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 教学设计 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 教学设计 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3-04-06 21:35: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
根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本着以学生发张为主的宗旨,从教材的选择,到教法与学法的运用,都遵循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体育教学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营造了和谐、互动、探究、创新的良好学习情境和氛围。使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与技能,同时发展了学生的协调配合能力。
教材分析
篮球运动是广大高中生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本节课所学的“双手胸前传接球”是篮球运动中主要的基本技术,是全队进攻的重要手段,是组织全队配合的重要纽带,是篮球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更好的学习各种技术的基础,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习和掌握这一技术。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判断等能力。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自学和自评的能力。本课根据学生能力、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选用了从熟悉球性练习运球游戏比赛——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动作练习——合作探究——传接球游戏内容,按照掌握篮球技术技能和发展的规律层层递进,培养学生的篮球意识。结合教学评价,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习惯,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培养了学生团队凝聚力和竞争意识。运用“尝试——讨论——合作练习——评价——巩固”的学练流程,充分发挥教学双主体作用,体现了玩中学、学中乐、乐中练的特点。
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建立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概念,了解传接球技术动作要领。
技能目标:
在本次课的联系中,能够基本掌握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技术动作。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克服困难,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的品质,学会欣赏他人,增强个人对集体的责任感。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
传球翻腕抖腕,食指中指拨球。
难点:
全身协调连贯
场地器材
篮球场、标志桶、篮球若干
教学过程
准备部分
课堂常规
准备活动
课堂常规:
教师提前到场地检查是否安全。
师生亲切问好
宣布本节课的内容及目标。
教师安排把同学们的篮球放好,开始做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
绕篮球场进行热身跑 2.徒手操,活动各关节 3.在做准备活动的同时,给学生讲解一下做准备活动应该注意的事项和每个动作的要领。
要求
集合做到快、静、齐。 2.保持距离前后左右对齐。
准备活动:
动作舒展到位,有力度。
动作协调、灵活。
基本部分
熟悉球性—行进间运球迎面接力赛
原地双手胸前传球
传球游戏:四角传球
教法学法:
教师讲解具体的方法和规则。 2. 熟悉球性—行进间运球迎面接力赛。 3.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提示与鼓励。 4.教师及时纠错
双手胸前传球动作要领:
持球:两脚前后稍开列,双膝微曲,身体稍向前倾。两臂屈肘自然下垂,身体成基本站立姿势,眼平视传球目标。双手五指自然分开,大拇指成八字形,指根以上部位持球的两侧后下方,将球置于胸腹之间。
传球:后脚蹬地发力,身体重心前移,双臂充分前伸,手腕随之内旋,拇指用力下压。食、中指用力拨球并将球传出。球出手后,拇指和掌心向下,其余指头向前。
接球:面对来球,两臂自然伸出迎球,手指自然分开拇指呈八字形,朝着来球方向。手指触球的同时,两臂要随球向胸前缓冲,将球后引至胸前。
教法学法:
教师指导和讲解具体的做法并示范,让同学们能够较快的领会到如何进行原地双手胸前传球。
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提示与鼓励。
教师集中纠正错误动作。
再次练习。
拓展练习:传球游戏:四角传球
练习要认真大方,积极思考动作的要领。动作正确到位注意手型
结束部分
归纳总结
放松身心:静态拉伸
教师活动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积极的放松活动,使同学们得到充分的恢复身心。
学生自评
教师用激励性语言总结评价本课。
下课,师生告别。
学生活动
积极配合老师进行充分的恢复身心活动。
认真听取老师的客观评价。
场地器材
篮球场、标志桶、篮球若干
负荷预计
练习密度:30—35%
平均心率:110—120次/分
预设效果:优:30% 良60% 中:10%
安全保障
注意学生安全,组织好学生分散、集中
课后记载
学生在复习行进间运球时的积极性没充分调动起来,好在学习后面新内容传球的兴趣和积极性逐渐增强,所以及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是上好一堂的课的关键。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