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运球急停、急起 教学设计 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篮球运球急停、急起 教学设计 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3-04-10 14:05: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篮球运球急停、急起》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和构思:
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学习篮球运球急停、急起技术,激发学生参与学练的欲望和兴趣;注重学生的运动体验。
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篮球技能水平,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和合作创新精神,确保每一位学生受益,增强学生终生体育的意识。
教材分析
本课篮球运球急停急起是水平五高中教材中重要的篮球运球教学内容之一,它承上启下着篮球运球中高、低运球和体前变向换手运球两部分,也是篮球运动中较为普遍运用的基本技术之一。 篮球运球急停急起是队员在跑动中突然制动和加速运球的一种动作方法,是衔接其他技术动作和摆脱对手的有效方法,它是为做好很多技术动作的一个关键点,所以重视这一个关键技术。运球急停时,迅速降低重心,重心后移,跨步急停,手按拍球的前上方。运球急起时,重心前移,蹬地短促有力、手拍球后上方。 手与球的按拍位置和脚步动作是运球急停急起的重点环节,是做好整体动作的前提条件。身体协调和对重心的控制能力是该技术运用好坏的关键。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水平五)结合高一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与所选教材(运球急停、急起)实际,特制定以下几点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兴趣,体验篮球运动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技能目标:
通过练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篮球运球急停急起跳起的动作;
情感目标:
通过游戏和学生统一练习,探究学习和团结协作的能力,体验成功带来的愉悦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以上分析,结合教学实际,本课的重难点确定如下:
重点:手与球的按拍位置和脚步动作。
难点:身体协调和对重心的控制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表现欲极强,学习兴趣很高,他们很希望能通过这项运动展现自己的能力,吸引同伴的眼球。
中学时候已经初步学习了篮球的高、低运球技术,大部分学生能够脱离自己运球的视线在原地或在低速行进间稳定地运球,但是学生的总体水平参差不齐,突出表现在控球能力方面。
3、运球技术因为动作相对比较枯燥,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较弱,所以如何培养学生对篮球运球技术的兴趣,有效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是本课将要解决的问题。
六、教学策略
本课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提高。主要运用了讲解示范法、正误对比法、自主练习法、激励表扬法、小组合作、自我展示、师生互动、教师评价、互相评价等等。
七、组织措施(教学过程设计):
开始部分课堂常规:
准备部分:
慢跑、学生成两路纵队绕篮球场慢跑2圈
在边线做各种拉伸练习(扩胸、振臂、交叉步、高抬)
球性练习
向上拉伸、向下触地(2)两手拨弄球(3)腰部(4)跨下绕球(5)原地的高低运球(6)原地前后运球通过球性练习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同时引出今天的学习内容运球急停急起。
基本部分:
教师讲解篮球运球急停急起的技术动作;首先进行无球的徒手练习体会急停的脚步动作(跨步急停时降低重心、脚内侧蹬地),然后结合有球练习速度由慢到快进行练习;当学生们初步了解并能练习后再结合哨声或手势进行练习,增加练习的难度;最后是游戏趣味拓展游戏:每排学生的排头、排尾依次按1---5报数,并记住自己的号,学生原地站在篮球场边线上运球,当听到教师报号时,是该号码的学生迅速加速运球到中圈然后回到自己原来的位置上,依次进行接力游戏。
结束部分:
对学生本节课的学习做一评价,展示这堂课的学习效果,享受、体验学以致用的成功感觉,最后就是归还器材,下课。
场地器材:
一个篮球场 篮球:41(每人一个) 音响一个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