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 篮球_行进间曲线运球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 篮球_行进间曲线运球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3-03-28 19:53: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篮球 行进间曲线运球
教学指导思想
本课坚持“健康第一”的教学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巧妙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学练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动锻炼意识。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教学措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自学能力,建立与他人良好合作能力,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通过篮球技术和规则的学习,为学生“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技术基础,能够遵守规则,尊重他人。
学情分析
通过小学的趣味学习,高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篮球基础和运动能力,但因为兴趣爱好、身体素质、生理等因素,学生掌握篮球技术的水平有差异,有些学生课余经常打篮球,而有些学生则原地运球还要眼睛时刻盯着,所以难易要适度,并且教学设计要新颖,激发起学生学习熟练掌握技术的兴趣和正确对待基本功练习的态度。
教材分析
本课为篮球行进间曲线运球第一节课,篮球运球容易上手,但要能够熟练运用需要学生掌握正确的运球动作和运球部位,通过经常的练习,提高控球能力和运球速度,在曲线运球中换手自然协调,能够人球合一,左右手平衡,为今后学习体前变向运球,持球突破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组织策略
本课主要采用教师启发指导,对比教学,学生反复练习的教学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层层推进的教学手段。组织方法通过学生自主练习和两人合作练习相结合,小组合作练习形式和集体练习形式相融合,教师运用言语激励,精彩示范,启发引导,细致讲解等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正确的篮球运球技术。根据学生技术掌握情况,分层教学,通过练习努力让每位学生都能完成学习目标。
教学过程
熟悉球性,复习手原地运球→行进间运球→对比教学,纠错→针对性练习→导出行进间换手运球→教师示范,并鼓励学生尝试→行进间曲线运球→分组练习,巡回指导→提高难度,学生展示→趣味素质练习→放松小结,表扬优秀→师生再见→有序归还器材
学习目标
通过体前换手运球,让学生知道并掌握换手运球的动作要点和练习方法
通过练习,能够掌握行进间运球和体前换手的技术动作,运球时能够稳定控制住球,重心降低,动作协调自然
通过篮球技能的学习,提高篮球运动能力,养成积极锻炼的习惯,提高速度、灵敏等身体素质 学习内容 行进间换手运球
课次 1/4
重点
解决方法 运球部位,换手动作自然协调
难点
解决方法 运球部位、身体重心的控制
游戏法
练习法
合作探究
教学方法
对比法
合作探究
错误纠正法
言语激励 教学流程
情景导入 复习球性
课堂常规
热身活动
蛇形跑
球性练习
教师活动
整队,检查服装、人数
向学生问好
学生活动
组织学生进行热身跑
组织学生复习原地运球,运用各种方法使学生运球熟练
学生活动
体委整队,报告人数
向教师问好
认真听讲,明确学习任务
要求:
1. 积极思考,认真练习,熟练原地运球 2. 积极与同学讨论并进行练习
技能学习巩固阶段
复习原地运球
原地高低运球
游戏
行进间运球
学生练习
对比练习
针对性练习
教师活动
教师通过学生的练习引导出篮球行进间运球的难点
教师组织学生行进间运球练习,练习中进行个别指导,并通过对比教学强化动作要领
通过针对性练习,建立正确的动作和部位概念
要求:
认真练习,总结技巧
2. 仔细观察,积极思考,勇于表现
技能学习巩固阶段
行进间曲线运球
教师示范
原地换手运球
行进间“8”字运球
分组练习
学生展示
教师活动
教师示范并引导学生回答问题,组织学生复习原地换手运球 2. 组织学生行进间曲线运球,引导学生换手运球 3. 组织学生行进间“8”字运球并个别纠错 4. 根据预设难度,鼓励学生完成,巡回指导,个别纠错 5. 鼓励学生展示,表扬优秀
要求
1.积极与同学讨论,进行认真练习 2.仔细观察老师的动作,模仿练习并能发现关键问题 3.与同学认真练习,掌握换手运球动作要点,动作自然协调 4.乐于展示,自信大胆
素质练习
仰卧起坐
俯卧撑
讲明仰卧起坐和俯卧撑的动作要求,并逐渐加大难度 认真练习,勇于克服困难。
恢复身心阶段
放松拉伸
课堂小结
师生再见
回收器材
教师活动
带领学生放松
小结本课,表扬优秀,布置课后练习
与学生再见
器材的回收
学生活动
拉伸放松 2、小结 3、与老师再见 4.协助老师回收器材
要求:动作舒展,心情放松
设计意图
在舒缓的音乐中放松平静身心,放松部位有针对性
预计 负荷
平均心率 约120次/分
练习密度 49%左右
课后作业
原地换手运球,绕“8”字运球
场地器材
篮球场一块,篮球41个,1块秒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