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拉球教案
授课题目(章节) 拉球
授课类型 练习课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进一步理解脚内侧传接球动作概念。领会运动的节奏感。
技能目标
巩固提高运球、脚内侧传接球、拉球、对球的控制和支配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体育与健康》高一年级全一册教材,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出发,充分注意他们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运动能力等方面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重点
脚内侧传接球技术动作、拉球、对球的控制和支配能力。
教学难点
脚内侧传接球动作的正确性、传球的方向性和力量、拉球。
学情分析
本课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竞争意识,争强好胜,爱玩好动,爱表现的特点,但他们善于思考,善于学习。因此在教学中以分组合作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达到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志品质的目的。
教学方法
通过上节课的教学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加大了练习强度,通过练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通过评价法提高学生对自己、对他人评价的能力,讲解示范法,分组练习法,让学生感知获得进步的喜悦,调整与改进学习活动。
教学过程
开 始 部 分
体委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宣布课的内容 3、安排见习生 4、安全教育提示
精神饱满 2、语言简练清晰富有渲染性、向学生简单介绍课堂主要学习内容。 3、语言提示练习中注意安全
体育委员列队整队 2. 汇报出勤 3. 向老师问好 4. 学生背对阳光站立
要求:快、静、齐
准备部分
沿标志桶u字龙行跑
徒手操
扩胸运动 体转运动 体侧运动 腹背运动 活动上下肢和膝关节。
教法:
教师引导学生绕u型场地龙形跑,喊口号。 2、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做热身活动,避免运动损伤。 3、教师口令指挥学生练习 4、练习过程中个别纠正 5. 听口令统一完成 6、语言引导学生积极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
要求:
动作到位,练习认真 2. 充分活动各关节,避免运动损伤
基本部分
介绍课堂主 学习内容
讲解,指导学生练习
讲解、示范动作要领:传球、(助跑、支撑、摆动腿、击球、随前)接球(迎撤、切当)
指挥学生练习
及时对学生的动作进行对比、纠正,巡回指导。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
两人一组进行练习,外缘同学和内缘同学对照为一组进行练习
四人一组进行练习
教法:
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向学生讲解“脚弓”的具体位置。(室内已看)
讲解简单明了,富有渲染力。
认真观察学生练习情况及时对错误学生进行纠错
练习前提出问题:在练习过程中应该如何正确运用脚内侧传球。
组织学生分两组进行练习。
巡回指导学生练习,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
纠正错误
提示学生如何练习与评价动作
请优秀同学示范
继续练习
教法:
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回想脚内侧传球的重点要领。 2、学生相邻4人一组做传球练习,改变方向性的练习。 3、指导学生,并指出错误并改正。 4、推荐2组榜样学生模范练习。 5、引导学生再次巩固本课重点。
要求:
学生认真听讲注意观察学习
教师纠正改正动作
顺时针传球、拉球练习
逆时针传球、拉球练
两人配合练习。
四人配合练习。
教法:
学生两人一组分组进行配合练习。 2、引导学生正确运用脚内侧传球。 3、注意脚内侧传球的力度与方向把握 教法:
学生4人一组分组进行配合练习。 2、引导学生正确运用脚内侧传球。 3、提示学生注意安全问题。
要求:
学生两人对练传球穿过虚拟小球门(以穿挡为例) 2、学生认真观察学习 3、注意传球的路线与传球的时机 4、把握传球的力度与方向
要求:积极跑位,增加学生练习次数和密度。
结束部分
放松 2、集合讲评 3、整理器材
宣布下课
师生再见
教法:
老师引导学生再次重温本课的重点内容。 2、教师带领学生做完放松活动,强调动作方法 3、提示放松的重要性
场地器材
足球场1块 足球10个 标志桶20个
平均心率:140次/分
练习密度:50%—60%
课后反思
本课在教学案例上采用“u形“教案设计,在本节课上即达到了分层次教学的目的,让全体学生能够更全面、更有方位感的学习,让学生在愉快兴奋的教学过程中完成本课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