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美操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
本课积极响应国家教育部提出“阳光体育”活动,结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水平五的教学目标,设计创编了本节课,符合学生实际课程标准要求。根据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真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让学生在欢乐中,身体得到锻炼,精神得到陶冶,技能得到发展。本人结合高一年级学生精力充沛、好奇心强的特点,选择健美操作为授课内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选择“我领你跟”的体育教学模式。通过欢快的音乐节奏、优美的示范动作、简单的语言提示、口头鼓励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要传授学生基本技能之外,还要讲明所学内容对发展身体素质和增强体质的作用,让“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同时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组织能力,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及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思想,也为终身体育打基础。
教材分析
教材:选用人教版《体育与健康》高一年级教材中的健美操为本课主题思想,进行动作组合创编,每个组合均由4-5个基本步法组成。所有的动作和变化都是有有氧操练习中的常见动作和经典动作,因此是很适合高一年级学生的身体发展。在音乐的伴奏下,通过身体动作的表现、由律动和拍节融合而成,是富有情感和节奏的教材内容。韵律活动不仅有身体部位练习,且节奏鲜明,更注重表达学生的心理感情,其基本姿势动作的练习有利于发展学生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以及自身的表现力。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的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高一年级的学生天生好动、活泼,学生喜新、好奇、求趣,对体育舞蹈情有独钟。本节课以“健美操”一课自编组合为教学内容,发展学生的协调性、灵活性。同时使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中充分展示体育舞蹈的艺术魅力,在运动中追求美、表现美、创造美。让他们多学多练,充分的表现自己。在练习中学会与同学协作,团结互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练习和游戏;发展学生的自尊、自信和进取向上。
教法、学法 教师讲解示范,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重难点
重点:动作流畅,节奏准确;动作协调有美感;配合音乐动作协调、流畅。
难点:幅度、力度适当,动作有弹性。
六、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1)了解有关健美操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2)让学生明确健美操锻炼身体的价值,学会运动,学会放松。(3)感知健美操所具有的美感和运动价值,并能经常锻炼。
技能目标:(1)初步掌握自创自编“健美操”的动作要领和动感节奏。(2) 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姿态,发展学生的协调、灵活、柔韧等素质,培养对音乐的感受能力。(3)通过健美操的练习,达到强健体魄,愉悦身心,促进身心的和谐发展。
情感目标:(1)培养良好的气质和风度以及学生的节奏感和表现力,陶冶美的情操。(2)加强人际关系的培养,通过学习,培养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3)让同学们在欢快活泼的练习中提高自信心、表现力和欣赏美的能力,体验成功后所带来的喜悦,增强体育活动的兴趣。
重难点
重点:动作流畅,节奏准确;动作协调有美感;配合音乐动作协调流畅。
难点:幅度、力度适当,动作有弹性。
教学过程
准 备 部 分
课堂常规
集合整队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及要求 4.安排见习生
音乐热身操(青春修炼手册)
在教师带领下配合音乐做热身练习,渐渐进入学习状态为接下来的健美操学习打下基础
基 本 部 分
健美操套路练习
【1】基本步法复习
(1)屈膝弹动 (2)一字步 (3)左右并步 (4)踏步摆臂
【2】组合动作学习
向前、后踏四步+左右侧点地(4×8) 下肢:1-4向前迈四部(右脚先)5-6向右侧点地,7-8向左侧点地 上肢:1-4双臂屈肘体侧画圈,5-6手臂贴耳右侧上举,7-8同5-6左侧上举
交叉步(4×8) 下肢:1-4向右交叉,上肢:1-3手臂体前自由摆动,4时胸前击掌 5-8向左侧做相同动作
吸腿跳(4×8) 下肢:左右腿交替前吸 上肢:手臂侧上举击掌
组合动作完整练习 (1)+(2)+(3)
学生分成四小组练习,教师拿ipad给每小组录下练习视频,并拿给学生观看,通过视频观看发现不足并改正
尝试配合音乐练习
四、测试比较练习
结 束 部 分
教师播放音乐(鸿雁),并做放松练习,学生跟随练习放松。
评价: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各组选代表发表自己的观点,以及在这节课中的感悟。
针对学生所评价的,教师进行总体评价,提出更高的愿望。
4、安排学生归还器材,师生再见。
场地器材 篮球场地一块 音像一台 电脑一台 估计练习密度 全课:35%--40% 基本部分:50%--60% 安全措施 1.课前检查场地、器材的安全情况。 2.利用课堂常规检查学生的着装情况。 3.带领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4.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观察学生的活动情况,有问题及时处理。 5.活动结束后,要做充分的放松整理。 课后小结 预计课的教学目标基本实现。预计课平均心率130~140次/分,运动密度35~40%。预计教学的技能目标达成:80%以上的学生能完成“健美操”动作,25%以上的学生完成动作优美,具有艺术美的效果,发展学生柔韧、灵活、协调素质。通过“健美操”、“舞蹈”练习,培养了学生的艺术美感以及对音乐感受能力。学生不但在身体上得到锻炼,思维能力得到发展。更重要的是:通过自我实践、自我探讨、创新,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体验到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在心理和生理上有一种获得成功后的喜悦感受;激发了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从而更加主动积极地参加体育活动。同时,学生互帮互学、小集体的共同意识、责任感,与他人的合作及人际关系得到培养,在教学中得到充分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