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式跳高教学设计 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跨越式跳高教学设计 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3-04-11 15:26: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跨越式跳高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
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结合水平五(高一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本课以“跨越式跳高”为主要学习内容,结合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对跨越式跳高的基本认识和跳跃能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热烈的氛围中,提高技能与身体素质, 力求使每一个学生体验学习体育的乐趣,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超越自我,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教材分析
跨越式跳高是田径跳高教材中较为简单,也是最常见、常用的技术,它是学习跳高其他优越技术的基础。它由助跑、起跳、腾空过杆和落地等技术环节构成。我用5课时来完成跨越式跳高的完整教学,本次课是新授课的第1课时,所以教学设计的重点放在从助跑、起跳到过杆剪绞的技术结合上,本课对学生学习技术要领的时间分配较多,因此,在课中安排了下肢力量的身体素质练习和游戏。
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理解力和自主学练的能力都比较强,善于思考和解决问题。在老师的讲解和示范后,学生能够带着问题去探讨、体验、学练。本次课教学中我会多给学生自主学练、探讨的时间,让学生多练,多思,多问、多学。本课用方形队列组织教学,可使教师讲解、示范以及各组学练的情况等,都能够兼顾到,教学互动也很方便。课中简单的器材设施与布置近常态课,更具可操作性。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90%以上的学生能够知道如何进行跨越式跳高的练习,并了解跨越式跳高的技术要领(构成要素)和锻炼价值。
技能目标:
80%以上的学生能够基本做出跨越式跳高技术的紧密衔接动作。 3、情感目标:
学生乐于在同伴面前展示自己的动作,并能对于同伴的表现给予鼓励。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和团队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 点:
助跑与起跳的紧密衔接。学生在跳高时容易出现的问题是起跳后身体往往向前冲,而不是向上腾起,特别是初学者,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就在于如何将助跑与起跳的紧密衔接。
难 点:
腾空过杆做剪绞动作时充分收腹举腿。很多同学在初学时,仅能做到积极助跑和起跳,却兼顾不了腾空过杆做剪绞动作时的充分收腹举腿,上体前倾的动作。
教法与学法和手段
针对本次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教法:
讲解示范法、分解法、练习法、分组练习法和游戏法。
学法:
观察法、模拟练习法、练习法和游戏法。
因为学生感性思维比理性思维强,所以教学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这样的一个教学手段。
教学流程
课前常规及准备活动﹥引导性辅助热身运动﹥讲解示范并观察课件、分解教学﹥分组练习﹥下肢力量练习及游戏﹥放松练习及课后常规
预计负荷
最高心率可达到140~160次/分,密度约35%,中等强度。
场地器材
场地1块,跳高架4付,橡皮筋4根,垫子4张。
教学效果
1、树立学生“终身体育”和“健康第一”的思想意识。
2、在本堂课的教学中,力求使学生动起来,使全身个部分得到适当的锻炼,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
3、使学生能体验到自主学习跨越式跳高的乐趣。
4、预计80%以上的学生应能较好地掌握第一课时的内容,全面完成教学任务。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