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运球急停急起 教学设计 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篮球运球急停急起 教学设计 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3-04-11 14:47: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篮球运球急停急起 【设计理念】
本课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遵循“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目的”的课程性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采用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既要体验成功的乐趣又会有些挫折教育,从而更好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教学内容】
篮球运球急停急起
【教学内容分析】
运球急停急起是篮球运球技术中的一项基本技术,也是比赛中运用最广泛的运球突破技术。它方法简单实用,具有动作迅速、隐蔽突然、易与其他运动衔接,对球的保护好等特点。运球急停急起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灵敏、协调素质以及利用这一技术摆脱防守而获得自信与成就感。培养超越对手的勇气与自信心,具有较强的可学性与可教性。本次课为本单元第一次课,主要是让学生巩固行进间运球以及初步尝试运球急停急起技术动作。运球急停急起的动作要领是:在快跑过程中先向前跨出一步,用全脚着地并抵住地面。做完这一步,迅速屈膝的同时让身体稍后仰,紧接着跨出第二步,这时候脚尖稍向内转,用脚掌内侧蹬地,两膝弯曲,身体侧转(右脚跨第一步,则身体右转),微向前倾,重心在两脚之间,两臂自然张开,协助维持身体平衡。急起时,身体重心迅速前移,后脚用力蹬地跨出,同时用手按拍球的后上方,推球前进。 该技术需要学生有着较强的控球能力,还需要手脚的协调配合。对球性相对较好的同学来说,第一节课初步掌握应该没有问题,但对于控球能力差的同学来说,要掌握该技术不是一节课就能够解决的问题。因此,通过对运球急停急起的技术分析以及结合学生的实际,将该节课解决的重点为:按拍球的位置,急停降重心,急起后脚蹬地有力;停得要稳,起的要快,控制球与脚步要协调一致;易犯错误是:运球急停手脚不够协调身体往前冲、运球急起向前推进脚步跟上不连贯,这都是教学中应该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教学对象分析】
篮球运动是学生较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高一(2)班学生的纪律较好,也比较喜欢运动,但由于九年级时学生没有掌握好运球的基本技术,篮球基础较差,加上运球急停急起这项技术动作复杂,要求控制球的能力高,较难掌握,,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而技术学习存在一定的枯燥性,在教学中如何让技能学习与乐趣学习相结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成本课教学目标,是重点突破的方向。
【教学目标确定】
根据上述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分析,特确定本次课的教学目标为:
学生能说出运球急停急起技术的动作要点,了解此技术在篮球运动中的作用。
约75%的学生能初步做出运球急停急起的基本动作,60%学生能较连贯地完成运球急停、运球急起动作。
积极主动地参与练习,在训练中体验运用所学技术成功过标志物的快乐和遇到挫折不气馁遇挫越强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按拍球的位置,急停降重心,急起后脚蹬地有力。
难点:
停得要稳,起的要快,控制球与脚步要协调一致
【教学策略】
导入部分:采用问题导入课题(问题:在篮球比赛中,当我们运球线路被对方阻截时,我们该怎么办?①停止运球②传球③突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热身与熟悉球性部分:绕场运球,各种形式的熟悉球性练习。不仅起到了热身的目的,熟悉了球性,还让学生体会了降重心运球,为本课学习内容“运球急停急起”奠定了基础。
实践与提高部分:结合本次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了由静到动,由慢到快,由分解到完整,由自练到比赛,循序渐进,环环相扣,逐层深入的教学设计思路,因此,在内容的布局上采用了原地急停急起(分解动作)——原地急停急起(自主练习)——无球急停急起(分解动作)——行进间急停急起绕过障碍——快乐竞赛(急停急起技术的应用与拓展)。这样的设计与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易于接受和掌握所学知识。
恢复部分:采用简单、松缓、愉快的活动—徒手操进行放松运动。既达到放松目的,又愉悦身心。
【场地器材】
篮球场,篮球40个,标志物24个
【教学预计】
估计本课的练习密度为45%,平均心率为130—140次/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