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肘倒立》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通过肩肘倒立的教学,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并在教学中不断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注重学生体育运动技能的掌握,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创设符合学生身心、年龄特点的体育教学课堂氛围。其设计内容如下:
教材选择及分析:
肩肘倒立
复习绳操
本课教学选自高中体育教材人教版体操部分的技巧教学,肩肘倒立动作属技巧运动中的静力性练习,是技巧运动中最基础、最易掌握的动作,它将重心控制在由头、肩、肘组成的支撑面内,形成倒立姿势,并保持身体的平衡,其能培养学生互相帮助的学习意识和协调、灵敏等身体素质。通过做专门性身体练习,有利于形成正确动作概念和身体姿势。选择复习绳操一是让教学内容不单调、不乏味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二是提高学生运动强度,在负荷上与主教材起到了互相调剂,互相补充的效果,有助于动作技术的完成。三是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
学情分析:
我校是一所城乡结合的住宿学校,本课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大部分学生为农村孩子,家庭条件不是很好,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相对匮乏。这一年龄段学生处于身体发育期,也是柔韧、灵敏素质发育较好的时期,但同时又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兴趣广泛,针对这一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从教学实际情况出发,分组教学,根据学校现状和初一学生年龄的生理运动特点,进行巧妙的安排,设计了本课教学内容。通过精心的学习肩肘倒立和绳操,既让学生锻炼了身体又从中体验到运动的快乐。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肩肘倒立的动作及保护方法,百分之七十的学生做到重心控制在支撑面内,保持身体与地面垂直。
通过练习,发展学生力量、平衡、灵敏、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感知及定向能力。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感悟合作学习的乐趣。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
肩肘倒立身体挺直,与支撑面保持垂直。
难点:
动作协调、连贯、姿态美。
六、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用时十分钟左右。
1、课堂常规 2、自由选择篮球抢断球和自编创设跳短绳。 3、篮球操,充分活动各关节、肌肉。 3、垫上柔韧练习:为学习新课做铺垫。
(二)基本部分:用时三十分钟左右。
1、结合图片讲解动作要领并示范动作。
动作要领:由直角坐开始,向后倒肩、举腿、翻臀,当向后滚动至小 腿超过头部时,向上伸腿、展髋、挺直身体,同时两手撑腰后侧,夹肘,成肘、颈、肩支撑的倒立姿势。 动作要点:撑腰背时要夹肘,重心控在支撑面,紧身立腰是关键。
2、夹肘撑腰背练习:直立,两手反叉腰成腰背的夹肘,低头练习。
要求:体会夹肘、低头、立腰背的动作感觉。 3、两肘内夹挺胸立腰练习:由仰卧开始,用肩和脚撑垫挺胸立腰,两肘内夹练习。 要求:体会挺胸立腰的动作感觉 4、后倒举腿脚尖着垫,两肘内夹支撑练习:由坐垫开始,上体后倒收腹提臀,使两腿伸直脚尖着垫。然后两肘内夹支持腹部两侧,形成一个平衡的支撑面。此时教师启发学生内夹肘并使手尽量靠近肩背部,体会两肘内夹支撑的部位及用力方法。 要求:体会两肘支撑动作,臀部提起的位置,为完整动作打好基础。 5、仰卧躯体于垫上做伸腿展髋练习,或利用标志物连续做伸腿展髋练习。 要求:体会伸腿方向及展髋时机。 6、在保护帮助下练习:与同伴一起练习,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保护帮助方法,以保证身体重心控制在支撑面内。握脚踝上提帮助其展髋,用膝关节前顶可以帮助立腰背。 7、完整肩肘倒立的练习:经过以上由易到难的练习,学生能掌握肩肘倒立的完整动作。 8、分组教学,练习绳操和肩肘倒立。经过一段时间的肩肘倒立练习和学习后,学生处于情绪低落状态,这时分组进行练习绳操和肩肘倒立,再从每组里找学生进行展示,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练习强度,
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
立不直(2)立不稳
纠正:徒手练习夹肘,撑腰背;仰卧躯体,连续做伸腿展髋练习,明确伸腿方向及展髋时机;利用标志物或在帮助下练习。
结束部分。用时五分钟左右。
放松整理。 听音乐进行意境放松 2、评价总结 采用鼓励性评语总结本课,给予肯定、表扬,鼓励,以激起他们的自信心。 3、收器材 4、师生再见
安全措施
提前进入场地布置场地器材排除安全隐患。 2.课中进行安全教育提出具体的安全措施。 3.加强帮保的提示和讲解。
八、教学效果预测
预计学生能顺利达到本课制定的教学目标,参与各种练习。
预计平均心率为115±5次/分,练习度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