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跳起 教案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跪跳起 教案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3-05-21 22:42: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跪跳起教案
教学内容 跪 跳 起
教 学 目 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认识跪跳起动作,并能积极参与各种练习。 2、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80%的学生能独立完成动作。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协调性及灵敏性。 3、通过观察、体验学习,让学生积极主动练习,不断进取,培养学生勇敢果断的心理品质。
重难点
重点:
摆臂制动、脚背压垫。
难点:
提膝收腹动作迅速,摆和跳的协调配合。
场地器材
大体操垫9块、敏捷梯4个、标志桶4个
教学过程
开 始 部 分
课堂常规
体委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检查服装 3.宣布本节课教学内容 4.安排见习生(随堂、辅助教师)
热身活动
半臂散开,活动手腕脚踝、原地小跳15次 2.绕场地慢跑并做步伐练习——并步、跨步跳、高抬腿、转髋练习 3.徒手操 颈部拉伸、扩胸运动、振臂运动、体转运动、俯背运动、正压腿、侧压腿
导入
问:大家思考一下,如何用最快的速度从跪姿变为站姿? 结论:通过对比展示引出教学内容--跪跳起
基本部分
辅助练习
跪姿穿越垫子
要求:教师—— 简洁明了 学生—— 快静齐、注意力集中
组织要求:
热身时两路纵队跟随老师,徒手操时两臂间隔成体操队形散开。 教法:
教师带领示范并口令指挥
学法要求:认真听、仔细看、积极做,呼吸配合动作,动作幅度要大。
要求:积极思考并尝试验证猜想
提问:同学们在完成过程中有没有发现什么快速通过的小技巧?
引出:摆臂、绷脚尖压垫子、协调用力等关键词(言之有理即可) 学法要求:重复教师说到的关键词并与自己的动作结合起来。
强化摆臂动作练习,分两轮进行。
结合刚刚提到的关键点再次尝试跪姿通过垫子。
新授内容
提膝收腹练习 方法:跪于垫外地板上,手撑于垫子边缘, 通过核心、臀腿和手臂同时发力完成 由跪姿到蹲立的变化 展示:教师点名优生展示 要点:迅速提膝、收腹、翻脚 2.完整动作示范、讲解 教师示范完整动作一次,学生示范教师 参照学生动作讲解要领和注意事项。 3. 保护与帮助讲解演示 方法:保护者站于被保护者身后,在被保护者起跳瞬间双手从腋下向上托。一方向给被保护者一个向上的力,有助于完成动作,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动作完成后蹲立的稳定性,防止前冲。 示范:教师保护搭档学生完成动作 4. 组织练习 1、3组先练2、4组保护与帮助,当同伴成功完成6次后自动交换。两人均完成后起立示意。
展示与评价
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展示,也可教师选拔。
强调动作要领:摆臂、压垫、收腹、提膝
练习要求:
快速、有秩序的完成练习内容,完成后起立站好示意老师。
组织方法:
四人一组,沿垫子边缘进行练习。
要求:
认真观察示范动作,仔细听练习要点,积极练习并揣摩动作技巧。大胆主动示范动作。
要求:
认真观察教师示范动作。 2、端正态度,对自己负责对同伴负责,将安全意识牢记心间。不能将恶作剧心态带入课堂。
练习者:从垫子边缘的地面起跳(硬地更好发力),起跳不成功的同学膝盖会落于垫子上。
保护者:站于练习者身后,找准时机辅助。
学生:积极自我展示,主动复述并记忆动作要
拓展拔高
尝试将之前所学动作与本课所学跪跳起连接起来。
肩肘倒立 单肩后滚翻 跪跳起
肩肘倒立 单肩后滚翻 燕式 平衡 跪跳起
3. 前滚翻直腿坐 肩肘倒立 单肩后滚翻 燕式平衡 跪跳起(教师示范动作3)
分层练习:不同水平的学生可以选择不同难度动作进行练习,串连有困难的可以练习单个动作。
练习成果展示,教师评价。
游戏
方法:分四组,每组8-9人依次接力完成。
1:从起点出发后单脚依次通过敏捷梯。 2:快速跑到标志桶处并触摸标志桶。 3:折返后快速跑到敏捷梯处。 4:斜板支撑双手依次通过敏捷梯小格,双脚配合手协调移动。到终点后击掌下一位开始。
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和提炼动作要点,言之有理即可。 组织方法: 4人一组,1人练习,一人准备,两人在两侧保护与帮助,依次交换位置进行练习。
提示:如连贯动作完成起来有困难,可依次练习单个动作,避免运动损伤。1——2名学生进行示范。 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信展示自己,评价以表扬肯定为主。
结 束 部 分
集合拉伸(静力拉伸) 颈部静态拉伸、 肩部:三角肌后束、前束及胸大肌胸小肌 腿部站立拉伸:股直肌、腘绳肌、臀大肌及小腿三头肌。
课堂小结
表扬鼓励为主,善于看到学生的进步。 2.针对练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安全隐患提出要求。 3.宣布下节课练习内容
组织学生回收器材
宣布下课 师生再见
组织方法:成体操队型两臂间隔散开
要求:安静、专注,呼吸配合动作,在拉伸过程中尽量保持深呼吸。
课后反思
1、课堂内容及环节设计过多,节奏比较赶,导致学生的主体性有所欠缺。 2、保护与帮助从后侧效果一般,学生较难抓住合适时机进行辅助,可以尝试两人从两侧进行辅助。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