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律与舞蹈—弹力带操》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
本次课是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水平五的目标要求,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利用弹力带操中的步法和手臂组合动作,以及采用时尚高效的健身器材—“弹力带”的练习,提高学生身体协调性和节奏感,发现四肢核心力量。在核心力量学习中,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教材分析
主教材—弹力带操,是学生在音乐伴奏下融体操、音乐、舞蹈于一体的塑造健康与美的运动项目,通过弹力带操教学,能有效地发展学生上下肢以及躯干肌肉群的核心力量,使学生节奏感和协调能力进一步增强。结合高一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运动技能水平,将弹力带操作为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之一,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计划6课时完成:6—1学习弹力带操基本步法;6—2学习弹力带操组合一;6—3学习弹力带操组合二;6—4学习弹力带操组合三;6—5学习弹力带操组合四;6—6考核。本节课“学习弹力带操组合一”是弹力带操单元教学计划的第2次课。
三、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授课对象为高一年级学生,该年段的学生属于青春发育期,是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男生充满活力与朝气,但女生因为身心发育因素,运动热情逐渐消退,不积极,不投入,因此,选择了较易引起女生兴趣的操类教材,融入弹力带练习,也满足男女生身体能力的发展需要,该班学生性格活泼、热情,思想灵活,身体素质较好,因此,在教学中要营造轻快、愉悦的课堂氛围,同时多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打造高效课堂,调动学生对弹力带操项目学练的积极性,培养学练兴趣。根据上面的分析,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学习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弹力带操组合一的动作要领, 80%学生能基本掌握弹力带操组合一的动作,20%的学生能在音乐中四肢协调并准确做出动作,全体学生感知韵律、舞蹈与力量练习的融合之美。
体能素质锻炼目标:通过本课的练习,使学生身体协调性和节奏感得到提高,并通过核心力量的练习提高学生的四肢核心力量和耐力素质。
情感品质培养目标:通过自主合作和创编学习,提升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与能力,培养自信勇敢的精神品质。
根据学生认知、技能水平和实际能力确定本次课重难点为:
重点:手部动作和上下肢动作衔接
难点:动作与伴奏的协调配合。
教学特点
教材内容的创新性与生活化,将传统的韵律操与日渐流行的弹力带结合创编“弹力带操”,增添了操类教材学练的趣味性,教学中生活化内容的渗透,培养学生的锻炼意识,弹力带的阻力练习,比起传统韵律操练习,体能训练效果和锻炼价值有一定提升。
课堂设计充分贯彻“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思想,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 学生的主动思考和团队合作能力,为学生合作、创新、展示搭建平台,调动学生学练的积 极性,使学生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
3、充分利用器材,发挥器材的多功能性,利用体操垫、弹力带进行热身练习,将器材的 功能最大化的利用,增添了学练的趣味性,有效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从要我学 转变为我要学。
五、教学方法运用
(一)教法
根据人体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遵循直观性、自觉性、积极性和循序渐进原则,我主要采用:
启发性练习法
目的:通过启发,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重复练习法
目的:通过重复练习,加强掌握弹力带操组合一的动作
3、分组练习法
目的:通过分组练习,细化提高弹力带操组合一的动作
4、纠正错误法;通过纠正获得正确动作的,提高学习的信心。
5、循序渐进法:由易到难,使学生更容易掌握动作。
6、评价法:通过评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法
本课通过采用
体验—归纳;
2、学习—评价;
3、观察—模仿;
4、练习—修正等学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集体协作精神,提高学生自学、自练、自评的能力。
六、教学实施过程
根据认识事物的规律和人体生理机能变化的规律将本课分为三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
准备部分两个内容:(8分钟)
一是常规内容和慢跑,学生成两列纵队绕场地慢跑一圈后,站成一个圆形(1分钟)。
二是趣味台阶练习和弹力带热身操,(3分钟)
主要内容:
1.手臂摆动依次上台阶2.上台阶击掌,下台阶拍大腿3.上台阶,下到台阶右侧(做3轮)。
弹力带热身操(3分钟):
1.扩胸运动2.肩部运动3.体转运动4.弓步振臂5.手腕踝关节运动。通过不同形式的热身,增加欢笑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二)基本部分:(28分钟)
第一个内容是 弹力带操组合一,时间安排20分钟。为了解决这一内容的重、难点,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弹力带操组合一的动作,设计了以下的教学步骤:
向学生介绍弹力带操的优美性,在韵律舞蹈中的地位和重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教师进行完整示范,让学生头脑中初步形成整体动作表象和了解各个技术环节过程。并按照循序渐进原则:从简单到复杂方法来逐步掌握动作技术,安排如下练习:练习1:教师动作提示,学生尝试完整组合练习(无配乐—有配乐)。 方法:学生集体模仿练习。模仿教师动作进行练习,学生相互评价,提高动作的准确性。把学生分成两人一组,在组长的带领下体会完整的动作练习,然后慢慢把动作逐一连贯。 练习2:小组提高练习,分成四个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体会完整的动作练习,然后慢慢把动作逐一连贯。方法: 老师巡视指导,全面兼顾不同水平的学生。 练习3:教师展示各种队形及造型挂图,学生小组讨论、自主创编。小组分组展示,集中展示。勇于迎接新挑战。同学间相互学习、帮助。方法:巡回指导,表扬优秀,鼓励不足的,指导纠正错误的。
第二个内容:体能练习:核心力量练习,时间安排8分钟。方法:1.男生平板支撑,女生直臂支撑(每人2组,每组25s)2.仰卧踩单车(每人2组,每组25次)3.弹力带拉伸(每人2组,每组20次)4.弓步侧拉(两人1组,一组20次)4.蹲跳起(每人1组,一组20次)通过教师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再根据练习情况进行点评。
同时寓思想教育于练习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关心他人,自觉锻炼习惯。
(三)最后结束部分:(4分钟)
用配《钢琴曲》音乐进进行瑜伽拉伸与意念放松,时间安排4
分钟。组织:学生圆形队形散开,跟着教师一起做静力拉伸与意念放松。要求学生在放松时做到轻松、快乐,听讲时认真。
多样化的练习安排,既提高了学生的趣味性,同时起到放松上、下肢作用,使学生的生理、心理都得到放松,在进行美的教育的同时,又一次体验上体育课的乐趣。之后,作课堂小结,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达到鼓励学生和继续提高的目的。然后布置器材收回,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和爱护集体财产的习惯。最后师生道别,再次拉近师生距离,养成文明礼貌习惯。
七、预计课的效果:
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认真参与各个练习,课堂气氛活跃,师生感情融洽。
弹力带操组合一完成率在85%左右,学生能基本掌握正确动作要领。预计课的练习密度为45%左右,最高心率为150--160次分,平均心率达到130--135次分。让学生既出汗又脸带微笑,身心健康前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