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侧步持球突破》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
根据以健康第一,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学生,营造自主体验,愉快合作的学习气氛;通过篮球运动,可以发展学生跑、跳、投等基本活动能力,提高灵敏、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和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增加内脏器官的功能。通过示范、讲解、小组、分层等多种教与学的方法,促使大部分学生能够有效掌握同侧步持球突破的动作要领及其方法,提高篮球基础战术素养,同时在学练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互帮互学、不畏困难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在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同时,充分感受篮球运动带来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是篮球运动中的同侧步持球突破。是高中篮球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同时这项技术动作也是篮球运动中重要的得分手
段,学好这一技术动作对于培养学生篮球学习兴趣具有重要的意
义。因为,学生只有在学到知识并且在实际中得到运用的情况下,
才会知道曾经所学的知识是多么的重要,进而对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兴趣起到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习和掌握这一技术。
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2)班的学生,全班24人(男18女6),有大部分学生在初中阶段都接触过篮球,但所掌握的程度参差不齐。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本课中设计了多种练习方法供学生选择,学生也可根据自己掌握篮球技术的实际情况自定学习内容。通过一定的练习,可以初步掌握同侧步持球突破的动作要领,但在突破时机与方法上还欠缺一定的认识和引导。本课在安排学习内容时,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尝试,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小组沟通、合作与探究,达成学习的目的。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正确理解同侧步持球突破技术的应用方法与时机。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练习使学生基本掌握同侧步持球突破的技术动作,并能够合理运用以及发展学生的判断、灵敏、协调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探索研究、团队协作、主动参与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蹬跨、转体探肩和中枢脚蹬地之间的连贯和快速摆脱和超越对手。
教学难点:
持球放球与中枢脚脚步的配合。
教法学法运用
教法
1、讲解示范法:通过课件和精辟的语言讲解以及示范,激发学生兴趣,建立表象,利于模仿。
2、 程序教学法:通过拆分完整动作,让学生一步一步理解,练习。
3、分层教学法:根据学生的能力情况来选择不同的练习,从而让每一位同学有更好的能力展示机会。
4、纠错辅导法:集体纠错与个别纠错相结合,提高练。
5、成果展示法:优秀同学展示,师生讲评。
(二)学法
1、自主、合作学习法:自主学习,相互评价,共同提高。
2、巩固练习法:反复加强练习。
3、分组分层法:根据不同小组设置不同的练习导向进行学习。
4、评价法:通过学生自主评价,教师总评,师生共同提高。
七、场器材准备
篮球25个 障碍杆4个
教学实施过程
开始部分(4分钟)
课堂常规,培养学生课堂秩序。 教师通过上节课的交叉步突破导入本课内容,树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以及要求。
准备环节(8分钟)
调动学生体能,由静止状态进入运动状态,为下来的练习做充分的准备。
队列队形:四裂纵队。 2、慢跑:沿篮球场慢跑。 3、球性练习:在教师的示范下跟着练习。
主体环节(28分钟)
小组练习,师生互动,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组织:成四列横队进行练习。
教法:
①教师示范法,讲解动作技术要领。
②学生模仿,跟老师一起练习。
2、新授课通过先学后教的形式带领着学生进行原地徒手练习,过渡到同侧步持球突破技术,看教师示范、模仿思考中尝试练习。通过模仿、观察、比较,师生纠正,记住同侧步持球突破技术要领。共同探究、共同学习、相互提高。 教学主要评价指标:调动原有经验、建立正确概念,学生自主评价,教师总评。
3、分组循环练习
①自抛球的跳步急停;
②徒手练习初步形成直观表象。教师喊口令1、2,喊“1”时跨右脚摸脚尖(代替放球),喊“2”时蹬左脚转肩;
③跑动中抛球加上步推放球练习。教师做示范,学生跟做,逐渐加速口令,连贯动作练习。
教师通过学生回答引出授课内容:篮球同侧步持球突破。(带出交叉步突破简单说明)并提出问题:同侧步突破包括几个环节 以右侧突破,左右脚移动顺序及放球顺序 上身肩部动作
教师做示范(以右侧突破为例),并通过学生的回答总结出动作要点(一跨(降重心)二放三蹬地转肩四加速),然后分解动作假动作、蹬伸、右脚同侧跨步、转体探肩、推放球、加速上篮几个步骤进行练习(让学生思考能否改变练习顺序以加深对中枢脚的理解)。
分组有球练习
①小组自抛球同侧步持球突破过杆练习,小组互相纠错,教师纠错,学生填写评价表。 ②小组传接球同侧步持球突破练习,初次在有防守的情况下练习,教师评价。(鼓励为主) ③分层次练习。根据不同小组设置不同的练习导向进行练习。
知识点:
①蹬跨、转体探肩和中枢脚蹬地之间的连贯和快速摆脱和超越对手。
②持球放球与中枢脚脚步的配合。
教法:
①纠正错误法:到小组指导学生,纠正学生易犯错误。 ②分层教学法:根据学生能力设置不同的练习环节,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提高。 ③ 优秀同学展示,教师评价。
游戏练习
分三组进行圆形接力游戏(抱球)。
创新拓展
体验、验证、巩固、提高、分层练习同侧步持球突破练习及评价。 2.场地的布置与队形的变换 3.游戏:抱球跑接力比赛(初中生心理特点:竞争性)。
稳定情绪、放松身心(3分钟)
旨在充分放松,鼓励学生进步。
教师领做,语言配合放松。
2,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3,布置作业,提出课后的练习并收回器材。
九、预设教学效果:
1、预计70%以上的学生能初步掌握本课所学的动作技术。
2、预计本课学生运动强度为中等强度,最高心率150次/分左右,平均心率130-140次/分左右,练习密度为40%-45%左右。
十、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预防方法。
预计1: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解决方案1:眼神、语言、哨声提示。
预计2:学生运球碰撞。解决方案2:控制合理间距,分组有序练习。
预计3:学生练习时受伤。解决方案3:充分的热身活动,每个练习组织好队伍并交代清楚。
预计4:球的摆放对热身环节的影响。解决方案4:球的摆放不阻挡学生的慢跑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