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
本节课按照《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本着务实、探索、创新的思 路。以学生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发展学生的体能、技能为指导思想,课堂上注重学生运动技术的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发展学生自主探索能力,培养并强化学生小组合作能力。立足于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落实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的教学原则,使每个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乐,学有所获。教学中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与纠正功能,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进步,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养成浓厚的学习兴趣和产生愉悦的心情,积极主动地完成本课学习。
教材分析
足球运动是高中学生非常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开展利于活动可以发展学生的奔跑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和身体的灵敏性和爆发力。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结拼搏精神,培养学生足球活动的兴趣,有助于学生终身体育锻炼身体的意识的形成。
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年七班学生。共有45人。大部分学生喜爱足球运动。对足球活动积极性很高。对足球活动的技战术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本节课复习带球射门技术,并以比赛形式加以巩固,同时学习传切—抢点射门技术并采用分层次教学的方法,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依据教材和教学对象的分析,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学生积极参与带球射门的学习和练习,能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相互合作,自主探究学习。
2.85%以上学生进一步掌握带球和带球射门技术,发展灵敏与协调能力,提高爆发力。
培养学生认识自身的价值与能力,学会欣赏他人,增强个人对集体的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传切—抢点射门的动作方法、要领。
教学难点:学生的传接球时机和射门的节奏。
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示范法,讲解、游戏、竞赛,引导启发法和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并通过教师的教学引导,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形成一种互帮互学,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通过鼓励,放手学生思考、讨论、合作创新以及竞赛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目的。
教学过程
本节课教学过程分为:激发兴趣、热身导入;师生互动、自我展示与评价;身心恢复三个阶段。
激发兴趣,热身导入
上课常规: 体育委员整队,师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教学目标,并强调安全意识,这样安排是为了尽快进入课堂状态,防止运动损伤的发生。让学生带有目的进行学习活动,有利于课的顺利进行。
带球热身,带球射门: 通过带球热身,带球射门练习,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使身体各部位活动起来,为后面学习做好准备。
(二)师生互动,自我展示与评价
1、传切—射门练习:
⑴教师示范讲解,学生观察学习。
⑵组织学生练习,规定练习数量。每人射中5球。规定传球学生轮换。
2、组织学生足球教学比赛
⑴为学生分组,男生3组。
⑵组织男生进行足球全场教学比赛,3个组轮流上场比赛。教师作裁判。
⑶场下学生在场边练习带球,传接球。
⑷面对比赛结果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通过场上自我展示,让学生自我表现能力比赛能力得到提高,感受运动乐趣。
教师巡回各组进行指导,与学生交流。适当的参与各组练习,给学生做出优美、准确的示范,加深师生的感情,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自学总结,针对出现的问题,教师小范围上点拔,纠正和指导。
(三)身心恢复
1、放松练习
2、课后小结通过放松练习消除疲劳,加快身心恢复,师生交流学习的心得,让学生自己体会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学到什么,悟出什么道理。
3、安排课后练习,宣布下课
4、回收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