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 高中体育与健康 必修8.2 篮球:虚晃变向持球突破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19) 高中体育与健康 必修8.2 篮球:虚晃变向持球突破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3-04-19 10:47: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篮球:虚晃变向持球突破素材
一、教材分析
根据《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的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以及“新课标”所编排的篮球项目教学内容,本次课“篮球:虚晃变向持球突破”是我校校本课程的必修教材。本次课为第1次课,目的是让80%以上学生初步掌握虚晃变向持球突破的技巧和方法。在学生现有水平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虚晃变向持球突破的能力。
教学重点:假动作虚晃幅度大,起动快。
教学难点:虚晃变向持球突破的时机和节奏。
二、学情分析
本次课教学对象为高一年级学生。学生组织纪律性和注意力相对较好。年龄普遍偏小,力量较弱(特别是女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还不成熟,不具备独立思考、判断、概括等能力。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较差,运动技术、运动能力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但学生对篮球课有着浓厚的兴趣,学生模仿能力很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高。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校本课程及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和社会服务意识能力。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和观摩教师的示范,让100%的学生能说出“虚晃变向”技术动作名称。
2、技能目标:通过学生集体练习和分组自主练习,使85%的学生初步掌握虚晃变向持球突破的技术动作,发展学生的上、下肢力量及耐力素质。
3、情感目标:通过教师的巡视指导和学生互助练习,使100%的学生参与自主练习,80%的学生能主动帮助同伴练习;通过教师安全教育和经常性提示,使学生有自我保护的意识。
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
1、教学方式:集体练习——分组练习
2、教学手段:
(1)学生集体观摩,教师与学生做虚晃变向持球突破的完整示范。
(2)教师简要讲解虚晃变向的技术动作要领。
(3)教师设疑:谁能熟练地左右开弓来做虚晃变向持球突破?
(4)运动体验:学生集体(两人一组)做行进间“虚晃变向持球突破”练习。
(5)教师解疑:做虚晃变向时,要看防守人的眼睛、判断距离,掌握时机和节奏。
(6)学生男、女分组,再练习。
(7)学生个性展示,教师及时评价。
(8)学生做身体素质练板支撑、深蹲蛙跳、定时折返跑4分钟:15米*2=30米*18-20或23-25组。
五、学法指导
本次课采用“观摩—比较—讨论—练习—演示—评价”的学练流程。同时渗透德育、安全教育、篮球意识和心理素质的内容,让学生充分领会自主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方法。在练习、体验、演示中形成正确的动作表象,正确掌握虚晃变向的动作技术。
六、教学流程
整队→宣布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安排见习生、强调安全。(1′30)

热身→1、“熟悉球性”(4′)2、篮球裁判手势(1′30)

篮球:虚晃变向持球突破→(1)学生集体复习原地虚晃变向运球练习[无防守](2′)
(2)学生集体复习行进间“虚晃变向运球”练习[无防守](4′)
(3)学生集体观摩教师与学生的虚晃变向持球突破示范与讲解(1′)
(4) 学生集体(两人一组)学习行进间“虚晃变向持球突破”练习[有防守](6′)
(5) 学生男女生分组学习“虚晃变向持球突破”自主练习[有防守](5′)
(6)学生小组拓展练习:学以致用,可投篮、组合动作、自创动作等(3′)
(7)男女生各2人展示(优秀)[2′]
(8)学生身体素质练习(6′)
1)平板支撑(1′)
2)深蹲蛙跳:男7*1*2;女生8*1*2.(1′)
3)定时折返跑(4′):男15m*2*20-25;女生15m*2*18-20.
师:讲解示范、巡视指导、讲评练习
学:仔细观摩、大胆尝试、互助练习

整理→放松(上、下肢、全身、呼吸放松)→小结、布置课外练习。(4′)

下课→回收器材。
七、学生身心状态预计
全课练习密度约35—40%,练习强度中等。
全课平均心率约120—130次/分,身体素质练习时达到最
高峰约160次/分
八、场地器材设计
1、相连的篮球场两块。
2、篮球人手一只(学生自备)。
3、口哨一个,秒表一块。
九、五个有价值的问题
1、NBA欧文和保罗,谁的运球水平高?(导入)
2、看谁做的动作最漂亮?谁能左右开弓?
3、配合最好的是哪一组?
4、你能用虚晃变向真正突破你的防守人吗?
5、比一比,看谁完成的质量最好?
十、教学反思
本次课运动负荷偏大,由于篮球课是学生非常喜欢的运动项目,教师要加强组织纪律性和安全教育,学生模仿能力强,教师要多做示范、多巡视、多鼓励,让不同层次和水平的学生感到老师在关注他(她),增强学习的动力和热情,从而对篮球有兴趣,喜欢上篮球运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练习、合作能力和心理素质。学生人手一只篮球,安全教育要跟上,练习的密度和强度教师要把握好,不宜过大。练习中教师还要加强对体育骨干和小组长的培养,让师生共同参与管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希望同仁在进行篮球教学时要科学、系统,敢于挑战篮球较难技术动作的教学。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