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式跳高》单元教学第3学时“腾空过竿技术”
教学设计
一、设计意图
本次课是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水平五的目标要求,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本着“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 增强学生体能为目的,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理念,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及兴趣爱好为出发点,运用自主、合作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主、互动、尝试和体验的过程中获得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从而在体育学习中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共同感受体育运动所带来的快乐,为学生能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小组的协作学习和自主学习,促进交流与合作,从而达到提高技能,发展体能,增进身心健康的教学目标。
二、学情分析
高一年级学生的年龄为15岁左右,该年龄段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的前两个阶段,生长发育迅速,朝气蓬勃、富于想象,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对一切有挑战性的事物有很浓厚的兴趣,但又由于学生的竞争心理,会将横杆一味地提高,导致动作变形,而且存在安全隐患,所以,合理控制横杆的高度显得非常重要。对于之前没有接触过跨越式跳高技术的学生,由于人体对横杆本能地存在恐惧心理,因此克服“恐惧心理”成为本课的又一关键,我将用有弹性的橡皮筋代替横杆。本节课的教学,我将运用模仿、团队合作游戏等多种方法,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的意识,以达到教法和学法的有机统一,完成既定的学习目标。
三、教学内容:
1.跨越式跳高(腾空过竿技术);
2.体能素质练习: “穿越封锁线运输比赛”
四、学习目标
1.建立正确概念,了解跨越式跳高“腾空过竿技术”特点,知道缓冲落地。
2.初步掌握一至五步助跑跨越式跳高的过竿动作,能做出摆动腿积极上摆、起跳脚迅速起跳和两腿依次过杆、缓冲落地。
3.能与同伴积极主动地合作练习,克服恐惧心理,勇于挑战自我。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两腿依次过竿动作。
难点:摆动腿积极上摆,起跳腿迅速上提,全身协调配合。
六、课的流程思路:
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活动规律及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愉悦身心(13分钟)、尝试体验(25分钟)、拓展延伸(4分钟)、恢复身心(3分钟)。
1.愉悦身心阶段,活跃身心时结合本节课教学内容特点,让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兔子舞轮换位置”游戏及自编棒操,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激发运动兴趣。并且为主体部分的学习做好身心等方面的准备。
2.尝试体验阶段注意多样性,主体部分采用由简到难,循序渐进;设置疑问,激发参与,每一步就是一个小目标,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小目标,进行小组讨论。练习中各小组学生之间通过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指导与评价,互相勉励共同完成学习目标。
(1)利用体操棒复习一步、三步助跑起跳,起跳腿前伸迈步形成身体后倾,在快速有力的摆臂、摆腿的带动下,起跳腿用力蹬地,使身体向上腾起。
(2)初步了解和体验过竿动作,感受过竿动作。
(3)提升斜竿远端的高度,让学生体会摆动腿积极上摆,摆动腿尽量伸直。
(4)进一步提升横竿高度,让学生体验过杆的节奏和正确的过杆动作要领;
(5)通过挑战不同的高度,进一步巩固过杆动作及学生积极向上的成就感。
3.拓展延伸阶段设立情境、提高兴趣,达到健身的目的,并且在练习中战胜困难,勇于挑战的意识,最终达到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同时把德育融于体育锻炼之中,兴趣盎然,学有所得,练有所获。
4.恢复身心阶段,带领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进行放松练习,使学生生理指标逐渐恢复到相对稳定的水平,达到身心的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