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发球:侧面下手发球 2.腰腹力量练习
单元课次 第一课时
教 学 目 标
认知目标:学生初步理解侧面下手发球的动作方法和要点,知道抛球技术和找准击球点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通过教学游戏、合作探究、提问引领等教学方法,大部分的学生能较好控制抛球的落点和击球点,少部分的学生能做到每次抛完球后击到球并能击准球的部位(后下方)。
情感目标:在学习中能与同伴共同探究并能给出反馈意见,顺利完成合作学习。
重 点 难 点
重点:控制抛球的高度及落点
难点:找准击球时机
教学过程
开 始 部 分
课堂常规
集合整队 2.师生问好 3.宣布课堂内容、安排见习 生 4.强调安全问题
要求:声音宏亮、突出重点
热身活动
“眼疾脚快” 听音乐进行慢跑,当音乐停止后快速选择一块标志垫站立并完成标志垫下相应相应的任务。
课堂常规
整队,观察集合情况 2.向学生问好 3.宣布本次课的任务与要求并安排见习生 4.安全教育 提问:同学们看过排球比赛吗?知道总共有几种发球方法吗?
热身游戏
教师讲解活动的内容和方式 2.带领学生开展活动 3.活动过程中通过语言和动作来指导和提醒学生
课堂常规
快速列队,精神饱满 2.向老师问好 3.认真听讲,明确学习内容与要求 4.提高安全意识
热身游戏
认真听讲,明确活动要求 2. 跟随老师完成各项任务 3.按要求认真完成各项任务
组织队形:四列横队 要求: 静、齐、快!
准 备 部 分
针对性球操
扩胸运动 2) 体转运动 3) 腹背运动 4) 压腿运动 5) 跳跃运动 6) 抛球运动
跟随音乐教师进行球操动作镜面教学示范 2. 热身过程中通过语言和动作来指导和提醒学生
学生持球边听音乐边认真跟随教师做球操 2. 踩对口令节拍,尽力跟随教师的每个动作
基 本 部 分
准备姿势和击球点 动作要领: 左肩对网,两脚左右开立,两膝微屈,重心落在两脚之间,上体稍前倾,左手持球于腹前。击打球后下方
抛球
动作要领:两膝微屈,重心在两脚之间。左手直臂持球。抛球时,通过微屈肘关节和抖动手腕,平稳将球垂直上抛约1球半,抛球同时,右臂摆至右侧下方。 比一比:谁的球落到标志垫的个数最多
亮点一:学生根据臂长选择不同的站位进行练习
亮点二:学生评价学生
教学安排与策略(一)
准备姿势
教师边讲解边示范技术动作 2. 带领学生进行练习 3. 练习过程中通过语言和动作指导和提醒学生
教学安排与策略(二)
抛球
教师示范完整抛球技术,讲解要领 2.组织学生进行分组练习 3.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易犯错误,如屈臂、屈腕,导致球不稳定,忽前忽后等问题 4.教师点评并组织学生互评 5.组织学生再练习 学与练步骤(一)
准备姿势
认真听技术讲解并仔细观察示范动作 2. 跟随老师进行练习 3. 按动作要领完成练习
学与练步骤(二)
抛球
认真观察教师示范动作,明确技术要领 2.根据自己臂长选择站位进行练习 3.学会观察他人动作 4.认真听讲,接受指导,改正动作 5.认真进行再次练习
挥臂击球
动作要领:左肩对网方向,持球与身体正前方一臂距离,对准击球点做完整的“蹬转挥摆击球”连贯动作练习。
击固定球(两人一组,一人持球,一人击球)找适合的击球高度 亮点一:学生角色不断互换 亮点二:小组合作,互帮互助 2. 抛球蹬转挥臂击球 星级评价: 一星级:球抛起后击到球 二星级:球抛起能击出球 三星级:蹬、转、挥将球往斜上方击出 二.腰腹力量练习 方法:分小组,以双手和双脚触地为前提将球置于身体上方或下方的同时,做带球旋转一圈的练习。
教学安排与策略(三)
挥臂击球 1.提出问提“如何让球飞出抛物线?” 2.教师进行讲解并动作示范 3. 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实践和讨论 4. 巡视练习情况,观察动作是否正确,个别纠错,帮扶 5. 教师进行点评 6.组织学生再练习
教学安排与策略(一)
讲解示范方法, 说明游戏规则。 2. 组织分组与练习, 做好裁判工作。 3. 比赛结束,宣布比赛结果,表扬获胜组,点评比赛过程,倡导勇于拼搏、团结协作的精神。
学与练步骤(三)
挥臂击球 1.认真理解问题 2.认真观察教师示范动作,明确技术要领 3.根据自己适合的击球高度进行练习 4.及时纠正错误动作 5.认真听讲,接受指导,改正动作 6.认真进行再次练习
学与练步骤(一)
认真看示范方法,明确练习规则。 2. 服从分组,团结协作,积极参赛,注意安全。 3.比赛结束,为自己喝彩,同时祝贺获胜的同学,吸取失败教训,为下一次比赛积累经验。
结 束 部 分
集合、放松 2.小结本课学习情况 3.师生再见 4.收放器材
集队,带领学生做拉伸放松练习 2.点评学习情况 3.向学生再见 4.收放器材
集合,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拉伸放松练习。 2.评价学习情况,发现不足,便于改正 3.向老师再见 4.收放器材
组织形式: 四列横排 要求: 静、齐、快!
场地 器材
篮球场一块 (排球+标志垫+标志盘+网兜+皮筋+绳子+学习卡)预计练习密度 约46%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