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 教学设计 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篮球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 教学设计 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3-04-06 21:32: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篮球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教学设计
教学指导思想
本节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指导,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用音乐以及趣味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学生在宽松、愉快、热烈的气氛中主动学习。
教材分析
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是篮球运动中运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基本技术,是全队进攻的重要手段,是更好地学习各种技术和战术的基础,传球的基本方法并不复杂,但要做到准确、熟练、隐蔽、快速,同时要同其它技术动作衔接、转换就比较困难,因此,本课着重解决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准确的手型及接球的缓冲和传球的翻腕动作。
学生起点能力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这一年龄段的学生身心发展趋于成熟,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判断和自主学习等能力,他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较高,好胜心强,爱表现自己。在教学手段上采用分组练习、分组互评、游戏和比赛的形式能很好的发挥他们独立思考、判断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满足他们爱表现和好胜的心理,并挖掘学生的潜力,更好的促进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
教学目标制定
认知目标:进一步建立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概念。
技能目标:初步掌握原地胸前传接球的基本技术,发展学生的协调能力,促进身体素质提高。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果断、勇敢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的集体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接球时的屈肘缓冲和传球的翻腕拨指动作。
教学难点:
上下肢协调用力和手对球的控制能力
教学过程
开始热身部分(10分钟)
体委整队,报告人数,教师宣布本课学习内容、目标和要求,检查服装。
教师带队进行喊数抱团热身游戏。
教师示范,学生跟做篮球操。
学习提高部分(25分钟)
教师讲解、示范技术动作要领。带领学生进行原地徒手练习; 2、看教师示范,然后进行两人一组尝试练习;
3、提出问题:同学们刚才尝试练习时,你们觉得易犯哪些错误动作?同学们跃跃欲试回答:
接球时手形不正确,无缓冲动作;
传不准,传出的球无力量;
肘关节外张;
手和脚配合不协调等。出现错误动作这么多,那么我们如何改进这些错误动作呢?把学生分成每4个人的小组,每组指定一个小组长,在组长带领下学习、讨论、探究、合作练习。
传球追逐 游戏目的:提高学生快速传、接球能力。
恢复整理部分(5分钟)
在柔和的音乐伴奏下,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呼吸配合手脚的放松,让学生尽快的从兴奋状态逐步恢复到安静状态,达到身心放松的目的。
教师针对本课学练中的优缺点进行总结。
布置整理场地及收拾器材。
场地布置
篮球场地3块 篮球31个 小音响1个 标志桶24
效果预计
练习密度为40%左右。
2、预计课的运动强度为中等,平均心率为120次分钟左右,最高心率为160次分钟左右。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