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传切、掩护配合的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
本课以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方针,贯彻“健康第一”的精神,以学生为主体,积极搭建学生自主学习,互帮互学和团结协作的活动平台,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潜力和表现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体育锻炼和学生的思想情感紧密结合,在运动中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和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创新精神以及竞争意识,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材分析
本次课是篮球进攻战术基础配合。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运球、传球、接球、投篮进攻技术的基础上展开的两人或三人之间的基础配合。主要学习无人防守或消极防守的简单配合,使学生掌握传切、掩护配合,并启发学生在练习中体会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培养学生结合各种技战术和实际对抗能力。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高一年级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心。篮球是他们喜爱的一项运动,学生有一定的基础,因此对学习新的篮球技术特别感兴趣。教学中要让学生把动体和动脑很好的结合起来,同时创设公平竞争的氛围,多表扬、少批评和指责,鼓励学生自由组合,有效地激发团队精神,有利于各层次学生得到提高,增强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
教法
根据学生特点,感性思维较强,理性思维较弱的特征,本课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法:
启发尝试教学法 2、讲解示范法 3、表扬鼓励发
学法
1、分组合作法 2、大胆尝试练习法
教学内容
传切配合 2、掩护配合
教学目标
学会用假动作摆脱对手、空切篮下,理解并体验“空切配合”的方法。 2、 积极把握切入时机,敢于进行身体对抗。 3、 努力与同伴做好进攻、防守配合,形成团队协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
开 始 部 分
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 2、 师生问好 3、 宣布本课内容、任务 4、 检查服装 5、 安排见习生,强调安全
准备部分
沿篮球场边线慢跑,一路纵队,慢跑过程中听老师口令进行侧身跑,后踢腿跑,交叉步跑,急速s弯跑。
徒手操(每节四八拍)
、扩胸运动 (2)、振臂运动 (3)、体转运动 (4)、腹背运动 (5)、踢腿运动 三、四角传球练习
动作要求:动作正确有力,注意力集中。
要求:传球准确,动作规范有力,积极跑动侧身要球。
基本部分
两线推进练习
1、练习方法:将队员分为两组,进行两线推进练习。
注意:两线推进时,两名队员要注意传球的动作,球是用手和手臂推出去而不是将球抛出去,手臂要伸直,注意传球的准确性。 2、教学方法
(1)、双手传球和单手传球分开练习。 (2)、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进行巡回指导纠正。 (3)、做好课堂记录,要求学生遵守课堂纪律。
二、传切配合时的中路突破
1、练习方法:⑤号下压上提,摆脱防守队员,要球。④号传给⑤。④号下压摆脱防守接⑤号传球,上篮。持球队员要做瞄篮、突破、运球或其它假动作,牵制防守队员,当队友切入、摆脱防守队员并能接到球时,要及时将球传给队友。
2、教学方法:
(1)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进行巡回指导纠正。 (2)做好课堂记录,要求学生遵守课堂纪律。
要求:传球准确,动作规范有力,积极跑动侧身要球。
三、传切配合时的底线突
1、练习方法:④号下压上提,摆脱防守队员要球,⑤号传球给④号,⑤号下压溜底线接④号传球,上篮。 2、教学方法: (1)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进行巡回指导纠正。 (2)做好课堂记录,要求学生遵守课堂纪律。
四、配合掩护
1、练习方法:④号运球到⑤号处,④号递球给⑤号,⑤号运球上篮,如果遇到防守队员补防,传给向下来的⑥号,⑥号,接球上篮。 2、教学方法: (1)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进行巡回指导纠正。 (2)做好课堂记录,要求学生遵守课堂纪律。 五、反掩护配合
1、练习方法:④号持球,传给同队⑦号队员,同时为同队队员⑧号作掩护,⑧号队员借助同队④号队员掩护直插篮下,接同队⑦号队员传球进行投篮,④号⑦号摆脱防守抢篮板球。 2、教学方法:(1)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进行巡回指导纠正。(2)做好课堂记录,要求学生遵守课堂纪律。
结束部分
放松练习:自由投篮,两人一组相互放松。
集合整队 2、教师点评本次课 3、收拾器材,下课
组织: 学生成四列体操队形进行放松
要求:①队伍整齐 ②放松时轻松愉快
场地器材
篮球场一块,篮球30个,标志物3个。
运动量及练习密度
运动量预计:120—140次/分
练习密度预计:35%---45%
教学反思
篮球作为一项综合性运动,集合了技巧性,竞技性,协调合作性,拥有着极大的魅力。在一场激烈的篮球赛上,因为人体力的限制,这就要求选择运用一个或多个正确的可行的战术。在课堂上要意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起主导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认识每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尊重每一位学生,因人而异,选择正确的引导方法。从而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的前提下,能够自己选择适宜的战术,并在实际练习应用中发挥其作用。
本课优点是: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了学生篮球的主动性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 缺点是:男女生对篮球基础知识了解程度不同,统一教学有难度。 完善建议:(1)一帮一小组(2)给学生提供基础知识资料,课下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