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教案设计思路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篮球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是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深受学生的喜爱,在实践操作中,主要依据水平五篮球教学的课程标准,遵循高一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学生为主体,让教师成为学生的学伴和指导者,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创新思维能力,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高效率的达到体育教学目标.
学情分析
高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荣誉感和团队集体感比较强,篮球基本技术基本技能不规范,运球能力差,但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喜爱是教学的基础和根本.学生对单一的练习缺少兴趣,不能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为了有效的进行课堂教学,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根据心理特点(好奇心强、喜欢新花样、注意力不能长时间专注于一种活动),采用多变的教法和多样的练习形式,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材、教法、学法运用
在教材的选择上本次课选择篮球运球技术,从最基本的篮球技术运球练起,初步学会运球的动作要领,为以后技能的合理运用打好基础. 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采用了语言法(讲解、口令、指导、提示、口头评价)、示范讲解法、比赛法、预防改正错误动作法、表扬鼓励法等.纵观整堂课来看,紧紧围绕游戏法自始至终贯穿这节课,以目标引领内容,以内容为核心,以游戏为载体,有效的完成课堂教学. 学法上考虑到是第一次课,让学生粗学乐学,降低对技术的要求.
具体教学设计方案
教材内容:水平五高一年级篮球《运球》技术
教学目标:
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和同伴一起积极主动参与练习中.
学会原地运球的正确方法(协调用力),初步学习行进间慢跑中运球技术,发展学生快速、力量、协调、灵敏等身体素质.
3.通过设置游戏让学生感受到篮球带给学生的快乐和成功感,培养和同伴协同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身体协调用力的运球方法.
教学难点:
养成用手感控制而不是用眼睛.
教学过程:
开始部分(2分钟):
集合整队,检查报告人数
师生问好
宣布课的内容
安排见习生
组织:3列横队学生背对阳光站立要求:快静齐
开始部分(10分钟):
一路纵队绕篮球场慢跑三圈.
原地徒手操6节.4*8拍
组织:还原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站立,教师喊口令镜面领做徒手操.
要求:保持队形整齐,口号响亮,精神饱满,徒手操动作有力. (注:情景导入:我校的学生都是农村,在导入时,询问学生以前玩过篮球吗 喜欢吗 怎么样才能打好篮球 就要从最基本的技术练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运球技术.)
基本部分(23分钟):
原地运球技术练习
学法:原地徒手模仿练习,体会动作要领.
原地持球中速低运球练习和原地快速低运球练习
5—6人一组,自主互相交流练习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原地单手低运球比赛(每人运球20次以先做完的队为胜).
慢跑往返运球15m*2每人2次.(以两个边线为距离)
教法:
示范动作稍慢,讲解手随篮球上下起伏按拍.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喊口令徒手练习.
教师语言反复强调,观察巡回指导练习.
纠正共同易犯错误.
组织:六列横队,间隔2---3米,以纵队为一组(男女各4组).练习时各小组围成小圆圈.
要求:认真观察练习,相互学习交流.90%学生学会原地运球技术.
运球+掷地滚球接力(以两个边线距离15m)
方法:发令后,各组第一个队员开始快速运球至对面边线,转身用投掷地滚球的方法将球掷给本队第二个队员,第二个队员照此法继续,直到所有队员做完,当最后一个队员做完后,照此方法由最初第一个队员继续进行,返回到原来的位置.
运球+投篮接力
方法:发令后,各组从第一个队员开始,运球到篮下将球投进(不限投篮姿势,要求必须将球投进去方可返回),然后运球返回本队交给本队第二个队员,第二个队员照此法继续直到本队所有队员做完,以先做完的队为胜.
结束部分(5分钟):
放松:
集中讲评:多表扬鼓励学生.
收回篮球,师生再见.
总的要求:让全体学生感受运动到乐趣.
运动负荷:平均心率125次/分钟左右
场地器材:6个篮球篮球场地一块
课堂常规要求
课前对场地进行必要的检查清洁,保证场地的安全.
要求学生不吐痰、不坐篮球、老师讲话的时候不运球不发出响声,养成良好的习惯.
课后自我反思
这节课也是我篮球教学当中比较成功的一节课,多年来在每次的篮球运球教学中屡次使用,效果都不错,其亮点就是运用趣味游戏调动学生练习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中玩,玩中学,乐中育”,教法得当,学法合理有趣,完成了课的目标,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不足之处,以前课堂时间为45分钟,在课堂设计准备部分安排了熟悉球性的练习,后时间改为40分钟,考虑到时间因素取消了此项练习,有待合理安排,使教学有层次、有连贯性,在人员的分配上总有个别组没有照顾到个体差异,组与组之间有差距.在常规教学的基础上尝试了一些教法,还有待于不断的改进和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