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内侧运球》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
健康第一 运动身体 技能学习 快乐体验
教材分析
足球是学生较喜爱的球类活动之一。足球运动当中的踢、停、传和射门都结合了自身的跑动,不仅能提高和改善前庭分析器官的机能、提高人体平衡和控制能力,也是参与学校和社会活动、体现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实用技能。足球运球绕杆作为《足球》单元的第一次课,结合考试及日常参与足球的实践性,依据掌握动作的学习规律,由易到难进行教学设计,首先通过上步的无球、有球脚内侧运球练习,解决学生基本动作学习要求、体会击球部位;通过短距离的直线和折返运球巩固学生运球动作,明白人球一体;通过运球抢球的拓展能力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运球、护球能力和拼抢意识,为今后的教学打下学练的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不希望不被重视,不希望被动的学习;他们带有反抗性和依赖性、闭锁性和开放性、勇敢和怯懦等等矛盾的心理特点。 、高一年级3班,女生较多,整体素质和纪律较好,但为了避免更多的“害羞”和技术教学课堂气氛的沉闷,所以在此次课教学中,首先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依据掌握动作的学习规律,注意教学形式由易向难的变化,穿插教师语言的调动,进而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念、自我认识和动作概念;同时在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如何使学生喜爱体育课上,设计通过多形式的练习形式,达到激发兴趣、提高基本技术和促进学生拥有良好自信心的目的。
教学目标
丰富学生体育理论知识,激发学生练习兴趣,80%左右学生能掌握脚内侧运球的动作要领,60%左右学生能在跑动中理解和协调运用脚内侧运球动作;
全身心投入课堂练习,促进自身速度、力量和协调性等身体素质的提高;
获取运动成就感,培养自我锻炼意识,增强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支撑脚站位与运球脚推拨动作
教学难点:
用力大小与跑速的协调配合
场地、器材
两个篮球场大小和足球24个
练习密度与平均心率预计
练习密度约40%;
平均心率约110次∕分
教学流程及设计
阶段目标:学生注意力集中,融入课堂;做好身体练习准备 调 动 身 心 阶 段
课堂常规
集合整队
检查着装、人数
宣布本节课内容
身心调动
⑴图形跑
⑵徒手操
⑶踩拉球游戏
方法:
学生两两面对面,听哨音进行踩拉球,未抢到球者做俯卧撑若干。 ←♀ ● ♀→
⑷球性练习 踩、拨、拉
阶段目标:
学练脚内侧运球;提高学生运动成就感和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练 技 术 阶 段
脚内侧运球
要领:支撑脚踏球侧前方,上体前倾向里转;运球脚提起,用脚内侧轻推球后中部。“踏前、里转和轻推”
⑴上步无球练习
⑵轻触定位球练习
⑶面对面一脚运球
⑷直线交替运球
脚内侧直线运球
方法:两人一组,一人用脚内侧向前运球,一人在远离球侧跟随和消极防守,一个来回后互换。
要求:
人球距离适宜;体会动作要领
折返运球
方法:四人一组,第一名同学从起点开始运球绕过第一个标志人后返回至起点,再向前运球绕过第二个标志人返回,将球停在起点线上,与标志人轮换,依次进行。
阶段目标:
提高学生运球实践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和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拓 展 练 习 阶 段
运球抢球
场地:两个篮球场
方法:两人一组一球,一人运一人抢,教师发出口令:“水”,学生俯撑做拱桥;“电”,学生成蹲撑;“风”,将队友背起;“火”抢球护球。
规则:“水”,所有人立即手撑地成桥形;“电”,原地立即蹲撑;“风”快速决定谁背谁,以上衔接“火”均可以立即抢球、运球。
阶段目标:放松身心、客观评价、正确认识
身 心 放 松 阶 段
放松练习
⑴拉伸韧带
⑵呼吸调节
小结讲评
⑴学生自评、互评
⑵教师点评
师生再见
4、送还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