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正面双手垫球
教学设计
一、 设计理念
本课以 “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培育体育核心素养为目标,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以学定教,学科育人。通过创建结构化的学习情境,以问题驱动的方式将教学重难点转化成小目标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的学练环节当中。从单一技术教学、组合技能练习,再到课堂比赛,穿插评价活动的开展,做到学、练、赛、评系统化组织,促进学生学以致用,培养排球意识和运动能力,实现能力外化于行,品格内化于心,进而促进核心素养的培养。根据高一学生的身心特点,本着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使学生逐渐掌握正面双手垫球的技术动作。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选自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水平五的教学内容,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是排球单元模块二第一单元的第1次课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排球运动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体育运动,也是高中体育教材的重要教学部分,而垫球技术是排球运动的基础,无论是防守还是进攻,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由于以前体育教学资源的不均衡,直接影响了学生排球技术的学习。故本节课,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正确掌握垫球技术为以后的排球学习和终身体育打下基础。体能练习,通过绳梯和跳跃障碍物练习发展学生的协调能力、弹跳能力,通过往返接力,课课练发展学生的耐力素质。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高一的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了垫球的技术动作,技术能力也存在差异,在教学中必须关注个体差异,用新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掌握较好的同学适当提高垫球难度,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四、教学方式:学练赛评内容分布表
教学方式 内容安排
学 垫固定球技术;行进间垫固定球技术;行进间抛接球 ;隔网抛垫球技术
练 两人垫固定球训练练习;抛接球游戏;两人一组对抛垫练习;体能素质训练
赛 垫球接力比赛
评 参与学练的兴趣、完成技术动作的姿势和质量、动作的协调、技术动作的配合、比赛的应用、体育品德情况
五、安全防范
1.课前进行安全检查并提出安全要求。
2.充分做好准备活动,练习时运动强度由低到高,遵循运动规律。
3.在规定场地进行分组练习,避免跑动中相撞,比赛时提示学生遵守规则
六、课堂评价
星级 评价方面
三颗星 参与运动兴趣高,完成动作质量好,姿势正确,动作协调;在技术动作的配合、比赛的应用、体育品德方面表现突出。
二颗星 参与运动兴趣较浓,完成动作质量较好,姿势正确,动作较协调;在技术动作的配合、比赛的应用、体育品德方面表现相对较好。
一颗星 参与运动兴趣一般,完成动作质量一般,动作紧张不协调;在技术动作的配合、比赛的应用、体育品德方面表现一般。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垫球的正确手型,击球部位。
教学难点:全身协调发力
七、教学创新
1.注重学、练、赛、评有机结合
本课以创建结构化的学习情境,通过分组比赛导入,引出本节课教学内容,逐步将单一技术融入到垫、传、抛的组合练习中,再到课堂比赛。使学生理解如何运用所学技术,强化应用和配合意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通过学、练、赛、评的有机结合,帮助学生建立系统化的学科思维,培养学生排球意识和运动能力,提升核心素养。
2.细化教学目标,营造主动探究氛围
本课将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进行了细化分解,并通过问题驱动的方式,将分解的小目标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的学练环节当中。学练中围绕重难点抛出三个问题,并设计了三个练习情境,引导学生在特定的学习情境中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积极思考、主动探究、交流体验,突破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有目的地学练,达成学习目标。
3.落实核心素养,发挥学科育人功能
本课将教学内容作为落实核心素养的主要载体,不仅关注技能本身的功能和价值,更注重发挥学科育人作用,赋予课程特殊使命。在学练中培养学生探究意识,提高学生应变能力和应用意识,渗透中国女排精神、排球规则、排球比赛,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勇于拼搏等体育品德,真正做到了以体育智、以体育心,落实核心素养。
六、设计特色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着重于学生对排球垫球动作的学习,通过逐步解决垫球技术中发力方法的各个要点,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探究体会的过程中掌握并理解动作要领。在学习过程中采用引导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氛围中学习,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到成功带来的愉悦,享受到运动的乐趣,从而提高他们参与排球运动的积极性。
七、教学过程
身心准备 → 激发兴趣 →探究学习 → 实践体验(学生尝试+练习、改进)→选优展示 → 评价提升→身心放松
八、课时计划:(教案)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案设计
模块 二 单元 一 课时 第1课时
阶段 水平五 年级 高一年级 教师
班级 高一(xx)班 班级人数 50人 性别 男:25人 女:25人
教学内容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 重点 垫球的正确手型和击球部位
难点 垫球时全身的协调发力
教学目标 1、运动能力培养目标:学生初步了解正面双手垫球的基本技术方法,通过教学学生能够熟练地完成正面双手垫球的技术动作。2、健康行为培养目标:通过课课练、合作、分组和比赛等多种形式练与赛,发展灵敏性、协调发力、提高学生的整体耐力素质能力。3、体育品德培养目标:在练习中相互学习相互探讨,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团结协作、拼搏进取的中国女排精神。
课的结构 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与方法 组织与要求(组织图,要求与学法指导) 时间 次数 强度
准备部分7’ 一、课堂常规 教师整队,清点人数师生问好宣布本节课的内容、任务要求4、安排见习生 组织:图1,四列横队 目标:激发学生兴趣,唤醒学生上课意识要求:集合快、静、齐 2’ 1 小
二、激趣热身1.围绕固定球慢跑一圈2.肩关节 后踢腿3.高抬腿 S型跑4.慢跑 越球跑5.慢跑 螃蟹步三、专项练习1.抛接球游戏2.看手势移动练习 语言提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各种不同熟悉排球基本步伐的玩法。2、通过变换不同的动作方法多次进行练习。3、边示范边和学生一起做,进行语言引导,强调动作的正确、舒展。(评价:跑动过程中重心平稳,按指定路线进行)学生根据要求做抛球、击掌、摸地、听教师口令移动步伐等活动,积极思考,认真模仿练习。学生尽情地展示自己球性的技术。(评价:掉球不超过2次,移动平稳)5、学生尽量使球控制在自己的范围内减少失误。 组织:图二要求:学生在规定场地内进行练习。要求:学生在规定场地内进行练习,注意安全 3’2’ 1-22-3 中中上
课的结构 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与方法 组织与要求(组识图,要求与学法指导) 时间 次数 强度
基本部分30’ 1、导入:中国女排精神1、看图模仿,探究释疑问题1:垫球的手型是怎样的?问题2:手臂触球的部位在哪里?2、教师进行适当的启发引导后指导练习正面双手垫球的动作要领:1.准备姿势:两脚前后开立,屈膝屈肘向前看2.手型:两手互叠,掌根并拢,大拇指平行,手腕下压。3.击球部位:手腕上5~10公分位置4.击球点:胸腹之间5.发力:球下(屈臂—屈肘—压腕—伸膝—蹬地) 学生分组进行观看挂图。根据挂图,先进行尝试模仿练习,并进行积极思考。在教师的口令下集体徒手模仿原地动作、看教师手势做前后移动的徒手垫球动作练习。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逐渐总结得出其动作要领。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和语言引导下,再次尝试体验动作要领。同伴之间互相将标签贴于对方的触球部位处(前臂腕关节10CM处)。7、同学之间能够相互进行评价,发现问题并相互进行指导。教师在学生通过“体验-思考-顿悟-”的基础中传授正确的正面双手垫球的动作要领。 组织形式:按照教师提前分好的五个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到各自的挂图前根据挂图进行讨论、模仿练习。组织:图3 组织; 图四要求:分组协作,积极思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意动作的连贯和身体上下肢的协调配合。 6’ 1 小
【学练一】垫球手型模仿练习训练——如何才能让手臂变成一个平面【学练二】两人垫固定球训练练习 【学练三】 两人对抛垫球(1)近距离一抛一垫(2)两人对垫【竞赛】垫球接力比赛手臂持球向前行进10米,垫球手型持球到标识点后垫球5次,再跑回与下一位同学接力。【评价】展示自我、体验成功【体能】体能课课练1.绳梯开合跳*22.持球俄罗斯转体*23.单腿变相连续跳跃*24.持球支撑跳*25.横向立卧移动*2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示范动作要领,分为五组,循环交替进行上面五项练习,以音乐背景切换微信号进行下一项练习,6min/轮 1、学生注意在触球位置上模仿10-12次。一人拿球,另一人模仿垫球,体会击球动作。(评价:每人成功完成2次以上,击球部位不超过手腕以上10cm)两人相距2米进行一抛一垫。(尝试移动中垫球)2、两人相距3米进行对垫练习。(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增加距离如何正确垫球。)(评价:小组为单位,垫球部位准确,如何发力有效不掉球)讲解游戏方法及要求,分为五组,每组10人学生相互鼓励,团结协作力争第一(评价:成功完成5次以上垫球!)1、组织学生进行各小组推荐展示活动。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展示,并进行自评与互评。3、通过反馈组织学生再练习。4、设置各种奖项给予精神鼓励。(评价: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转换,动作标准的程度)在练习中讲解各个项目的动作要领积极参与到学生的练习中并给予指导。3、组织学生分组并提出练习时的思考问题 4、分五个小组,循环交替练习 组织:图五组织:图六要求:遵守规则,注意安全。 、组织:图七要求:遵守规则,注意安全1.两人一组相互评价互相纠错2.学生做出明显的插手于球下的动作完成插、夹、压、蹬的完整动作3.抛球同学要抛的到位,垫球的同学要动作准确。4.通过练习,使每个学生的动作技术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相隔10米)组织:图八要求:1.接力者必须等队友回到起点才可以跑2.游戏过程中注意安全要求:积极参与展示且对自己和同伴作出正确的评价。互相评价,体验快乐,感受成功。组织形式:图九 小组练习要求:动作准确,注意啊安全 3’4’7’4’2’5’ 10-1210-1510-203-41-24-8 中大中上大小大
结束部分3’ 整理放松总结评价收还器材4、师生道别 教师示范领做。引导学生进行回顾归纳正面双手垫球的技术要点。点评本节课学习情况,总结学习重点,布置学生课堂作业。师生再见,收还器材。 组织形式:图十要求:放松身心 3’ 1 小
场地器材 篮球场、绳梯、排球、水彩笔、标志碟、标志桶、音响、垫子、小背心、感统圈 平均心率 145-155次/分 课的密度 50%-55%
课后小结 本次课的教学采用了学生自主练习,教师以学生的身份参加到活动中,起到指导和点拔的作用,给了学生自主空间,引导并指导学生通过模仿、分层、汇报交流、拓展练习等多种形式,将它们有效的结合起来,学生在练习中采用了由易到难、由模仿实践,再到分层提高的顺序,充分落实“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理念,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很好地指导了学生练习,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体验到了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愉悦,收到了较高的练习效果,为今后的后续学习做好技术铺垫和心理储备奠定了一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