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越式跳高——复习跨越式跳高
课次 课时1
课的目标
学生能够说出跨越式跳高各环节技术对提高跳跃能力的作用与方法。 2、90%以上的学生能够做出跨越式跳高动作并选择适合自己的高度,听取他人建议。 3、培养学生果断、勇敢的意志品质。
课的重、难点
重点:迅速有力的“滚动式”起跳
难点:积极助跑和有效起跳的衔接
教学过程
准备部分
课堂常规
准备活动
热身慢跑+抢垫子游戏 2、徒手操
复习跨越式跳高--助跑与起跳
上一步起跳练习
集合、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与要求 3、 安全教育 4、安排见习生
教师带领学生成一路纵队绕场地慢跑热身,听到老师哨音后,迅速用单足跳或前踢腿的方式去抢垫子坐,未抢到的学生做三个下蹲以示惩罚。
扩胸运动4×8
肩部运动4×8
体侧、体转运动4×8
膝关节绕环4×8
弓步、侧压腿4×8
踝腕关节4×8
教师口令提示、领做
教师先分组让学生确定起跳腿和摆动腿。 2、 教师做完整跨越式跳高动作示范并提问学生:“老师为什么能很轻松地跨过橡皮筋?”从而引出动作要领。
老师带领学生做原地单腿纵跳练习 学生到指定地点集合呈四列横队
要求:动作舒展,充分活动各关节。
基 本 部 分
1、3-5步助跑起跳练习 2、侧面直线助跑起跳(不过杆) 3、侧面直线助跑起跳 4、拓展练
教师在学生原地单腿纵跳的基础上结合摆腿 2、 教师带领学生做上一步起跳练习 3、 学生分组反复练习,相互观察,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4、 教师利用正反对比使学生发现问题,并再次练习,提高动作规范性。
教师讲解并示范3-5步助跑起跳动作要求,强调如何掌握助跑与起跳的衔接。 2、学生认真观察并分组练习 3、教师巡视指导,个别纠错。 4、组织学生交流展示 5、学生继续练习,加强动作规范性。
教师提示学生正确的助跑方向。 2、小组长带领各组组员成一路纵队到指定路线。 3、学生通过正确的助跑起跳看自己的摆动腿能否超过橡皮筋的高度。 4、教师巡视指导,个别纠错,利用摆动腿触及悬挂物来纠正学生身体重心往前而不往上的错误现象。
教师让学生尝试完整的助跑起跳练习并过橡皮筋。 5、学生分组反复练习,相互鼓励。 6、 优秀学生展示 7、 学生再次分组练习,加强动作规范性。
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 2、注意安全 3、积极参与 4、强调落地时屈膝缓冲。 5、同学之间相互帮助,提醒 要求:学生学会利用“跑步式”助跑,用滚动式着地使重心由水平过渡到向上腾起。
要求:
动作标准,认真练习。 2、教师强调滚动起跳、快速摆臂、高抬摆腿。 3、练习同学待上一名同学动作完成之后再开始。 要求:体会助跑与起跳相结合的动作。
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来选择不同高度的皮筋进行尝试。 3、教师适当降低高度,鼓励部分女生勇于跨越最低高度的橡皮筋。 4、教师巡回观察,控制学生练习秩序。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并示范。 2、 学生认真观察,进行尝试。 3、 教师发令,学生3人一组开始比赛。 4、 学生之间相互加油鼓励,教师维持比赛秩序。
结合自身能力,挑战高度。 2、 保持练习秩序,注意安全。 3、 学生相互鼓励,增强信心。
要求:学生自由搭配,三人一组,抬花轿的两名同学右手抓左手互握,充当花轿的学生坐在两名学生手臂上,由起点逆时针绕场地一周回到起点为获胜,多余的学生则充当“裁判”控制比赛秩序,倒数前三支队伍接受15个下蹲以示惩罚。
结束部分
课堂 常规
集合放松 2、 小结评价 3、 师生再见 4、 归还器材
要求:
认真放松 2、客观评价
场地器材
标志桶、跳高垫、橡皮筋、跳高架。
预计课的练习密度 45%
预计课的强度 130次/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