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 高中体育与健康 必修 9.2 跨越式跳高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19) 高中体育与健康 必修 9.2 跨越式跳高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3-05-11 21:08: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跨越式跳高》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节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水平五目标为依据,坚持“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结合高一年学生心理、生理特点,以“体验尝试、合作探究”为主线,着力体现兴趣性、互动性,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跨越式跳高技术,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从而使各类学生的身心得到协调发展,树立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二、教材分析
高一年级安排跨越式跳高教材,是有其生理、心理特点依据的。这个时期学生的骨骼弹性好,关节活动范围大,神经灵活性高、反应快,容易接受、学会新的动作。学习跨越式跳高不但能增强腿部力量,提高弹跳力,发展灵敏性和协调性,还能培养勇敢、坚定、果断和自信的意志品质。而发展跳跃能力的素质练习又正好是一个很好的补充。高一年级的教学安排中跳跃类项目除了跨越式跳高还有蹲踞式跳远,跨越式跳高对髋关节的移动要求更高,蹲踞式跳远则对起跳助跑速度和起跳角度要求更高。同时,两者对摆动腿的充分摆动和起跳腿的充分蹬伸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发展学生的腿部力量就显的尤为重要。
三、学情分析
高一年级学生的年龄为15、16岁左右,该年龄段的学生正处在生长加速期,也称为青春期初期,朝气蓬勃、富于想象,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从本年级学生的具体情况看,他们在以往的跳高课学习中,积极性高,参与意识强,对跳高的基本动作要领有了一定的掌握,同时,绝大部分的学生在腿部力量方面还是有一定的欠缺,所以,本次课的教学,即注重运用辅助、递进等多种方法,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的意识,以达到教法和学法的有机统一,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还要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腿部力量。
四、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激发学生对跳高运动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练习。
(二)技能目标:初步掌握跨越式跳高助跑与起跳的基本技术要领,80%学生可以独立完成。
(三)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坚定、果断和自信的意志品质。
五、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助跑与起跳相结合的技术。
(二)教学难点:上下肢协调发力。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一)教学模式:采用“引导发现式——学导式”教学模式,通过观看视频、教师的讲解、示范,使学生在头脑中产生对跨越式跳高的完整动作表象,练习的过程中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提高难度,在能力所及的高度内争取提高动作质量,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
(二)教学手段:本课在设计中充分运用PPT、游戏、音乐等形象直观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辅助练习、模仿练习、合作练习、选择练习等多种练习方法,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七、教学程序:
通过课堂常规练习使学生尽快进入到课堂中来,游戏热身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激发了运动兴趣,专门性的“踏板操”是学生身体各环节,并且为主体部分的学习做好身心等方面的准备。
技能学练阶段:分为四步,第一步借助垫子练习起跳,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也是本节课重点教学的一部分;第二步是借助皮筋练助跑与起跳;第三步是“顶皮筋”练习助跑起跳的高度;第四步尝试完整技术,让学生体验跳跃的快乐。主要采用程序教学法,将学习过程分成连续的“小步子”,每一步就是一个小目标,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小目标,逐步达到本课总目标。
发展素质阶段:是本节教学的第二个内容,重点发展学生的腿部力量,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学习运动技术的基础,同时也是自我健康的前提。采用跨步跳、跳垫子、深蹲起跳触气球、加速跑进行接力游戏,学生既耳熟能详,又感到特别新鲜,能很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最后,在舒缓、悠扬的乐曲中,师生共同学习缓解压力操。让学生跳起来,笑起来,使紧张的机体得到调节,然后师生共同小结本节课的学习情况,指出闪光点与不足。
八、本课特点
1.采用多媒体,尝试辅助性教学,把跨越式跳高的基本技术创编成一种活动形式,运用层层递进的方式,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在提高学生练习兴趣的同时,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
2.教学中,依据学生自身条件,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完成动作的高度,促进学生体验成功,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3.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营造了生生互动 ,师生互动的和谐氛围。
4.挑选“小组长”担任分组练习时的引导员,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