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新坐标】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红楼梦》选读)红楼品鉴训练(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课堂新坐标】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红楼梦》选读)红楼品鉴训练(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8-10 07:47:25

文档简介

红楼品鉴训练(一)
(时间:120分钟 分值:120分)
一、基础巩固(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漫漶(huàn)     泯(mǐn)灭
名霑(zhān) 镌(jùn)刻
B.玷辱(rǔ) 大壑(hè)
漱(shuò)口 蓊(wěng)郁
C.呜(wū)咽 纱屉(tì)
花冢(zhǒng) 一抔(póu)
D.命殒(xǔn) 违拗(ào)
暴殄(tiǎn) 惶悚(sǒng)
【解析】 A项,镌,读juān。B项,漱,读shù。D项,殒,读yǔn。
【答案】 C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窈窕  淘汰  扭捏  厘剔
B.耐繁 浮藻 格物 盘桓
C.纳闷 作辑 忧虑 漂泊
D.思忖 葳蕤 瑭塞 讹诈
【解析】 B项,繁-烦。C项,辑-揖。D项,瑭-搪。
【答案】 A
3.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到处疯狂作案,集腋成裘的流窜作案的被告人樊某一审被河南省西峡县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二年。
B.上流社会贵妇淑女应运而生,法国名牌新款冬衣还未到港,她们已迫不及待地向巴黎预订和抢购。
C.项目推出无依无靠,其销售定价压力巨大,加上周边地块遭遇流拍,对当前这个区域销售更有影响。
D.本次展览涵盖京津画派李可染、海派吴昌硕等五大画派“掌门人”以及诸名家的作品,幅幅水墨淋漓,气象万千,美不胜收。
【解析】 D项,美不胜收:意为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收不完(看不过来)。A项,集腋成裘:比喻积少成多。不合语境,应用“积习难改”。B项,应运而生:旧指应天命而产生,现指适应时机而产生。不合语境。C项,无依无靠:形容孤苦而无所依靠。不合语境。
【答案】 D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近几年,该城市人均道路和公共绿化面积、建成区绿化和公交线路覆盖率等指标显著进步。
B.法院一审判决,剥夺了养女对养父的遗产继承权,并将死者名下的银行存款判归其遗孀拥有。
C.对房价上涨的愤怒,汽车工厂的罢工等均折射出年轻人的期望越来越高、却又不时落空。
D.2013年以开展“城市建设提升年”活动为总抓手,着力做好城镇规化、城镇建设和管理,努力构建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高品质城镇。
【解析】 A项,搭配不当。“进步”改为“提高”。B项,句式杂糅。“判归其遗孀拥有”是两个句子,“判归其遗孀”“判其遗孀拥有”保留一个。C项,成分残缺。“折射”没有照应的宾语,在“不时落空”后加上“的现实”等词语。
【答案】 D
5.依次填入空格中的语句,衔接最恰切的一项是(  )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________。并以强烈高远的思想底蕴,融合百家之长,汇集百科之粹,达到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①以贾、王、薛、史四大家族变迁为暗线
②以宝黛钗的爱情悲剧为主线
③可以代表古典小说艺术的最高成就
④以荣国府的日常生活为中心
⑤它继承了当朝其他小说的网状结构特点
⑥展现了封建社会终将走向灭亡的必然趋势
A.③⑤④②①⑥     B.②④⑤⑥③①
C.⑥②①⑤③④ D.③⑤④⑥②①
【解析】 这一段主要介绍《红楼梦》表现的主要内容,可以从小说的定位、线索、表现的意义等角度判定语句顺序。
【答案】 A
二、阅读鉴赏(40分)
(一)课内阅读(20分)
阅读《黛玉葬花》中“葬花吟”一节,回答6~9题。
葬花吟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6.黛玉葬花的具体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昨天晚上到怡红院看宝玉,晴雯等人没有开门,并且听到了宝玉与宝钗之间的谈笑。②感伤自己的身世。③巧遇饯花之期勾起伤春之情。④黛玉柔弱的性格特征。
7.“葬花吟”可以分为几层?写出每层的意思。(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前三十二句),交代葬花的缘由,感时伤怀。第二层(“昨宵”下十二句),从抒发个人哀愁过渡到对理想的倾诉,表达脱离尘世、飞到天边的理想。第三层(最后八句),表现了黛玉对自己命运的预感。
8.诗歌“葬花吟”表现了作者曹雪芹对黛玉怎样的情感?(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通过诗歌表现黛玉的性格特征,表现作者对黛玉身世遭遇的深切同情。②对黛玉高洁品格的赞赏。
9.“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几句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在“葬花吟”一诗的作用是什么?(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回忆昨晚花阴下听曲的感受。
(2)结构上是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课外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0~13题。
铸 剑
凌鼎年
穹隆山是座好山,古树参天,浓荫蔽日,山泉清澈,飞瀑如练,有野兽出没,少居家人迹。
剑雄相中了这地方,认为穹隆山乃铸剑的好地方。他在山里搭茅庐,起炉灶,住下来。
剑雄这一生最大的心愿是铸成一把像英雄传奇里的倚天名剑,一把传世名剑。为了这个愿望,剑雄已访遍了中原的铸剑名家,踏遍了山山水水,最后落脚穹隆山。他已认定穹隆山将是他的归宿之地,当然,自己人生辉煌的一笔将在这里写成。
剑雄在铸剑界名声很响,找他铸剑的有将军、有侠士、有官吏、有盗贼……各色人等都有。剑雄能避则避,能推则推,他想,我岂能把生命耗费在一般的剑上呢?要铸就铸举世无双、剑界独尊的名剑。
剑雄在穹隆山一住就是十年,十年间他已铸了三把好剑,分别起名为天灵、地宝、人杰,但他依然不满意。因为他试剑后,认为天灵太柔,霸气不足;地宝太刚,韧性不够;人杰刚柔相济,有弹性而且锋利,已有削铁如泥之功效,但剑雄总觉得还欠一把火候,到底哪一个环节还欠火候,他一时也说不清。
或许是剑雄的名气实在太大了,慕名寻访他的人最终还是知道了他隐居于穹隆山中。而当地的吴王正是好剑之人,他甚至愿拿城池与对方换名剑。现在他听说中原最有名的铸剑高手到了自己管辖的穹隆山,真是喜出望外,立即派特使进山宣旨,要剑雄为其铸一把天下第一的名剑,限一年内完成。要钱有钱,要物有物,要人有人,剑成之日,还有赏赐。
剑雄的妻子对他说:“这吴王好剑成瘾,你若为其铸成了天下第一的好剑,他还会让你活在这个世上吗?”
剑雄用长满老趼的手抚摸着妻子说:“我何尝不知道啊!可这是个好机会,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要借此了却我一生的心愿。”
知夫莫若妻。妻子不再说什么,垂着泪走向了炉灶,拉起了风箱,炉膛内的火苗立时蹿动起来。
经过九九八十一天的冶炼、锤打,剑已成形,接下来的磨剑是个耗人精力、耗人时间的活儿。
吴王已派特使来催了几次。
剑雄只一句话:“古人曰,十年磨一剑。我才磨了一年不到,早着呢。真正的名剑哪有工夫不到就磨成的?”
妻子对剑雄说:“剑已铸成,你愿已了。我俩速速远走高飞吧。要不然,必遭吴王毒手!”
剑雄平静地说:“你以为我俩还能逃走吗?吴王乃一代奸雄,他能不防范吗?”
一年期限终于到了,吴王传下旨意,一天也不能再拖了。
献剑的日子终于到了。
吴王搞了个很隆重的献剑仪式,他要借此昭告天下,世间第一的名剑是剑雄专为他特铸的,传出去,是何等的佳话啊。
剑雄在众目睽睽下,坦然上殿。
吴王问剑雄:“此剑为何名也?”
剑雄答曰:“我剑雄铸剑,须剑成方起剑名。只因大王太急了些,此剑尚有一缺憾,那就是剑身之花纹还少了点精气神。”
“什么?一把名剑少了精气神,那还称什么名剑?”吴王气得脸都变了色。
剑雄拔出剑来,抖动剑身在阳光下一闪一耀。他注视着剑刃,用两个手指夹住剑身慢慢划过,用很悲怆的语调说:“我立马给它精气神!”说罢,突然转过身,在脖子上用劲一抹,殷红的鲜血顿时喷涌而出。倒地前,剑雄用尽最后的力气吐出这么一句话:“我愿毕矣!”
为了纪念这位铸剑大师,此剑被命名为“剑雄”。
后世不少武林中人士曾踏破铁鞋寻觅此剑,可惜无影无踪。此剑竟不知所终。
(选自2010年第2期《小小说月刊》)
10.下列对小说的理解和分析,最不恰当的两项是(  )(4分)
A.小说主人公的名字“剑雄”两个字很有意蕴,一方面照应题目“铸剑”,一方面体现他的工作特点和个人性格特征。
B.剑雄把穹窿山当作自己的归属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知道吴王是个好剑的人,早晚会让他铸剑,最终会成就他的名声。
C.小说写剑雄十年铸三把好剑使用了对比手法,目的是为了表现剑雄对目前铸的剑的不满意,为下文为吴王铸剑铺垫。
D.吴王好剑成瘾的情节为后文吴王必定以杀剑雄而后快埋下伏笔,因为吴王绝对不希望有人和自己一样拥有这样的剑。
E.小说结尾宝剑“剑雄”不知所终的情节强烈暗示吴王最终会走向灭亡的必然性,同时表现人们对这把剑的喜爱之情。
【解析】 B项,穹窿山山清水秀、人迹罕至,是铸剑的好地方,但剑雄没有预测到吴王让他铸剑这件事。E项,没有暗示,选项拔高了小说表现的主题。
【答案】 BE
11.第一段的环境描写的作用有哪些?请简要概括。(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表现穹窿山的美丽、荒僻。②先扬后抑,为全文定下悲凉的基调。③推动情节发展,引出下文对剑雄过去生活的描述。
12.小说从哪些方面描写剑雄妻子的?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特征?(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描写手法:①语言描写。向丈夫表达吴王的残暴,劝丈夫逃走。②神态描写。听了丈夫的话后垂泪。③动作描写。拉起风箱等。
(2)性格特征:①聪明、有智慧。对吴王的残暴有着清醒地认识。②爱自己的丈夫。知道铸剑的事情无可改变,就积极铸剑;铸剑成功之后,劝丈夫逃走。
13.请从剑雄一生追求的角度简要分析小说设计剑雄献剑后自杀这个情节的合理性。(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小说为剑雄献剑后自杀埋下了不少的伏笔。比如写剑雄最大的心愿就是铸造一把传世名剑,并且认定穹窿山就是自己的归宿,并且一直寻找铸剑过程中欠火候的环节;当与吴王铸剑时,他十分清楚吴王的残暴,知道剑铸成之时必死无疑,但他为了了却心愿,还是义无反顾地为吴王铸剑;献剑的时候十分坦然,并且用悲怆的语调告诉吴王,如何给名剑精气神。以上这些都表露出剑雄献出铸剑之后是必死无疑的。
小说设计剑雄献剑后的自杀,一方面是表现吴王的残暴,更重要的是写出了剑雄为一生的追求敢于牺牲自己生命的坚强性格。情节设计合理,也十分必要。
三、语言运用(15分)
14.章回小说常用两句对偶文字作回目,概括本回的故事内容。请根据教材的相关内容,仿照示例,补写回目的下半部分。(6分)
(1)贾夫人仙逝扬州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贾府概况》)
(2)滴翠亭杨妃戏彩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黛玉葬花》)
【答案】 示例:(1)冷子兴言说荣国府
(2)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15.下面的文字说明了利用等离子体杀死细菌的过程,请依次概括这个过程的三个阶段。(每点不超过6个字)(4分)
等离子体是一种离子化气体,其温度一般高达数千摄氏度。科学家在一个大气压环境下让等离子体的温度平稳保持在35 ℃到40 ℃之间;再利用低温等离子体破坏细菌的DNA结构,杀死生长在伤口处的由生物膜保护的细菌。由于低温等离子体直接瞄准了小面积的特定感染区域,因此在治疗过程中不会使周围组织受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此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可将原语段的内容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主要谈如何控制等离子体的温度;第二层谈如何破坏细菌的DNA结构;最后一层分析利用等离子体杀死细菌不会使周围组织受损的原因——直接瞄准了小面积的特定感染区域。将这几方面内容加以概括,再按等离子体杀死细菌的过程写出即可。
【答案】 示例:①控制温度;(2分)②瞄准感染区域;(1分)③破坏DNA结构。(1分)
16.仿照示例,从“橡皮人”、“考碗族”、“奈特尔家庭”三种职场现象中选择一个,作劝勉或警醒式的点评。(不超过40个字)(5分)
【示例】
软实力:是相对于知识、文凭等“硬实力”而言的,是指一个人在职场中具备的会唱歌、字漂亮、有气质等各种影响自身发展潜力和感召力的因素。
点评:软实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全面提升软、硬实力才能在职场立于不败之地。
【职场现象】
①橡皮人:在职场上我行我素,不接受新生事物,对表扬、批评无所谓,荣辱观淡薄的人。
②考碗族:到处参加公务员考试,不捧到“金饭碗”决不罢休的一群人。
③奈特尔家庭:专心事业,收入丰厚,却很少有时间享受生活的职场人家庭。
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此题将仿写和语言的准确、鲜明、连贯、得体综合起来加以考查。要求选择三种职场现象中的一种进行点评,点评要有针对性,要起到劝勉或警醒的作用。如,对“橡皮人”,这种人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团队意识和工作热情,因此要从正面劝导;对“考碗族”,要让其明白“行行出状元”的道理;对“奈特尔家庭”,则应引导其注重事业的同时,懂得享受亲情。此外,点评时语言不能偏激,要注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答案】 示例一:橡皮人 多与同事交流,增强团队意识,保持对工作的热情。
示例二:考碗族 对自己职场的规划可以多种多样,各行各业都有“金饭碗”。
示例三:奈特尔家庭 事业不是生活的唯一,感受生活,享受亲情,人生会更美好。
四、写作表达(50分)
17.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1)山登绝顶我为峰。这不仅是登山的境界,也应该是每个人的豪迈气概。
(2)人生就像登山,不一定每个人都能爬到山顶,但爬了就好;不一定每个人都要登到山顶,但一定要一步一个脚印。
请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 在我们的人生路程中,几乎每个人都有过爬山的经历和体会。这当中,有的人能奋勇争先爬上山顶,有的人爬爬歇歇,最终也爬到山顶,目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美景;也有的人爬山只是重在参与,为了享受爬山的过程,至于能否爬到山顶并不在乎。
爬山如此,人生的每一项活动、工作、事业也是如此。由此拓展引申,我们对这则材料的审题可以有如下的立意:
第一句话的角度:①勇攀高峰,志存高远。②要有奋勇争先的豪迈气概。③争强好胜,永不服输。④勇立潮头,做社会的变革者。⑤成功属于不屈不挠者。
第二句话的角度:①做任何事情都重在参与。②走好人生的每一步。③力所能及无遗憾。④量力而行,尽力就可。⑤享受过程,别有洞天。
【佳作赏析】
走过,留下脚印足矣
谢思思
常感叹夕阳的无限美好,却抓不住她们的一丝倩影。
常陶醉于昙花一现的无限娇柔,却留不住她绝美的一瞬间。
常徘徊于河水之畔聆听水的声音,却捧不住她澄澈充满韵味的身姿。
但,我们不需有任何的感伤,我们只要走过,留下脚印足矣。正如易中天的登山感悟:人生就像登山,不一定每个人都能爬到山顶,但爬了就好。
走过童年,我留下了快乐的脚印……
小时候,眼睛里总是纯纯的东西,无论大千世界如何多彩,我都不曾感知,因为我的世界里充满孩童时代的天真的幻想。只要妈妈给几个糖果哄哄我,每一天都有我的快乐在周围回荡。考试时,也只要拿一个老师用红笔画的小红旗就会欣喜若狂;玩耍时,只要与邻家小朋友一起玩个过家家,我就会忘乎所以;吃饭时,只要从哥哥那里多抢一块瘦肉,我就会美滋滋的……童年,留下了我快乐的脚印,留给了我美好的回忆……
走过少年,我留下了坚强的脚印……
少年时代最轻狂,既有孩童时代的天真亦不乏大哥大姐身上的理智。第一次学骑自行车时,摔得两膝血淋淋,爸爸见着心疼,叫我不要学了,而倔强的我硬撑着,带着两边伤痕累累的疤,叫哥哥扶着,又坚强的骑自行车,很快我学会了骑自行车。第一次代表班级去参加演讲时,我没有领到梦寐以求的奖状,但我没有气馁,一次次的考验,我学会了坚强,学会了坚持,学会了拼搏……少年,留下了我坚强的脚印,也彰显了我年少的狂放。
未走完的青春,我留下了奋斗的脚印……
年轻就是资本,有资本即可成大业。我一直很相信这句朴实的话,高中充满了挑战,有人说恐怖,有人说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都会溢满竞争,填满许多泪水与汗水,但我觉得风华正茂,就需用奋斗来装饰这每一天,让青春无悔,让世界再多一丝奋斗的背景, 用努力来点缀属于十八岁的梦,让每一个夜晚在灯光下都有自己孜孜不倦的身影。青春,留下了我奋斗的脚印,它将是我人生旅途上最美的脚印。
走过,留下脚印足矣。人生就像登山,不一定每个人都能爬到山顶,但爬了就好。我们走过,留下快乐,坚强,奋斗的脚印,就足矣。
【点评】 本文作者在开头创造亮点的同时在行文过程中和主体部分用相似的词语、句子以独立成段的形式出现来串联全文,例如,“走过童年,我留下了快乐的脚印……”、“走过少年,我留下了坚强的脚印……”、“未走完的青春,我留下了奋斗的脚印……”。变化的是文字,反复吟咏的是基调,不仅强化了主题,又在变化中给人丰富生动的感受。
红楼品鉴训练(二)
(时间:120分钟 分值:120分)
一、基础巩固(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园圃(pǔ)      稻稗(bì)
饥馑(jǐn) 尧(yáo)舜
B.麝(shè)月 骰(shāi)子
雅谑(xuè) 侑(yòu)酒
C.灵柩(jiù) 盘飧(sūn)
青埂(gěng) 宗祧(tiāo)
D.祚(zuò)永 呜咽(yān)
魂魄(pò) 掩饰(shì)
【解析】 A项,稗,读bài。B项,骰,读tóu。D项,咽,读yè。
【答案】 C
2.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诽谤  膏粱   作践   脂粉
B.唠叨 酒撰 擎起 叨登
C.慑免 烦恼 敷衍 缥缈
D.坚管 重叠 粗糙 抱怨
【解析】 B项,撰-馔。C项,慑-赦。D项,坚-监。
【答案】 A
3.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人权事业,会有断章取义的误读,只有公正看待,才会看到一个真实的中国。
B.山西人大多淳朴、憨厚,做事情循规蹈矩,有些思想观念甚至保守陈旧,很多人不愿意走出来。
C.对文化的所谓断层之忧,或许不过是杞人忧天,而保卫云云,或许更是胶柱鼓瑟,刻舟求剑。
D.黄奕的坚韧不仅带有传统美德,更是当下独立女性精神,既不怨天尤人,也不自怨自艾。
【解析】 A项,断章取义: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而根据自己的需要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也指引用与原意不符。可改为“一叶蔽目”等。B项,循规蹈矩:原指遵守规矩,不敢违反。现也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做变动。C项,刻舟求剑: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D项,怨天尤人:指遇到挫折或出了问题,一味抱怨天,责怪别人。
【答案】 A
4.(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对于传说中这类拥有异常可怕力量的动物,尚武的古代欧洲人的真实心态恐怕还是敬畏多于憎恶的。
B.杜绝过度治疗,除了加强宣传教育外,还要靠制度保障医疗机构正常运转,调控盲目扩张的逐利行为。
C.作者观察细致,一泓清潭、汩汩流水、朗朗歌声,都能激发他的灵感,都能从中找到抒情叙事的切入点。
D.过于重视教育功能,文学作品会出现理性捆绑感性,思想大于形象,甚至全无艺术性,变成干巴巴的说教。
【解析】 本题从搭配不当、不合逻辑、成分残缺三个角度考查对病句的辨析。B项,动宾搭配不当。将“调控”改为“严惩”。C项,偷换主语。第二个“都能”改为“使他”。D项,缺少宾语。在“形象”后加“的问题”。
【答案】 A
5.依次填入空格中的语句,衔接最恰切的一项是(  )
怡红院是大观园内院落之一,贾宝玉的住所:________。
①贾妃后改名为“怡红快绿”,赐名怡红院
②一边是一棵西府海棠
③院内一边种着数株芭蕉
④宝玉日常起居卧室又名“绛芸轩”
⑤方斗上的三个字还是宝玉亲笔所写
⑥宝玉题名为“红香绿玉”
A.③②⑥①④⑤  B.②③①⑤⑥④
C.⑤②③④⑥① D.③⑥⑤①④②
【解析】 本段介绍“怡红院”的内容,应该先介绍怡红院名字的由来,注意分析“红香绿玉”中“红”、“绿”,然后分析贾妃赐名的先后,可以得出答案。
【答案】 A
二、阅读鉴赏(40分)
(一)课内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6~9题。
怡红欢聚
这里晴雯等忙命关了门,进来笑说:“这位奶奶那里吃了一杯来了,唠三叨四的,又排场了我们一顿去了。”麝月笑道:“他也不是好意的,少不得也要常提着些儿。也提防着怕走了大褶儿的意思。”说着,一面摆上酒果。
袭人道:“不用围桌,咱们把那张花梨圆炕桌子放在炕上坐,又宽绰,又便宜。”说着,大家果然抬来。麝月和四儿那边去搬果子,用两个大茶盘做四五次方搬运了来。两个老婆子蹲在外面火盆上筛酒。宝玉说:“天热,咱们都脱了大衣裳才好。”众人笑道:“你要脱你脱,我们还要轮流安席呢。”宝玉笑道:“这一安就安到五更天了。知道我最怕这些俗套子,在外人跟前不得已的,这会子还怄我就不好了。”众人听了,都说:“依你。”于是先不上坐,且忙着卸妆宽衣。
一时将正装卸去,头上只随便挽着纂儿,身上皆是长裙短袄。宝玉只穿着大红棉纱小袄子,下面绿绫弹墨袷裤,散着裤脚,倚着一个各色玫瑰芍药花瓣装的玉色夹纱新枕头,和芳官两个先划拳。当时芳官满口嚷热,只穿着一件玉色红青酡三色缎子斗的水田小夹袄,束着一条柳绿汗巾,底下是水红撒花夹裤,也散着裤腿。头上眉额编着一圈小辫,总归至顶心,结一根鹅卵粗细的总辫,拖在脑后。右耳眼内只塞着米粒大小的一个小玉塞子,左耳上单带着一个白果大小的硬红镶金大坠子,越显的面如满月犹白,眼如秋水还清。引的众人笑说:“他两个倒像是双生的弟兄两个。”
袭人等一一的斟了酒来,说:“且等等再划拳,虽不安席,每人在手里吃我们一口罢了。”于是袭人为先,端在唇上吃了一口,余依次下去,一一吃过,大家方团圆坐定。小燕四儿因炕沿坐不下。便端了两张椅子,近炕放下。那四十个碟子,皆是一色白粉定窑的,不过只有小茶碟大,里面不过是山南海北,中原外国,或干或鲜,或水或陆,天下所有的酒馔果菜。
宝玉因说:“咱们也该行个令才好。”袭人道:“斯文些的才好,别大呼小叫,惹人听见。二则我们不识字,可不要那些文的。”麝月笑道:“拿骰子咱们抢红罢。”宝玉道:“没趣,不好。咱们占花名儿好。”晴雯笑道:“正是早已想弄这个顽意儿。”袭人道:“这个顽意虽好,人少了没趣。”小燕笑道:“依我说,咱们竟悄悄的把宝姑娘、林姑娘请了来,顽一回子,到二更天再睡不迟。”袭人道:“又开门喝户的闹,倘或遇见巡夜的问呢?”宝玉道:“怕什么,咱们三姑娘也吃酒,再请他一声才好。还有琴姑娘。”众人都道:“琴姑娘罢了,他在大奶奶屋里,叨登的大发了。”宝玉道:“怕什么,你们就快请去。”小燕、四儿都得不了一声,二人忙命开了门,分头去请。
晴雯、麝月、袭人三人又说:“他两个去请,只怕宝林两个不肯来,须得我们请去,死活拉他来。”于是袭人晴雯忙又命老婆子打个灯笼,二人又去。果然宝钗说夜深了,黛玉说身上不好,他二人再三央求说:“好歹给我们一点体面,略坐坐再来。”探春听了却也欢喜。因想:“不请李纨,倘或被他知道了倒不好。”便命翠墨同了小燕也再三的请了李纨和宝琴二人,会齐,先后都到了怡红院中。袭人又死活拉了香菱来。炕上又并了一张桌子,方坐开了。
宝玉忙说:“林妹妹怕冷,过这边靠板壁坐。”又拿个靠背垫着些。袭人等都端了椅子在炕沿下一陪。黛玉却离桌远远的靠着靠背,因笑向宝钗、李纨、探春等道:“你们日日说人夜聚饮博,今儿我们自己也如此,往后怎么说人。”李纨笑道:“这有何妨。一年之中不过生日节间如此,并无夜夜如此,这倒也不怕。”
6.文章第一段晴雯、麝月对查夜人的看法有何不同?体现了二人怎样的性格特征?(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晴雯是责备的口吻,比较讨厌这些查夜人的唠叨,体现出她快人快语的性格特征。
(2)麝月是劝解的口吻,从查夜人的职责的角度解说她们这样安排没有什么恶意,表现麝月善解人意的性格。
7.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6分)
(1)“他也不是好意的”一句中的“不是好意”的意思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琴姑娘罢了,他在大奶奶屋里,叨登的大发了”一句的意义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不是好意”的字面意思是“不怀好意”,但这里的意思是她们这些人没有恶意。(一说“不是故意的”。)
(2)宝琴姑娘就不要请了,因为她住在大奶奶房中,如果去请的话,就会惹麻烦的。
8.找出文中袭人说的话,简要分析这些语句塑造了袭人怎样的性格特征。(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不用围桌,咱们把那张花梨圆炕桌子放在炕上坐,又宽绰,又便宜。②且等等再划拳,虽不安席,每人在手里吃我们一口罢了。③斯文些的才好,别大呼小叫,惹人听见。二则我们不识字,可不要那些文的。④这个顽意虽好,人少了没趣。⑤又开门喝户的闹,倘或遇见巡夜的问呢?
从这些话语可以看出,袭人是以怡红院丫头们的管理者的身份说话的。一方面体现袭人想得周到,一方面表现袭人温柔、胆小的性格特征。
9.文中第三段描写宝玉、芳官使用了哪些写作手法?众人为何说二人像“双生的弟兄两个”?(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外貌(肖像)描写,二人都是面如满月、眼如秋水。
(二)课外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第10~13题。
(一)
①来旺媳妇倒茶漱口毕,凤姐方起身,别了族中诸人,自入抱厦来,按名查点。各项人数,俱已到齐,只有迎送亲友上的一人未到,即令传来。那人惶恐,凤姐冷笑道:“原来是你误了!你比他们有体面,所以不听我的话!”那人回道:“奴才天天都来的早,只有今儿来迟了一步,求奶奶饶过初次。”正说着,只见荣国府中的王兴媳妇来了,往里探头儿。
②凤姐且不发放这人,却问:“王兴媳妇来作什么?”王兴家的近前说:“领牌取线,打车轿网络。”说着将帖儿递上,凤姐令彩明念道:“大桥两顶,小轿四顶,车四辆,共用大小络子若干根,每根用珠儿线若干斤。”凤姐听了数目相合,便命彩明登记,取荣国府对牌发下。王兴家的去了。
③凤姐方欲说话,只见荣国府的四个执事人进来,都是支取东西领牌的,凤姐命他们要了帖念过,听了一共四件,因指两件道:“这个开销错了,再算清了来领。”说着将帖子摔下来。他二人扫兴而去。凤姐因见张材家的在旁,便问:“你有什么事?”张材家的忙取帖子回道:“就是方才车轿围子做成,领取裁缝工银若干两。”凤姐听了,收了帖子,命彩明登记;待王兴家的交过,得了买办的回押相符,然后与张材家的去领。一面又命令那一件,是为宝玉外书房完竣,支领买纸料糊裱,凤姐听了,即命收帖儿登记,待张材家的缴清再发。
④凤姐便说道:“明儿他也来迟了,后儿我也来迟了,将来都没有人了。本来要饶你,只是我头一次宽了,下次就难管别人了,不如开发了好。”登时放下脸来,叫:“带出去打他二十板子!”众人见凤姐动怒,不敢怠慢,拉出去照数打了,进来回覆。凤姐又掷下宁府对牌:“说与来升,革他一个月的钱粮。”吩咐:“散了罢。”众人方各自办事去了。那被打的也含羞饮泣而去。彼时荣宁两处领牌交牌人往来不绝,凤姐又一一开发了。于是宁府中人才知凤姐利害,自此俱各兢兢业业,不敢偷安,不在话下。
(选自程乙本《红楼梦》)
(二)
凤姐便说道:“明儿他也睡迷了,后儿我也睡迷了,将来都没了人了。本来要饶你,只是我头一次宽了,下次人就难管,不如现开发的好。”登时放下脸来,喝命:“带出去,打二十板子!”一面又掷下宁国府对牌:“出去说与来升,革他一月银米!”众人听说,又见凤姐眉立,知是恼了,不敢怠慢,拖人的出去拖人,执牌传谕的忙去传谕。那人身不由己,已拖出去挨了二十大板,还要进来叩谢。凤姐道:“明日再有误的,打四十,后日的六十,有要挨打的,只管误!”说着,吩咐:“散了罢。”窗外众人听说,方各自执事去了。彼时宁国荣国两处执事领牌交牌的,人来人往不绝,那抱愧被打之人含羞去了,这才知道凤姐利害。众人不敢偷闲,自此兢兢业业,执事保全。不在话下。
(选自庚辰本《红楼梦》)
10.用简要的文字概括“程乙本”选文的主要内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凤姐处理内务,处罚迟到者。
11.试分析“庚辰本”对凤姐形象的描写方法。(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文段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如“明儿他也睡迷了,后儿我也睡迷了,将来都没了人了。本来要饶你,只是我头一次宽了,下次人就难管,不如现开发的好。”“带出去,打二十板子!”等是语言描写;“放下脸”“眉立”是神态描绘。以上这些都是正面描写。“宁国荣国两处执事领牌交牌的,人来人往不绝,那抱愧被打之人含羞去了,这才知道凤姐利害。众人不敢偷闲”是通过众人对凤姐的畏惧来衬托凤姐的威严,这些是侧面描写。
12.“庚辰本”将凤姐“动怒”改为“眉立”,你认为哪个好?试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眉立”好。因为它形象地表达出凤姐气恼得如泼妇般杀气腾腾的形象,较“动怒”这个抽象动词更具有表现力。
13.对于“王熙凤协理宁国府”这个情节,脂砚斋批道:“写凤姐之珍贵,写凤姐之声势,写凤姐之骄大。”请谈谈你的理解。(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脂砚斋所批的“珍贵”“骄大”指凤姐处理事务有条不紊,仔细认真,处罚毫不留情,赞美之情有之;也批判了她工于心计、心狠手辣的一面。
三、语言运用(15分)
14.阅读下面的语段,分析贾宝玉是如何用“你放心”三个字表达出对林黛玉一腔真情的?(4分)
宝玉瞅了半天,方说道:“你放心。”……黛玉道:“果然我不明白放心不放心的话。”宝玉点头叹道:“好妹妹,你别哄我。果然不明白这话,不但我素日之意白用了,且连你素日待我之意也都辜负了。你皆因总是不放心的缘故,才弄了一身的病。但凡宽慰些,这病也不得一日重似一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你放心”三字看似突兀、模糊,实则含蓄有味、耐人寻味,因为“放心”的内容二人心知肚明,通过语言的层层递进,表达出宝玉的肺腑之言。
15.请展开想象,写一段描绘夜读《红楼梦》的话,其中必须包含“流水”、“星辰”等词语。(50个字左右)(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夜幕降临之后,沏一杯香茗,燃一炷清香,手捧《红楼梦》,端坐桌前,或徘徊室内,村前那潺潺的流水,晴空那满天的星辰,伴我读书至深夜,但毫无倦意。
1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用一句话概括小说创作中“间离”的作用。要求:不超过25字。(5分)
荒诞化、幻化是把小说与人生间离的重要手段。《红楼梦》一开篇,作者就强调“将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经历过一场梦幻”,说来虽近荒唐,细说颇有趣味,一方面强调不失其真,不敢失其真;一方面又强调不可当真。这就给创作主体留下了进可攻,退可守的更大灵活性,留下了放大的艺术创造纵横驰骋的余地,留下了自己的创作自由。也为读者留下阅读与欣赏的,即进行二度创作的自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给作者和读者分别留下创作和二度创作的自由。
四、写作表达(50分)
17.不管愿意还是不愿意,我们已经习惯了很多很多,但习惯之后你又有什么样的经历或感悟呢?
请以“习惯之后”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写作提示】 “习惯”和“习惯之后”既有联系又存在较大差别,“习惯之后”关乎“习惯”但更侧重于“之后”的内容,写作重点在于对“习惯之后”的反思。因此可从以下角度思考:①“习惯之后”有没有重新审视、修正这习惯。②“习惯之后”会对我们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包括生活、心理、思维、人格等)?这一文题要求考生平时关注现实生活,行文时在叙写、议论之中表达感悟或认知。可以写相关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可褒、可贬,但应理性认识“习惯之后”。可写“习惯之后”的喜悦与舒畅,也可以写“习惯之后”突显出思维的定势、见识的平庸、审美的固化、自我的丧失、人格的沦丧、心理的扭曲等问题。
【佳作赏析】 
习惯之后
习惯的力量是微妙的,它不像火车转轨,“啪”地一下就让你换到另外一条轨道上,它更像慢性药,日积月累,药力慢慢扩散,当我们认识到这一点后,药性已经渗入五脏六腑,人就只好不由自主地跟着习惯走了。
中国文坛目前似乎就陷入了这样一种习惯之后的时代。大家都习惯跟着“旗帜”、“潮流”走,都习惯了逃避现实,都习惯了不说实话,于是市场上充斥着以“主流文化”作为护身符、挡箭牌,赫然占据着畅销书架的劣作。不然就是写些花鸟虫鱼、“性灵散文”、“文化大散文”,忽悠读者去了另一个世界,忘记我们活在当下的责任与使命。习惯啊,把作家们的毛都摸顺咯,本应个性张扬的棱角都被磨平了!对于社会敏感话题,他们不敢碰触,怕惹祸上身;对国民的劣根,他们不敢批判,怕招致非议。现在的作家都藏起了各自的良心!
这习惯之后的时代不正与鲁迅笔下“坐稳了奴隶”的时代相吻合吗?作家成了习惯的奴隶,成了潮流的奴隶。然而,我们需要“逆流而动”的作家。他们是能“打破习惯”的人,是能“睁了眼看”的人!鲁迅在《睁了眼看》中说:中国作家对社会现实是没有正视的勇气的,甚至仰视、斜视都不能。所以,要打破习惯,作家得先“睁开眼”。要想“妙手著文章”必须先“铁肩担道义”。拥有广阔的社会视角、敏锐的洞察力、心忧天下的胸襟才是成就大作的先决条件。像费孝通先生所著的《江村经济》是他深入农村几十年而写成的,并不像现在某些作家将自己锁在“空中楼阁”里,像待字闺中的小姐,只凭想象虚构文字,写出的仍是“不接地气”的习惯之语。
打破习惯,中国文坛需要“闯将”。前段时间李承鹏的作品《李可乐抗拆记》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并不是专业作家的他敢于对强拆这一社会热点问题“评头论足”,还写小说加以讽刺宣泄,我觉得他可以被视为一个“闯将”了。他“闯”过的是习惯铸成的铜墙铁壁,是潮流形成的一道封锁线,是很多作家不敢碰的“禁区”。暂且不说这部作品从文学角度看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但“中国第一部拆迁主题的小说”使他为历史所铭记。我也十分欣赏某杂文报刊将其办刊宗旨归为“一本说真话讲事实的杂志”,它无疑也是报刊中的一员“闯将”,可以为更多“闯将”抒发心声、针砭时弊提供更广阔的平台。
作家就是该显现出自己的棱角,站起来,逆流而动,用“匕首”和“投枪”打破这习惯之后的时代,闯出新天地。
【点评】 该文紧扣文题,开篇描述“习惯之后”的弊端,如同竖起了一支箭靶,使得之后对“习惯之后”的批判有的放矢。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从“习惯之后”的方方面面中仅仅选取一种现象具体论证,这样既避免了因内容过多而产生难以下笔的困惑,又使文章显得更具体,说理显得更透彻。这些都是考生在应试作文中应熟练运用的技巧。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