重点:
掌握正确的行进间运球方法。
教学难点:
拍球点与落地点的控制以及人行进的速度与运球时的动作要协调。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篮球运动是一项人们喜爱的体育运动,运球是篮球运动中最基本的技术动作。运球包括原地运球、行进间运球,本课学习的是行进间运球,运球方法也是高一年级学生要掌握的篮球基本技能。在教学中要求教师标准的示范和正确讲解动作要领,让学生对此技术动作建立正确的概念,又因为是基础内容,主要通过练习让学生在其中体会运球动作的要领,掌握运球的动作方法,不断提高动作质量。
学生情况分析
高一年级学生对篮球运动具有一定的基础及了解,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很浓,因此,我注意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注重学生在运球时动作的规范和运球时的节奏的掌握,本课利用学生练习-师生探究-共同总结的方法体会得出行进间运球和原地运球的不同,得出行进间运球的方法,让学生自然而然的掌握这种方法。 五、教学过程
准备部分:热身、熟悉球性练习,抢球游戏
基本部分:
教师组织学生体会行进间运球。
师生共同探究出行进间运球与原地运球的不同(按拍球得部位和球的落点)
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练习。
学生之间相互纠正错误、互帮互练
运球接力比赛,巩固技术动作并提高学生对篮球的学习兴趣 6)游戏:开火车(体会运球的节奏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配合的能力,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结束部分:
放松练习
师生共同点评本节课
师生再见,宣布下课
六、本课特点
1、本节课通过师生共同探究出行进间运球与原地运球的不同,能突出本节课的重难点,学生更容易接受,对行进间运球的概念也会更深刻理解。
2.本节课在准备活动部分安排了抢球游戏,目的在于活跃气氛和熟悉球性。
3.在教学中通过篮球运球的练习,对学生也进行了一次很好的德育教育。在练习中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不怕困难,敢于挑战的意志品质。同时,学生们学会了合作学习,同伴之间能够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共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