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 原地双手正面掷实心球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 原地双手正面掷实心球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3-05-22 10:04: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原地双手正面掷实心球
指导思想
本次课的设计根据学生活泼好动,领悟性强的特点始终围绕“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个中心,合理利用有限的场地采取“问题串”展开知识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有身心参与的集体活动,引导学生达到某种抽象知识或抽象的教学目标的深刻感悟。让学生通过“观摩—体验—思考—启发—再体验”激发思维和能力拓展中掌握运动技能。活跃课堂的气氛、发展学生共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次课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完成本次课的学习任务。
教材分析
投掷实心球是一项需要一定力量而且较其他项目略显枯燥。原地双手正面掷实心球是很好的检验学生身体上下肢、腰腹、肩部、背部力量和身体协调素质的一个项目。有效的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练习不但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组织性和纪律性。
教法与学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本次课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用更多的提问和同学间的互相探索来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在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明白及领悟本次课的重点。通过“观摩—体验—思考”有效的结合起来,注重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迎难而上的精神。
4.学情分析
本课参与对象是水平五高一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思维创造和动手能力,对新生事物充满好奇心,学习新知识速度快模仿能力强。本次课通过设疑解答的方式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师生之间心理互动,增强学生乐于参与体育课和解决难题的信心。
5.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让学生体验投掷运动的乐趣,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2)、 知识技能目标:基本掌握原地双手正面掷实心球的动作方法,了解投掷运动基础知识。 (3)、身体发展目标:通过投掷实心球,发展上下肢和腹背力量,提高全身协调用力能力。 (4)、心理发展目标:激发运动兴趣,培养积极练习态度,树立不断进取信心。 (5)、社会适应目标:增强自我锻炼意识,从而提高利用环境、适应环境的能力。
6.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握球方法和出手角度
难点:全身协调用力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课堂常规(1分钟) 体育委员集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宣布课的内容和要求使学生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心理准备。
活动2【导入】导入热身阶段(5分钟) (1)绕篮球场慢跑3圈, (2)徒手操:
活动3【讲授】原地双手正面掷实心球(2分钟)
活动4【练习】学习原地双手正面掷实心球(13分钟) (1)徒手练习原地双手正面掷实心球的连贯动作 (2)学生徒手练习动作要领:原地两两合作练习,注意对方的动作,帮助同伴纠正错误动作。 (3)原地双手正面掷实心球练习。
活动5【练习】信息反馈(11分钟) (4)、教师巡回观察,及时纠正错误; (5)、学生示范:同学点评错误动作,教师总结; (6)、教师进行指导、点评:易犯错误:1)球摆动不到位,出手时机过晚,角度偏低。2) 发力顺序错误,出手时总低头,影响出手角度; (7)、巩固提高。
活动6【练习】素质练习:“矮子走”(8分钟)
双眼看前方,身体呈深蹲的姿势,双手握住自己的踝关节,向前走。发展学生下肢力量。
活动7【活动】放松与小结(5分钟) (1)、教师示范并带学生进行放松练习(放松操),促使学生消除肌肉的疲劳,使身心得到恢复; (2)、小结:对本课进行总结。
活动8【作业】课后作业 男同学俯卧撑12个/人,3组,间隔2分钟,1分钟仰卧起坐1组/人; 女同学俯卧撑10个/人,2组,间隔3分钟,1分钟仰卧起坐1组/人。
活动9【活动】场地器材及运动负荷 场地器材设计:篮球场1个、标志筒8个实心球24个; 运动负荷预计:平均心率130--140次/分,练习密度约为40%-50%.
活动10【活动】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内容完成,教学目标基本达到。原地双手正面掷实心球是初中阶段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力量素质的主要练习手段。这节课是高一田径模块中投掷项目实心球的第一课。由于此项目对基本技术的要求较高,动作规范与对成绩的影响较大,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技术动作,尤其是帮助同学建立正确的出手动作尤其重要。我把动作要领简单总结成三步(一准备姿势,二是身体反弓,三是迅速出手。)给学生头脑中形成一个连贯的技术动作。 不足之处:由于受投掷项目安全性较高的思维定视,未能真正敢于放手,而是由教师统一指挥练习,在很大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和自主性。课程中设计的游戏在组织上可以更紧密些,这样就可以多进行几次,同时也能为放松训练留出更多时间。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