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拉球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
水平五高一年级足球拉球
教材分析:
足球是趣味性与竞技性强,体能技能与团队意识要求较高的集体性运动项目,具有集体性、趣味性浓、竞争性强等特点,足球运动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训练和思想品质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足球也是初中体育中考的内容之一。通过足球运动可以发展学生身体基本活动能力,提高灵敏、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和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增加内脏器官的功能。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团结互助等优良品质。所以足球运动非常适合初中阶段的学生进行学习和练习,是一个很有锻炼价值的运动项目。本课教学内容是足球拉球,通过足球拉球动作的学习,能使学生对足球有一个更好地控制,同时也是护球、带球过人经常衔接的一个内容之一。通过拉球学习,也能够提升学生对足球的兴趣,为今后的教学竞赛与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学情分析:
本课授课班级为904班学生,共36人,男生18人女生18人。我校学生的足球基础并不是很好,但还是基本掌握了足球的一些带球技术。学生对于足球的兴趣是非常热情的,而且本班学生练习积极性较高,同学之间相互配合能力也比较好。高一年级学生正是少年向青年过渡时期,他们运动系统、呼吸系统的功能日趋完善,运动能力也接近成人水平,这一时期,认知能力,特别是观察力、注意力和思维水平进一步发展与提高,如果这一时期加强对学生体育兴趣和爱好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这将对学生以后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教学目标的确定:
1、认知目标:使学生了解足球拉球的动作要领,并知道拉球在足球比赛当中的应用。 2、技能目标:使学生熟练掌握足球拉球的触球部位,使70%的学生能基本控制好球,使30%的学生能熟练控制脚下的球。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互帮互助,迎难而上与热爱运动的体育精神。
五、本课的重点难点确定:
重点:
脚底触球部位与对球的控制。
难点:
双脚协调用力与保持身体平衡。
六、教学策略: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主要采用教师启发指导,学生反复练习的教学策略,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灵活多变的手段,做到身心结合,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全课结构统一整体,并以学生的练习和教学为目标,力求高效、合理、紧凑、流畅、新颖。
全课教学的内容与手段,用循序渐进、分解和组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
开始部分(10’)
课堂常规 2、绕场地进行慢跑并进行行进间的足球专门性动作 3、球性练习(a、左右用脚拨球 b、换脚踩球 c、连续踩球 d、两人面对面传球 e、带球)
基本部分(30’)
1、教师讲解示范拉球动作要领 2、单脚拉球绕身体转圈 3、两人一球一抢一护练习 4、左右拉球练习,从原地到移动,由简到难 5、单脚前后拉球,交换位置进行练习 6、带球拉球相结合的综合练习 7、四人一组带球拉球比赛 8、素质练习(a、平衡抛球练习 b、两人一球俯卧撑推球练习 c、两人对抗练习 d、核心力量练习)
(三) 结束部分(5’)
1、 拉伸放松:在教师带领下学生通过模仿练习做拉伸放松,消除肌肉的疲劳,身心得到放松。
2、 对本课进行小结。
3、 宣布下课并回收器材。
八、场地器材:室内篮球场、足球37个、球拖标志物37支
九、预计教学效果:
预计平均心率为135—140次/分,最高心率为160次/分,练习密度为58%,运动负荷为中等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