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的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
坚持以“健康第一、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以新课标理念为依据。在体育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我锻炼意识,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通过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水平,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和能力、相互学习团结协作的精神,感受个体在集体中的价值。在教学中,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践的教学气氛,帮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为学生的终生体育打下基础。
达到目标:
明确单手肩上投篮时:持球的方法、瞄准点的确立、用力方法、控制球运行弧度的方法、球出手后食指和中指所对的位置。 2、提高学生篮球运动技能和终身体育能力。发展学生的协调性、灵敏性等身体综合素质。
在练习中与他人积极合作,在合作中学会相互观察与评价,积极参与不断进步。
提高学生自评和互评的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善于交流、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
教材与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情况分析:
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对篮球运动有了解,但这些有关了解知识大多数不是来自小学体育教师的讲授,而是来自观看篮球比赛、朋友、电视等。 参与活动的时间大多是在课外活动或下课、放学后。大部分学生没有在体育课堂上接受过有关该项目的教学或体育教师的专门指导。所以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设计了多种基础的练习方法供学生练习,能够引导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入门,较快地掌握基本动作,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为进一步巩固提高学生对篮球运动的能力培养对篮球运动的兴趣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是篮球运动中的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是篮球各项基本技术中最重要的一项,是高中篮球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是篮球比赛进攻的重要手段,起着组织比赛相互配合的重要桥梁作用,同时也往往是被学生忽视一项技术。投篮动作的标准与否是实战中影响投篮命率的直接因素。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习和掌握这一技术。要使学生在掌握动作的同时,应使学生对动作有正确的认识,培养不断自我修正动作的能力,使动作规范化,提高投篮的命中率。为以后的教学比赛和学生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重点与难点
重点:
持球——双手持球手臂的形态
出手——出手时手臂和肘关节的动作
难点:
投篮——上下肢协调配合用力及手对球的控制掌握能力。 四、教法与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语言教学法、示范法和练习教学法。 五、教学流程:
课堂常规;
运球慢跑、球操;
游戏(运球接力比赛);
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教学;
放松;
学生评价;
总结本节课学习的效果,师生再见下课。
运动负荷预计
练习密度;40~50%
平均心率;120~140%次∕分
强度指数;1.4~1.6
场地:
篮球场一块、篮球每个学生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