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篮球—传切配合及综合体能练习》
指导思想:
本课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教学中采用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启发学生通过探究、合作自主学习,让学生体验学以至用的成功感从而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教学目标:
运动技能:学习传切配合,通过合作交流,建立正确的传切意识,初步掌握传球到位,切入时探肩伸手要球的动作明显的技术要求。
身体健康:通过本节课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身体的协调性。
心理、社会适应: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我展示,让学生体验小组合作,增进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内容
篮球:传切配合 2.综合体能练习
教材分析:
篮球是高中阶段的基础教材,具有独特的攻守合一、团结一致以及合理的战术配合运用等特点,对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灵敏、协调、耐力等素质和培养学生顽强、坚韧不拔的一致品质都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篮球传切配合是篮球运动中运用较为广泛的一项进攻配合战术,学习目的是让学生明确传切配合是通过个体间联系而达到整体配合得分的有效手段,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配合意识。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高一年级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任何新事物都充满好奇心。篮球是他们喜爱的一项运动,学生有一定基础,因此对心得篮球战术特别感兴趣。教学中要让学生把动体和动脑很好的结合起来,同时创设公平竞争的气氛,多表扬,少批评和指责,鼓励学生自由组合,有效地激发团队精神、合作精神,有利于各层次学生得到提高,增强教学效果。本次课为本单元第2次课,主要是让学生巩固传切配合技术动作。该技术需要学生有着较强的传球能力,还需要手脚的协调配合。对球性相对较好的同学来说,第一节课初步掌握应该没有问题,但对于传球能力差的同学来说,要掌握该技术不是一节课就能够解决的问题。因此,通过对传切配合的技术分析以及结合学生的实际,将该节课解决的重点为:传球到位,跑动路线正确,侧身切入;难点为:传球流畅,推进速度快;易犯错误是:跑动路线不正确、手脚不够协调、球向前推进脚步跟上不连贯,这都是教学中应该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传球到位,跑动路线正确,侧身切入。
难点:
传球流畅,推进速度快。
组织教学方法
教法:
讲解示范法;2.直观法;3.游戏法;4.比赛法;5.评价教学法
教学原则:
自觉积极性原则;2、直观性原则;3、因材施教原则;4、循序渐进原则;5、合理安排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原则。
教学流程
课堂常规→队列队形练习→课课知→小游戏《团结协作》→热身体能操→学习两人传切配合→两人小组传切配合练习→学习三人传切配合→三人小组传切配合练习→学习五人传切配合→五人小组传切配合练习→课课练(体能素质训练)→拉伸放松→总结讲评下课。
运动负荷预计
预计平均心率为:135—145次/分。
练习密度约为50±5%
安全措施
课前加强安全教育,课程中时刻关注学生身体状态,提醒学生在传切配合的过程中抬头观察,注意周围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