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拉球过人教案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足球——拉球过人教案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3-04-28 19:32: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足球——拉球过人教学设计
一、课的指导思想
本次课依据《课程标准》理念,本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面向全体,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教学中通过足球的基础教学和自主练习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作协调性,通过师生、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建立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喜爱,增强团结协作与竞争意识,获得成功体验。
二、教材分析
拉球过人(V型拉球)技术选自《魅力足球》教材水平五·高一年级运控球技术单元第1课时的教学内容。是个人控球能力和个人进攻能力的集中体现,熟练掌握并合理地运用拉球过人,是调控比赛节奏,丰富技战术打法,突破防守,创造射门机会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
拉球过人技术是在运控球的基础上,利用运球踩球、拉球、推球的动作变换,获得时间和空间位置上的优势,从而突破防守球员的一种技术方法。该技术是运球突破的基础组成部分,为今后更好的掌握运球突破这项技术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本课授课对象为高一(8)班共36位同学,高一年级大部分男生对足球运动有着浓厚的兴趣,而女生相对来讲,对足球有一定的抵触心理。虽然是高一年级的学生,因为之前足球教学的断层,足球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因此,本课来学习拉球过人技术还是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在练习中进一步熟悉球性,通过反复练习和用心体会,重点提高动作的连贯性,力求使动作流畅迅速。由于基础、爱好、生理因素,学生之间的足球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在教学中少讲多练,多提示,多用激励手段,激发学生自主练习的兴趣。
四、教学目标
1.能说出前脚掌踩球、拉球及脚内侧推球的动作要领及练习注意事项。
2.通过教学活动,掌握拉球过人的动作方法,80%以上的学生能够基本掌握拉球过人技术,20%以上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拉球过人技术。发展速度灵敏等身体素质,提高对空间、重心的控制能力,并安全地进行练习。
3.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前脚掌踩、拉球及脚内侧推球
难点:重心的控制与变换
教法与学法策略
教学策略:讲解示范法、循序渐进法、分组教学法、分层教学法
学法策略:模仿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七、教学过程简析
(一)开始准备部分:
通过热身慢跑和行进间的足球热身操达到使学生充分活动各个关节的目的同时,要求学生注意力集中;通过“听信号停球”游戏,来达到两个目的,1.调动学生的积极性。2.通过运球,脚踩球的练习,为主教材前脚掌踩球服务。
接下来熟悉球性练习,为后面的内容提供技术保障。
①左右脚交替踩球,目的:提高学生的脚踩球的感觉,解决教学重点的“踩球”②单脚前后拉球,目的:解决教学重点“前脚掌拉球”
③单脚拉球推球,目的:解决教学重点“脚内侧推球”
(二)课的基本部分:
“尝试过人练习”情景导入,引出“拉球过人”技术,
教师示范讲解,紧接着学生根据教师讲解进行无球的模仿练习,让学生对该技术形成正确的动作框架。
当学生初步掌握到一定程度时,进行一人一球(无障碍)练习,逐步过渡到一人一球(障碍物)练习,目的:目标明确化,巩固所学技术。
二人一组原地拉固定球(障碍物),目的:让学生体会空间感,相互观察,互帮互助。
在此基础上,提高难度,过渡到2人一组运球拉球练习,目的是:让学生在运球过程当中,体会拉球过人技术。
小组展示
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分层练习,①薄弱学生:“V”型练习目的让学生增强空间感、目标明确,直观。拉“V”型路线。②提优学生:射门练习,运球→拉球过人(消极防守)→射门,目的让学生体会实战射门练习。
最后,素质练习“翻牌大战”,目的;通过翻扑克牌,按顺序拿牌,提高游戏趣味性,在练习素质的同时,还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拼搏竞争意识。
(三)课的结束部分:带动学生一起放松,消除疲劳,放松肌肉。
八、场地器材
足球场一片,足球 36个,标志盘36个,简易球门2个,标志垫4组,录音机一台,扑克牌1副。
九、负荷预计
平均心率:125次/分;练习密度:50%-55%。
六、本课教学特色
1.场地设置方便、快捷,便于学生练习,易于教师调控。
2.活动安排紧凑,内容严谨,准备部分的“听信号停球”和球性练习具有针对性,为主教材服务。教学方法手段多样,教学流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并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3.“翻牌大战”游戏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和竞争意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