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脚内侧踢球
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注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运动的快乐感。教学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目标,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学生间的配合与竞争,培养学生的足球意识,使学生在愉快、团结的学练氛围中激发对足球的强烈兴趣,积极主动锻炼身体,发展学生的协调性、灵敏性等身体素质,让学生感受足球带来的快乐。
教材分析
脚内侧踢球是足球运动的一项基本技术,在绿草茵茵的足球场上它是队员之间相互联系的重要途径,是整体技战术的体现;在日益普及的校园足球中,它对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勇敢顽强的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为高一年级的学生,足球是他们比较喜爱的一项运动。通过了解,大部分学生都没有接触过足球,基础薄弱,尤其是女生,对足球运动有天生的畏惧感,害怕受伤,不太爱运动,而多数男生则热爱足球运动,只是踢起来毫无章法。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加入到校园足球的行列,我们就要从课堂抓起。
教学方法
本课采用讲解、示范、模仿等方法,根据学生的情况采用了分层次教学,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让基础薄弱的同学在教师的引导下有步骤、有计划的进行练习,逐步掌握脚内侧踢球的技术要领,同时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更好地促进学生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课题 足球脚内侧踢球
教学 目标
认知目标:学习与知道脚内侧踢球的技术要领,及其在运动中的重要作用;建立脚内侧踢球的动作概念。 2.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使70%以上的学生能正确掌握脚内侧踢球的技术要领,使球成地滚球,方向正、速度稳定;提高学生的全身协调性。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体验成功的乐趣。 重难点
教学重点:支撑脚的选位和触球脚型的控制
教学难点:支撑与击球动作的衔接 安全提示 场地平整,活动充分,尤其注意膝、踝关节;分组练习时精神集中,互相提醒,避免意外损伤;戴眼镜的同学更要注意安全。
教学过程
引起 注意 阶段
课堂常规
教师提前到场准备器材。 2.体委整队,师生问好。 3.安排见习生。 4.宣布本课内容及安全教育,提出课堂要求。
课堂要求:
注意听讲、见习生随班听课;
2.集合快、静、齐,体现良好的组织纪律性。
激发 兴趣 阶段
学生两路纵队在音乐伴奏下绕圆慢跑三圈
徒手操练习
头部运动 扩胸运动 侧压腿运动 弓箭步压腿 膝部运动 踝腕关节运动
教法:
教师讲解队形与跑动路线,注意间隔
要求:动作整齐,精神饱满
做好准备活动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
接受新知阶段
脚内侧踢球技术要领:
要点:支撑腿落在球侧15cm处,膝微屈,脚尖指向出球方向。踢球腿以髋关节为轴,大腿带动小腿由后向前摆动,摆动时屈膝外展,脚呈“一”字形,脚底与地面平行,脚尖勾起,用脚内侧对准球的后中部,击球时脚跟前顶,小腿加速前摆用力击球,使球成地滚球。
膝关节外展练习
无球的模仿练习
踢固定球练习:两人一组,一人脚底踩球,一人模仿踢球
两人原地传接球练习:两人一组,一人传球,一人停球后传球。(间距分别为3-5米不等)
要求:技术规范,球速适中、方向准、不腾空; 接球同学主动用脚内侧或脚底停球;组与组之间间距合理,不互相干扰。
拓展运用:分组射门 方法:男女生各6组,一组1个球,运用今天的教学内容进行练习和展示,组内射门失败一人则集体罚五个俯卧撑,依次累计。
素质练习:立卧撑15个
教法:
教师讲解示范; 2. 组织学生练习; 3.引导合作,互相纠错; 4.教师巡视,掌握练习进度; 5.优生示范,集体评议;
学法
认真听讲,明确要点; 2. 学生观察,并尝试练习; 3. 根据思考,再尝试练习; 4. 分组合作,积极练习; 5.自我反思,及时纠错;
组织
两人一球练习:
示范讲解鼓励形成动作概念
加强个别辅导 鼓励学生练习
恢复调整阶段
放松活动; 2.集合小结; 3.师生再见。
教师与学生一起做放松练习; 2.总结上课情况,及时提出表扬与激励; 3.师生再见,回收器材
场地 器材
田径场 2.足球27只 3.标志物14个 4.音乐播放器1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