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案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案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3-05-19 17:04: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
设计理念
本节课以激发学生兴趣和需求为出发点,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合作能力为核心。通过讲解示范、利用教具、互帮互学等多种手段,使学生积极观察、思考、探究、自主学习,养成动脑的习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竞争的意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运动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锻炼,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材分析
排球是三大球类项目之一,排球运动是通过发、垫、传、扣、拦等动作组成的,具有集体性、竞争性强、趣味性浓等特点,是一项适合中小学生的年龄、生理、心理特点的很好的运动项目。正面双手垫球是排球运动中比较简单、容易掌握的一种击球动作,是整个排球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垫球时的准备姿势、移动方法等的正确运用,对于传球、发球乃至整个排球动作的学习都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摆正个人在集体中的位置、以及个人行为对集体其他成员的影响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意义。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对排球的兴趣,感受排球练习的乐趣。
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高一
知识、技能基础:知道排球运动,有一定的知识、技能基础,但在知识理解、技术掌握、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为此,在教学中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心理、身体素质特点:心理状况处于思维活跃期,思路比较敏捷,乐于思考,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荣誉感一般,有一定的合作意识,但合作学习的能力较差。处于生长发育初期,身体素质呈现发展不均衡的特点。
教学目标的确定:
①掌握叠掌式手型和正确的手臂触球部位,学习正面双手连续自垫,体验“插、夹、压、蹬”的动作要领,大部分同学能在动作准确的前提下进行连续自垫。
②发展学生上下肢力量,提高反应速度和全身协调能力。
③通过排球基本技术教学,发挥球类运动集体性、竞争性强的特点,培养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体验排球运动的乐趣,增强合作意识,培养团结合作、勇于拼搏的精神。
本课的重、难点确定:
重点:正确的手臂触球部位及垫球时击球部位的固定手型:采用叠掌式手型,击球的下部
难点:“插、夹、压、蹬”动作连贯完成、全身用力协调夹:两臂夹紧;插:插入球的下部;压:压腕;蹬:双脚蹬地,提臂送球。
针对本教材的重难点,学生易犯错误是两臂夹不紧,屈肘,上下肢不协调,上动下不动。
解决办法:学生两人一组做徒手模仿练习,近距离或向左、向右一抛一垫进行练习。
教学流程
开始部分:
课堂常规和慢跑练习。设计思路:课堂常规规范,养成良好课堂习惯。慢跑练习,目的是使学生建立良好的空间方位感,以及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纪律性。
准备部分:
为了使学生精神振奋,教师安排了专项练习加小游戏,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同时又培养学生情趣,达到热身效果,为下一步学习做好身体、心理上的准备。
基本部分:
学生在规定区域排好队形,教师讲解技术动作,强调动作的重点。学生体会动作,有一个整体的感官印象,先徒手模仿,后单独练习。两人一组进行练习,找出问题,进行纠正。自由练习,小组合作学习,进一步对动作进行规范,形成正确的动作定型。 小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游戏中发展学生的灵敏,速度,爆发力等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奔跑能力。
设计思路: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和运动处方学习技术动作,起到巩固提高的作用,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结束部分:采用放松练习、调整呼吸节奏总结本课内容使学生达到放松目的,愉悦身心。
运动负荷:
估计本课练习密度40%-45%,平均心率为80---100次/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