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踢墙式“二过一”战术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
本课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为前提,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心理素质,重视提高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营造轻松、愉悦、开放的学习环境,指导学生学会自评、互评,培养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促进学生自觉参与体育锻炼、培养终身体育与健康意识的形成。 二、教材分析
足球比赛中全队进攻整体战术配合都是由局部2人或3人配合组成的,2人局部传球配合是全队整体战术配合的基础。“二过一”战术指在比赛场地的任何位置在局部区域形成以多打少,通过队员之间传切配合,摆脱抢截、突破防守的基础战术配合。踢墙式“二过一”是两名进攻队员通过撞墙式的传球越过一名防守队员的传球配合。学生在练习中对传球时机、方向准确、力量适当、传球后迅速启动、立即插入防守队员背后接球及传、插时机都要求较高,技战术掌握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本课重点:传球时机、方向,传球后跑动到位;难点:传、插时机。
三、学情分析:
1、本次课的授课对象为高一年级学生 ,这一年龄段的学生虽然模仿能力有大幅度提升,但通过了解,大部分男生有着一定的基础,都比较热爱足球运动,因此参与程度比较高,但是女生的基础相对比较差,不太爱运动。
2、学生身体素质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力量、动作、协调等各方面都有所欠缺。对于足球比赛多是爱看不爱参与,基本功较差。对此,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巩固、强化基本功练习,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3、学生活泼好动,处于思维的活跃期,爱玩、爱热闹,都不大喜欢单调的足球技术学习与练习,但是本课是足球战术课,能体验到通过团体配合所带来的更成功感及喜悦感,因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将是教学的重要环节。
4、学生在本课以前已经学习了脚内侧传接球、脚背外侧运球、脚内侧射门等组合技术,因此本课也是检验学生对前期足球学习成果的一次综合检验及运用。
四、教学方式与手段
本课在设计上将学生的主体参与性落实到课堂教学的实处,积极倡导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设计中,首先教师示范踢墙式“二过一”战术,讲解该战术名称的命名由来,然后进行踢墙式“二过一”突破标志桶练习、踢墙式“二过一”突破防守人练习,最后以踢墙式“二过一”后接射门进行组合练习来巩固本课内容,教学步骤由易到难,教学方法循序渐进,始终围绕本节课的主教材:踢墙式“二过一”战术。
场地与器材
运动场、足球、标志桶、凳子(足球墙)
本课教学目标设计
认知目标:使学生能够了解踢墙式“二过一”战术的概念和踢墙式“二过一”战术的简单配合方法及该技术在比赛中运用的时机。 技能目标:进一步学习踢墙式“二过一”战术的配合方法,80%左右的学生能够基本掌握传球时机、方向,及传球后迅速启动、跑动到位。发展学生的灵活性、协调性、速度、奔跑能力和控制球的能力。 情感目标:学习踢墙式“二过一”战术,提高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同伴之间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和责任感,体验在攻守对抗中运用踢墙式“二过一”突破的成功与喜悦感。
教学过程
准备部分
课堂常规
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提出本课教学目标与要求 4、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热身活动
行进间脚内侧传接球 2、柔韧练习 3、击掌操
基本部分
复习脚内侧踢球(踢墙) 二、设疑(提出问题) 三、挂图导入本课内容,示范、讲解踢墙式“二过一”战术 四、踢墙式“二过一”突破标志桶 五、踢墙式“二过一”突破防守人 六、课堂展示(射门比赛)
结束部分
放松 二、课堂小结 三、指导收还器材 四、师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