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米快速跑
指导思想
本课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快乐体育”为目的,充分发挥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将体育游戏与教学相结合,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活泼、欢快的气氛中学习,获得知识,掌握技能,使其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在教学中,本课运用启发诱导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快速跑的动作,教师帮助学生总结归纳出动作要领,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快速奔跑能力;在学生展示、教师示范、同学互评、学练比赛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交流,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教材分析:课题:50米快速跑
50米快速跑是发展学生快速跑动作能力的重点教材之一。要求学生在保持姿势的跑进中,坚持以最快速度完成50米跑的距离。50米快速跑深受学生的喜爱,并能培养学生拼搏进取、吃苦耐劳等精神。但教材较单一、枯燥,因此,上课时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要多采用游戏、比赛的形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学情分析 对象:高一年级 人数:50人
高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喜欢表现、善于模仿,但体育活动能力和认识水平一般,自制力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对于快速跑这样一项枯燥、单调的教学内容兴趣不是很浓厚。针对这一现象,结合该年龄段学生喜爱比赛的特点,本课主要以比赛为主,把快速跑融于比赛中,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让学生在赛的过程中探究、总结出快速跑的方法和要领,让学生在“赛中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以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四、教法与学法
为了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突破重点和难点,我根据教材设计了以下手段:
教法:
情境教学法、讲解法、练习法、演示法、激励法、评价法
学法:
观察法、尝试法、展示法、游戏法、合作法、竞赛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短距离快速跑时各环节的衔接,加速时机与方法。
技能目标:
发展学生速度素质、下肢力量和协调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团结一致、服从指挥的集体主义精神 六、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积极摆臂,加快步频。
教学难点:
跑的动作自然、协调。
七、教学过程
一、课堂常规(开始部分)
1、体委整理队伍、师生问好
2、教师宣布本节课学习内容
3、学生慢跑热身 教师提示学生成1路纵队绕篮球 场成蛇形慢跑
4、行进间徒手操练习 教师引导学生慢走成圆形,教师领做
(1)伸展运动
(2)振臂运动
(3) 腹背运动
(4) 绕环运动
二、(基本部分)
1、50米加速跑 站立式起跑开始,两腿有力地前摆和后蹬;两臂积极前后摆动,逐渐均匀加速跑30-50米。 达到最快速度后再坚持跑一段距离。
教师讲解跑时技术要求。
(2)学生原地的摆臂和行进见、间的高抬腿练习。
(3)组织30米的放松跑让同学体会正确的动作。
(4)纠正练习中出现的问题。
(5)学生沿场地分组练习20-30米加速跑、快速跑冲过终点 (6)学生沿场地分组练习20-30米让距离快速速跑冲过终点
2、交叉8字跳长绳
摇绳方法:手臂伸直,以肩为轴,单手摇绳
组织分组,复习8字跳长绳,熟练技术动作
教师指导跳绳动作,强调上绳时机
练习8字交叉跳长绳
两组跳长绳计时比赛
放松整理
调节呼吸
拍打上下肢
3、讲评小结、回收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