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跨越式跳高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
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遵循初中生生理心理发展规律,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增强学生身心健康为目的。在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体能,在学习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提高的良好学风及规则意识,同时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敢于拼搏的意志品质学会遵守规则。为终身体育锻炼全面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标分析:
跳高是田径运的田赛项目之一。是一种由有节奏的助跑、单脚起跳、越过横杆、落地等技术动作组成。它以越过横杆上缘的高度来计算成绩的比赛项目。跳高是运动征服高度的运动项目,是人类不屈不挠,勇攀高峰的象征。长期从事跳高练习有助于提高下肢与髋部肌肉协调性,可以提高下肢爆发力与弹跳力,可以增加大腿肌肉和韧带强度,能锻炼体质提高体能。也有人称跳高是一项失败者的运动,因为每次比赛,运动员在跳过一个高度以后,还要向新的高度挑战,直到最后跳不过去为止。因此该项目能培养人的坚韧的意志力,培养人挑战自我,克服困难和勇于拼搏进取的精神。
三、教材分析
本课题是教材《体育与健康》书中,跳跃中的跨越式跳高部分。之前已经学习了立定跳远,而且立定跳远孩子们经常联系,再学有些乏味。经调查了解征求组里的老师及学生的意见,决定本学期整合高一年级《体育与健康》中跳跃部分的跨越式跳高,学生都很喜欢。“跳高”这一项目是在日常生活中的自然跳跃发展起来的。跳高由助跑、起跳、过杆、落地四部分组成。本课共分5学时,一助跑起跳,二过杆落地(依过杆为主),三测量步点完整技术,四复习,五测验。整个课的重点是过杆技术,难点助跑与起跳和过杆落地协调用力相的衔接。本节课的基本教材为跨越式跳高第二课次。重点体验和学习跨越式跳高的过杆技术动作,采用不同的跳跃练习方法和过杆、过橡皮筋练习达成教学目标,发展学生身体的灵敏、协调等素质,提高弹跳力,培养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敢于面对困难,不断向新的目标挑战的优良品质。同时根据学生运动水平的差别,注重分层教学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体育骨干的助手作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学习,促使学生努力完成教学目标。另外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培养责任意识,体现体育的教育原则。重视学生的团队精神,让学生的身心在快乐的学习中得到健康的发展。
学情分析:
高一年级年级学生在15岁左右,存在普遍体质较弱、运动技术较差,在体育课中易兴奋,精神不易集中,但他们模仿力强,对于直观的、易于模仿的感性思维的体育课比较喜欢,学习兴趣较高。对于说教过多、技术要求过高的教学不感兴趣,在快乐的练习游戏中掌握技术更适宜;所以本课上在让学生课前预习的前提下,更注重观察模仿,教师要指导学生学看图和根据动作示意图获得直观记忆,再进一步观察教师示范动作,提倡学生在模仿中学习掌握技术。另外现在独生子女娇生惯养,普遍存在不敢也不愿意面对困难和挑战的现象,因此在练习中要多鼓励增强其自信心。同时独生子女普遍自我意识较强,因此本节课也安排了游戏综合练习,意在培养他们团结协作,遵守规则诚实守信,遵守公平竞争的体育精神。
教学目标:
运动技能:掌握跨越式跳高的过杆技术动作要领,懂得助跑、起跳与过杆落地的衔接的动作要领。在初步掌握上过杆动作技术的基础上,80%以上的同学能顺利完成3-5或5-7步助跑步的过杆动作。能够比较协调自然的完成过杆技术,发展学生的弹跳力协调性。
运动参与:学生都能积极参加体育课的学习,并充分利用场地器材进行运动练习。
身体健康:发展灵敏,弹跳了、协调性和平衡能力,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4、心理健康:体验战胜困难带来的乐趣和自信,培养勇敢顽强敢于面对困难,敢于拼搏的意志品质等。
5、社会适应:培养竞争意识以及互帮互学、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以及诚实守信、遵守规则的意识;弘扬公平公正竞争的体育精神。
六、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过杆技术
2、教学难点:快速起跳后,依次积极摆动摆动腿和起跳腿过杆。 七、教学流程:
因为是跳高的第二节课,所以开课开门见山直接点题---队列队形---热身练习---准备活动----由辅助练习、到助跑起跳、到摆腿、到杆上剪交动作逐渐向过杆技术渗入-----由徒手模仿分解练习各动作----到联合个动作------1-3步上步练习---用斜杆低高度过渡练习过杆技术----看挂图听详解---提问回答---观看教师示范----学生练习低高度过橡皮筋----小组自评互评推优秀生--优秀生展示----学生提高一定高度练习----根据自评分层练习----特优生展示为下节课同学们的积极练习做好心理铺垫----游戏----放松活动---布置作业----师生再见收器材。
八、教学策略
由于本课的教学技术内容较高,技术动作比较复杂。因此,本课改变了传统的由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传习式教学模式,而是以“三趣”教学,即以教有情趣、学有兴趣、玩有乐趣为主导,以多种形式的练习为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学练为主线,引导学生提前预习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学习方法,将发展学生体能激发学习兴趣目标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通过学生亲身经历学习过程,将教学内容内化为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和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体现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快乐体育”的教学思想,培养终身体育观。
本课特点:
1、每一位学生都是渴望得到关心和鼓励的。在教学中,教师关注学生的情绪状态,及时鼓励和关心学生,根据学生对技术动作的掌握情况,以及外在的行为表现(特别是对后进生),适时地进行点拨和引导、鼓励,来创设一个宽松、愉悦的情境,使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 2、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学生为主体,精讲多练提高课堂效果。 3、课上将音乐与课堂教学内容相结合,提高学生积极参与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领悟能力及表现能力,用音乐的魅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美育。充分体现现代化教学中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性,使学生身心在快乐的运动中得到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