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新坐标】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教师用书(1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课堂新坐标】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教师用书(1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8-10 08:07: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SJ语 文选修 《史记》选读
太史公自序
浮生若茶
一位屡屡失意的年轻人去请教一位得道高僧。 ( http: / / www.21cnjy.com )高僧明白他的来意后,便在他面前放了两只装了茶叶的杯子,他用温开水冲了一杯,叫年轻人喝。年轻人细细喝了几口,发现一点香味也没有。高僧又用沸水冲了另一杯,没冲满,只见茶叶在杯子里上上下下地沉浮着,一会儿,一丝细微的清香便缓缓地从杯中溢出来。接着,高僧又往杯里加了点沸水,一共加了三次水,里面的茶叶一次比一次沉
浮得厉害。年轻人闻到的是沁人心脾的芳香,他细细地品味了一会儿,满意地点了点头,说一切全都明白了。
【内容赏析】
同样的茶叶,两种不同温度的水致使一杯索然无 ( http: / / www.21cnjy.com )味,一杯却香气四溢。其实,人生就犹如一片茶叶,只有在艰难险阻中沉浮,在痛苦辛酸中磨砺,才能真真实实地体味到生活的原味与魅力。在那一次次的沉浮与磨砺中,生命便变得光彩照人、芳香四溢。
1.字音辨识
颛顼(zhuān)(xū)        蒯聩(Kuǎi)(kuì)
簒弑(cuàn)(shì) 缧绁(léi)(xiè)
羑里(Yǒu) 股肱(ɡōnɡ)
封禅(shàn) 牝牡(pìn)(mǔ)
朔旦(shuò) 东渐于海(jiān)
重译款塞(chónɡ)(sài) 喟然而叹(kuì)
善善恶恶(wù)(è) 二十八宿(xiù)
2.通假举要
(1)堕先人所言(“堕”同“隳”,毁)
(2)太史公仍父子相续纂其职(“纂”同“缵”, 继承)
(3)辅拂股肱之臣配焉(“拂”同“弼”,辅助)
(4)扶义俶傥,不令己失时(“俶傥”同“倜傥”,卓越洒脱,不拘于俗)
3.一词多义
(1)适
(2)本
(3)次
(4)以
4.词类活用
(1)其在卫者,相中山(名词作动词)担任宰相
(2)于是惠王使错将伐蜀(名词作动词)担任将军
(3)靳与武安君坑赵长平军(名词作动词)用土坑活埋
(4)于是迁仕为郎中(名词作动词)出仕
(5)故重黎氏世序天地(名词作动词)主管
(6)乡射邹、峄(名词作动词)参加乡射之礼
(7)王卬于殷(名词的使动用法)封……为王
(8)南略邛、笮、昆明(名词作状语)向南
(9)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
(10)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动词的为动用法)为……而死
(11)故述往事,思来者(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思
(12)孔子修旧起废(形容词作名词)指过去被废弃破坏的礼乐
(13)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形容词作动词)奖励/惩罚
(14)整齐百家杂语(形容词作动词)整理,归纳
(15)扬名于后,以显父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显耀
5.古今异义
(1)无泽为汉市长
古义:掌管市场的官长。
今义:市的最高行政长官。
(2)不得与从事,故发愤且卒
古义:参与其事。
今义:投身到(事业中去)。
(3)先人有言
古义:父亲。
今义:祖先。
(4)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
古义:到。
今义:表示另提一件事。
(5)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
古义:褒贬评定。
今义:对错。
(6)以为天下仪表
古义:标准。
今义:人的外表。
(7)余所谓述故事
古义:历史旧事。
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用做讲述对象的事情。
(8)夫《诗》《书》隐约者
古义:含义隐奥而言辞简约。
今义:看起来或听起来不很清楚,感觉不明显。
(9)维我汉继五帝末流
古义:遗业。
今义:已经衰退的;等级或质量低的。
(10)小子何敢让焉
古义:我。
今义:男孩子。
(11)《诗》《书》往往间出矣。
古义:不断。
今义:常常,经常。
6.文言句式
(1)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判断句)
译文:扬名于后世来光耀父母,这是最大的孝道。
(2)故《春秋》者,礼义之大宗也。(判断句)
译文:所以《春秋》是礼义根本之所在。
(3)韩非囚秦。(被动句)
译文:韩非被秦国囚禁。
(4)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宾语前置句)
译文:从前孔子为什么要作《春秋》呢?
(5)夫子所论,欲以何明?(宾语前置句)
译文:先生所要撰述的,想要阐明的是什么呢?
(6)还而与之俱赐死杜邮。(状语后置句、被动句、省略句(省略介词“于”))
译文:回来后与武安君一起被赐死在杜邮。
(7)见父于河洛之间。(状语后置句)
译文:在黄河、洛水之间拜见父亲。
(8)皆葬高门。(省略句(省略介词“于”))
译文:都葬(在)高门。
千古“史圣”——司马迁
司马迁,字子长,夏阳(陕西韩城县芝川镇)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西汉杰出的史学家、文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史圣”。十岁起在长安求学,受教于当时的儒学大师董仲舒、孔安国,开始学习古文典籍。二十岁离开家乡漫游各地,寻访古代遗迹,收集资料,回到长安后,入仕做了郎中,奉武帝之命随军西征巡视西南地区。父亲司马谈去世之后,当了太史令,曾经参与制定太初历。后因李陵之祸,激怒汉武帝,自请腐刑,得以保全性命,忍辱完成了《史记》的创作。
《史记》简介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史书,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3000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包括本纪(帝王传记)12篇,世家(记诸侯本系)30篇,列传(序列人臣事迹)70篇,表10篇,书(记经济、天文、历法、礼乐等方面的情况)8篇,共50多万字。无论大小人物,都坚持“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作者本着“读其书想见其人”的知人论世理念,着力凸显人物在历史进程中的优秀品格和高尚灵魂,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叙事有详有略,笔锋纵横捭阖,语言生动,个性鲜明,在文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鲁迅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的传播历经坎坷。著成后,秘而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宣,将其“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以防被毁。尽管如此,“汉武帝闻其述《史记》,取孝景及己本纪览之,于是大怒,削而投之”。汉明帝说:“司马迁著书,成一家之言,扬名后世。至以身陷刑之故,反微文刺讥,贬损当世。”直到司马迁死,“其书稍出,宣帝时,迁外甥平通侯杨恽祖述其书,遂宣布焉”。西汉对该书的流传控制很严。后东汉、南北朝以及隋唐,对《史记》多有微词,甚至还有人指责《史记》是“谬孔子言”,直到宋代《史记》才遇知音。明清学者多精读《史记》,开始考证,核差误,论得失,《史记》的研究至此才蔚为大观。
自 序
序言又称序,通常用以说明编写该书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意图、意义、主要内容,全书重点及特点,有关编写过程及情况,编排及体例等。《太史公自序》是司马迁为《史记》写的序言,也是司马迁为自己写的一篇自传。
1.这篇自序介绍了哪些内容?请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填写下面的表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段落序号 表达内容
1-3 自叙家世谱系
4-6 叙年轻时候的生活经历和接受父亲临终的嘱托,立志创作《史记》
7-10 阐述自己创作《史记》的目的
11 叙自己忍辱写《史记》
12-13 《史记》产生的历史条件和《史记》全书的体例及规模
2.司马迁为什么要写《史记》?请用简单的语言分条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家族赋予的使命。
(2)父亲的遗愿、时代的要求。
(3)成一家之言的心愿。
3.司马迁为什么能写成《史记》?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时代的因素:当时政治相对稳 ( http: / / www.21cnjy.com )定,经济繁荣,文化学术发展较快。主要依据:壶遂的话(第9节);司马迁的话(第10节);历史条件(第12节)。
(2)家族的影响:史官世家赋予司马迁的使命感、责任感,先祖多方面的才艺对司马迁的熏陶。
(3)自身的努力:自幼攻读古 ( http: / / www.21cnjy.com )代典籍,青年时期的两次游历开阔了眼界,积累了许多第一手的资料。主要依据:(第4段)①年十岁诵古文。②游历。第一次游历,到过浙江、江苏、山东、河南、安徽、湖南等地的许多地方;第二次奉命出使巡视西南地区。
(4)前人的表率作用:孔子作《春秋》褒 ( http: / / www.21cnjy.com )善惩恶给了他启迪,在自己遭受挫折的时候,屈原、左丘明等人“述往事,思来者”,最终能“立功扬名于后世”给了他很大的激励作用。
阅读课文第5段,完成题目。
1.本节写了司马迁接受父亲临终嘱托的情景,其中遗嘱包含哪几层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文中“见父于河洛之间”,“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扬名于后世”三句话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语序需作调整,从句式角度看,这是一种什么句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状语后置句
状语后置
1.定义:状语后置,是指文言文中处于谓语后面的介词结构(注意介词省略的情况),有的在理解和翻译这类句子时要以状语来看待。
2.一般规律:
如何依据状语后置句的规律,快速判断、准确翻译呢?
首先,找出句子当中的谓语动词。这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为状语是专门修饰谓语动词的,谓语动词的位置是相对不变的,在文言文中状语的位置若在谓语动词后,即可判断为状语后置。
其次,依据介词结构后置的规律来判断。 ( http: / / www.21cnjy.com )如果是介词结构后置情况,句子符合这种结构“谓+宾+介+名(代)”,在这里的介词结构就可以理解为后置的“状语”了。在介词结构后置句中,介词多由“于”“以”“乎”等来担当。
  请完成“课后知能检测”第10题
司马迁幽愁发愤著信史
汉朝司马迁继承父业,立志著述史书。他游 ( http: / / www.21cnjy.com )历各地,阅读了大量书籍。不料正在他着手编写《史记》时,遭到了李陵之祸的株连,身受腐刑。但他矢志不渝,忍辱负重,幽愁发愤,经过十余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写成了鸿篇巨著——《史记》。
【应用角度】 这则材料适用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苦难是一笔财富”、“在挫折中奋起”、“得与失”、“精神的力量”、“责任与使命”等为中心立意的材料或话题作文。
感谢苦难
有一位赫赫有名的集团老总,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40岁以前,穷困潦倒,家徒四壁,没有人看得起他,包括他的妻子。但他只身下海,从小本生意开始,在短短的十年内,把一家手工作坊扩张成了资产达亿元的私营企业。
有记者采访他:“如果你出生在城市,受良好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教育,有稳定的生活环境,你现在的成就会更大。”他沉默了一会儿,说:“也许可能。但我相信,如果我不是生活在农村,没有经受过那么多苦难,而像其他城市人一样有衣穿,有房住,有人看得起,我会心安理得地过下去,绝不会开办自己的家庭作坊。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要感谢苦难。”
【媒评文摘】 苦难并不意味着永远苦难,幸福也 ( http: / / www.21cnjy.com )并不意味着永远幸福。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处于逆境时做出的,思想上的压力甚至肉体上的痛苦,都可能成为精神上的兴奋剂。
——新浪网
天地苍茫一根骨
司马迁的祠墓在陕西的韩城市。祠内有他的塑像: ( http: / / www.21cnjy.com )束高发,穿红袍,长眉入鬓,双目炯炯……那眼神,有穿透历史烟云的明晰和超凡入圣的穆然;显著的还有那一袭长及心胸的须髯,给人一份文人的傲岸和学者的庄重。据说,人受过宫刑,胡须会随之脱光,而这尊塑像,依然大须飘拂……这大概是民意使然了:你皇上要把一个血性须眉变成一个不男不女的“太监”,可在我们老百姓的心目中,这个人依然是男子汉,顶天立地,气吞山河的男子汉!
仔细看,司马迁的塑像是稍稍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些斜的,头向北方偏着。一种说法认为,司马迁是在遥望北方的苏武庙,因为这位在北国牧了十九年羊的汉朝使臣,和司马迁是肝胆相照的僚友。另一种说法认为,司马迁是在遥望李陵,这位大汉名将的被迫降敌,正是司马迁罹祸的原因啊。我是倾向于后一种说法的,我甚至觉得“李陵之祸”降临到司马迁的头上,是有某种必然性的。不错,司马迁是一个有骨气有血性又才华横溢抱负远大的文人,这样的文人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社会的良心。当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践戎马之地”,重创十万敌骑的消息传到长安时,汉武帝刘彻是笑眯眯的,公卿王侯们也纷纷“奉觞上寿”,好听的话说得长乐宫的麻雀都似乎要变成翩翩起舞的宫女。不料几天后,李陵终因矢尽粮绝,寡不敌众而被俘降敌。消息传来,全朝廷都哑巴了,刘彻更是“惨怆怛悼”,脸吊得像经了霜的秋茄子。
“你们还有什么话说?”朝堂上,刘 ( http: / / www.21cnjy.com )彻目扫群臣。群臣或面面相觑,诺诺唯唯;或言李陵该千刀万剐,夷其九族不足以抵罪。当刘彻对这样的看法眯目点头的时候,我们的太史公站了出来。他说李陵平时克己奉公,身先士卒,有国士之风。此次出征,孤军奋战,血染寒山,英勇可嘉。降敌是一时无奈,日后有机会,他还会报效汉朝的。“好你个司马迁,”刘彻震怒了,“你竟敢替叛贼说话,谁给你的胆量?”
现在看来,司马迁充其量不过是说了几句公道话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已。然而,问题倒不在于公道话本身,而在于竟然有人敢于站出来说公道话。社会良心和专制强权在这儿发生了深刻的矛盾。在刘彻的心目中,作臣子的差不多是一群牛马狗,鞭子下驮拉耕作,唯主子鼻息是仰,哪里有你人模人样地站在我的对面说什么公道话的权利?
对武帝刘彻,司马迁曾经抱有幻想。做太史 ( http: / / www.21cnjy.com )令,他异常勤奋,总想博得武帝的欢心。即使站出来为李陵辩护,也是见皇上满脸的“惨怆怛悼”,禁不住效一番“款款之愚”。然而,残酷的现实粉碎了文人的天真,他终于明白了:刚直不阿的书生和专横残暴的帝王,是冰和炭、玉和泥。于是,不再幻想不再幽怨,为了“草创未就”的《史记》,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理想和事业,他咬牙吞血,毅然决然地走向了苦难,“就极刑而无愠色”。至此,司马迁实现了一个转变,一个御用工具向独立人格的转变。从此,一个书生走到了一个帝王及这个帝王赖以存在的庞大体制的对立面。你可以摧残我的肉身,但你摧不毁我的抱负;你可以夺取我的生命,你却打不倒我的精神。我就要谱写一部世上从来没有的大书,让这个民族记住司马迁,让这个世界记住司马迁!也让你刘彻看看,什么是真正的文人,什么是文人的肝胆。寒凝春华发,血沃劲草肥。炼狱淬火,司马迁在提升精神的同时,成就了一根骨头。
好一根骨头啊!即使面对一百个汉武帝,一千次酷刑,一万回磨难,这根骨头也不会酥软,绝不酥软!
【精要赏析】 书写司马迁,唯有一支硬笔!花岗岩般坚硬的语言,才能穿透历史,直书其铮铮傲骨、不屈人格!
在一个书生与一个帝王间的对垒中,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唯有用仰视的目光,方能看清司马迁炼狱淬火之后凝成的坚韧执著、傲岸坦荡的心。他用一支硬笔成就了一部史书,我们承继其硬笔书写内心深厚的敬重之情。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①诸侯之相王,王卬于殷    王:姓
②司马氏世典周史 典:掌管
③则学者至今则之 则:视为准则
④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 显:显露
⑤故长于风 风:讽喻
⑥被之空言不敢辞 被:遭受
A.①②④⑥ B.②③⑤⑥
C.①③④⑥ D.①③④⑤
【解析】 ①王:名词的使动用法,封……为王;④显,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显耀。
【答案】 B
2.下列句子中全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①事武安君白起 ②堕先人所言 ③太史公仍父子相续纂其职 ④辅拂股肱之臣配焉 ⑤主上明圣而德不布闻 ⑥扶义俶傥,不令己失时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⑥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⑥
【解析】 ①⑤没有。②“堕”同“隳”,毁;③“纂”同“缵”, 继承;④“拂”同“弼”,辅助;⑥“俶傥”同“倜傥”,卓越洒脱,不拘于俗。
【答案】 B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准确的一项是(  )
①汝其念哉 ②察其所以
③王卬于殷 ④建于明堂
A.两个“其”字相同,两个“于”字也相同
B.两个“其”字相同,两个“于”字不同
C.两个“其”字不同,两个“于”字相同
D.两个“其”字不同,两个“于”字也不同
【解析】 ①句中的“其”,表祈使语气,可译作“应该”;②句中的“其”是代词,它的。③④句中的“于”都是介词,在。
【答案】 C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相中山 ②堕先人所言
③整齐百家杂语 ④存亡国,继绝世
⑤善善恶恶 ⑥则续吾祖矣
⑦贤贤贱不肖 ⑧既科条之矣
A.①⑧/②④⑥/③/⑤⑦
B.①③②/⑥⑧/④⑤⑦
C.①②/⑥⑧/③④/⑤⑦
D.①/②⑥⑧/③④/⑤⑦
【解析】 ①⑧名词用作动词,②④⑥动词的使动用法,③形容词的使动用法,⑤⑦形容词用作动词。
【答案】 A
5.下列句子不属于状语后置句式的一句是(  )
A.耕牧河山之阳
B.讲业齐、鲁之都
C.安在其不辱也
D.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解析】 C项是宾语前置句(或主谓倒装句),其他三项都是状语后置句。
【答案】 C
二、课内阅读
阅读课文第7、8两段文字(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而礼之所为禁者难知。”),完成6~10题。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子何敢让焉 让:谦让,推辞
B.诸侯害之 害:残害,杀害
C.拨乱世反之正 拨:治理,整治
D.《春秋》文成数万,其指数千 指:要旨
【解析】 “害”应解释为“嫉恨”。
【答案】 B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孔子知言之不用
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B.其渐久矣
以达王事而已矣
C.是故《礼》以节人
以天下之大过予之
D.不得保其社稷者
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
【解析】 A项,均为助词,用于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项,均为语气词,相当于“了”。C项,目的连词,“用来”;介词,“把”。D项,均为助词,用在其他词或短语之后,构成名词性短语。
【答案】 C
8.细读选文第二段,下面不属于《春秋》写作意图的一项是(  )
A.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
B.拨乱世反之正
C.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
D.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
【解析】 目的是“以达王事而已矣”。
【答案】 D
9.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或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赞扬了《春秋》的博大精深——深含治国礼义方略,足以警戒世人,足以匡正世弊;也含蓄地表达了《史记》的写作目的。
B.本文虽是议论文,但字里行间既洋溢着勇承大业“舍我其谁”的豪迈,又蕴含着臧否善恶是非的爱憎,具有较强的抒彩。
C.选文第二段论述了《春秋》的重大社会作用。
D.选文文末用“礼”与“法”对比,从而反衬“礼”更重要。
【解析】 “反衬‘礼’更重要”与文意不符。
【答案】 D
★10.(对应本课“局部探究”第2题)翻译下面的句子。
(1)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法之所为用者易见,而礼之所为禁者难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考查他们所以会这样的原因,都是丢掉了立国立身的根本(礼义)。
(2)礼是在坏事发生之前加以防范,法是在坏事发生之后予以惩处;法施行的作用容易看到,而礼禁绝的作用却难以察觉。
三、课外阅读
(2013·江苏高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李丰,字安国,故卫尉李义子也。黄初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父任召随军。始为白衣时,年十七八,在邺下名为清白,识别人物,海内翕然,莫不注意。后随军在许昌,声称日隆。其父不愿其然,遂令闭门,敕使断客。初,明帝在东宫,丰在文学中。及即尊位,得吴降人,问:“江东闻中国名士为谁?”降人云:“闻有李安国者。”是时丰为黄门郎,明帝问左右安国所在,左右以丰对。帝曰:“丰名乃被于吴越邪?”后转骑都尉、给事中。帝崩后,为永宁太仆,以名过其实,能用少也。
正始中,迁侍中尚书仆射。丰在台省,常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托疾,时台制,疾满百日当解禄。丰疾未满数十日,辄暂起,已复卧,如是数岁。初,丰子韬以选尚公主,丰虽外辞之,内不甚惮也。丰弟翼及伟,仕数岁间,并历郡守,丰尝于人中显诫二弟。及司马宣王久病,伟为二千石,荒于酒,乱新平、扶风二郡而丰不召,众人以为恃宠。
曹爽专政,丰依违二公间, ( http: / / www.21cnjy.com )无有适莫,故于时有谤书曰:“曹爽之势热如汤,太傅父子冷如浆,李丰兄弟如游光。”其意以为丰虽外示清净,而内图事,有似于游光也。及宣王奏诛爽,住车阙下,与丰相闻,丰怖,遽气索,足委地不能起。
至嘉平四年宣王终后,中书令缺,大将 ( http: / / www.21cnjy.com )军谘问朝臣:“谁可补者?”或指向丰。丰虽知此非显选,而自以连婚国家,思附至尊,因伏不辞,遂奏用之。丰为中书二岁,帝比每独召与语,不知所说。景王知其议己,请丰,丰不以实告,乃杀之。其事秘。
丰前后仕历二朝,不以家计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意,仰俸廪而已。韬虽尚公主,丰常约敕不得有所侵取,时得赐钱帛,辄以外施亲族;及得赐宫人,多与子弟,而丰皆以与诸外甥。及死后,有司籍其家,家无馀积。
(节选自《三国志》裴松之注引《魏略》)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父不愿其然       然:这样
B.及即尊位 及:等到
C.时台制,疾满百日当解禄 制:节制
D.丰尝于人中显诫二弟 诫:警告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含义。C项,“制”的意思是“制度,惯例”。“台”指中书省,如果“制”译为“节制”,则上下文文意不通。
【答案】 C
1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李丰为官不贪财的一组是(  )
①在邺下名为清白 ②外示清净,而内 ( http: / / www.21cnjy.com )图事 ③不以家计为意,仰俸廪而已 ④丰常约敕不得有所侵取 ⑤得赐宫人,多与子弟,而丰皆以与诸外甥 ⑥有司籍其家,家无馀积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解析】 本题从人物的品质角度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查筛选信息的能力。①此时李丰还是平民,未做官。②这是别人诽谤李丰表里不一的话。⑤说的是李丰把皇上赏赐的宫女,全部送给外甥们,与钱财无关。③④⑥都符合题干要求。
【答案】 D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丰年轻时善于品评人物,影响很大,而父亲让他闭门谢客,其名声只是在魏国得到传播。
B.当司马宣王长期生病时,李伟官居二千石,因喝酒误事,造成新平、扶风二郡混乱,哥哥李丰却放任不管。
C.曹爽专权的时候,李丰在曹与司马宣王之间两面讨巧,不明确表态,因而遭到世人的讥讽。
D.李丰担任中书令两年以后,近来常常受到皇帝单独召见,招致景王猜忌,因不肯透露实情,结果被杀。
【解析】 本题从颠倒事实的角度设误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其名声只是在魏国得到传播”错,文中从吴降人口中可知,李丰的名声已远播吴越。
【答案】 A
1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明帝问左右安国所在,左右以丰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丰子韬以选尚公主,丰虽外辞之,内不甚惮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书令缺,大将军谘问朝臣:“谁可补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宾语前 ( http: / / www.21cnjy.com )置等。要抓住得分点。(1)“左右”意思是“左右臣子”。“所在”意思是“在哪里”。“以”意思是“用”。“对”意思是“回答”。(2)“尚”意思是“娶帝王之女为妻”。“外”意思是“表面上”。“辞”意思是“推辞”。(3)“缺”意思是“空缺”。“谘”意思是“征询”。
【答案】 (1)魏明帝问左右臣子“安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在哪里,左右臣子用“李丰”来回答。(2)李丰的儿子李韬被选中娶公主为妻,李丰虽然表面上推辞,而内心不怎么害怕。(3)中书令一职空缺,大将军征询朝臣意见:“合适补任的人为谁?”
【参考译文】
李丰,字安国,死去的卫尉 ( http: / / www.21cnjy.com )李义的儿子。黄初年间,凭借父亲的官职征召随军。李丰起初为平民时,年龄十七八岁,在邺下名声清白,擅长品鉴人物,天下一致称颂,没有人不关注他。后来随军到了许昌,声名一天比一天大。他的父亲不希望他这样,就让他闭门谢客。当初,魏明帝还是太子时,李丰正在读书学习。等到魏明帝即位,捉到一个吴国投降的人,问他:“在江东听到魏国的名士是谁?”投降的人说:“听说有个叫李安国的人。”这时李丰担任黄门郎,魏明帝问左右臣子“安国”在哪里,左右臣子用“李丰”来回答。明帝说:“难道李丰的名声遍布于吴越一带吗?”李丰后来调动担任骑都尉、给事中。明帝驾崩后,李丰担任永宁太仆,因为名声超过实际,能够重用他的人很少。
正始年间,李丰升迁为侍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尚书仆射。李丰在中书省,经常托称身体有病,当时中书省的惯例,生病满一百天就应当停发俸禄。李丰生病不到几十天,就暂时起来,不久又重新卧床,像这样好几年。起初,李丰的儿子李韬被选中娶公主为妻,李丰虽然表面上推辞,而内心不怎么害怕。李丰的弟弟李翼、李伟,担任官职几年间,曾一起做过郡守,李丰曾经在很多人面前公开警告两个弟弟。等到司马懿生病日久,李伟担任郡守,放纵饮酒,使新平、扶风两郡治理败乱,但李丰没有召请他,众人认为李伟是恃宠而骄。
曹爽专权,李丰在曹爽和司马懿之间迟疑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决,无所适从,所以当时有诽谤信说:“曹爽气势炎热如沸水,司马懿父子冰冷如凉水,李丰兄弟如飘荡的光。”那意思是认为李丰虽表面上心境洁净,但内心却图谋政事,好像飘荡的光一样捉摸不定。等到司马懿上书诛杀曹爽,车子停在宫殿上,这个消息被李丰听到,李丰非常害怕,于是昏厥过去,两脚拖垂在地上不能起来。
到了嘉平四年司马懿死后,中书令一职空缺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将军征询朝臣意见:“合适补任的人为谁?”有人推荐李丰。李丰虽然知道这不是显要的职位,但认为自己和皇族联姻,想依附皇上的权势,就顺从没有推辞,于是上奏请求任用自己。李丰担任中书令两年,皇上和他特别亲近,常常单独召见他与他说话,别人不知道谈话内容。景王知道他们谈话议论自己,要求李丰说出来,李丰没把实话告诉他,景王于是杀死了他。这件事非常秘密。
李丰先后在魏、晋两朝为官,不把家庭生计放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心上,仅依赖国家俸禄罢了。李韬虽然与公主成婚,李丰经常约束告诫他不能侵占公主的财产,李丰时时得到皇上赐给的钱帛,就把这些送给亲戚族人;等到皇上赏赐给大臣宫女,大臣们大多把宫女赏赐给族中子弟,但李丰都把她们送给了外甥们。等到李丰死后,有关部门没收他的家产,家中没有多余的积蓄。
夏本纪
嶓 冢
(唐)胡曾
夏禹崩来一万秋,
水从嶓冢至今流。
当时若诉胼胝苦,
更使何人别九州?
【注】 嶓冢,山名,是汉水与嘉陵江的分水岭。
【内容赏析】 
全诗运用夸张和对比的修辞手法,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夏禹治水功绩的赞美。虽然夏禹已经逝去万年,但是他的治水之举泽被后世,百姓至今仍享用其利。
后两句诗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只有不畏艰难险阻,勇敢面对磨难困苦,才能有所成就,才能光耀后世。
1.字音辨识
鲧(ɡǔn)    殛(jí)    祗台(zhī)
陂(bēi) 橇(qiāo) 稽首(qǐ)
皋陶(yáo) 沟淢(xù) 为嗣(sì)
后稷(jì) 涤原(dí) 巡狩(shòu)
2.通假举要
(1)女平水土(“女”同“汝”,你)
(2)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傅”同“敷”,分布)
(3)致费于沟淢(“淢”同“洫”,田间水道)
(4)四奥既居(“奥”同“墺”,可定居之地)
(5)九山刊旅,九川涤原(“原”同“源”)
(6)于是帝锡禹玄圭(“锡”同“赐”)
(7)六府甚修,众土交正(“正”同“征”,征收)
(8)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辟”同“避”,躲开)
3.一词多义
(1)视
(2)度
(3)是
(4)其
4.词类活用
(1)陂九泽(名词用作一般动词)筑堤防
(2)姓姒氏(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姓
(3)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动词的为动用法)为……感到痛心
(4)劳身焦思(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5)薄衣食(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少
(6)可种卑湿(形容词用作名词)低洼潮湿的地方
5.古今异义
(1)中国赐土姓
古义:指九州之中。
今义: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
(2)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
古义:百官。
今义:黎民百姓,人民。
(3)于是帝尧乃求人
古义:这时候。
今义: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
6.文言句式
(1)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判断句)
译文:禹是黄帝的玄孙,颛顼帝的孙子。
(2)舜登用,摄行天子之政。(被动句)
译文:舜被提拔重用,代理执行天子的政务。
(3)以告成功于天下。(状语后置句)
译文:用它向天下宣告大功告成。
(4)致孝于鬼神。(状语后置句)
译文:对祖先神明的祭祀丰厚尽礼。
(5)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省略句)
译文:他让伯益发放稻种,教群众在卑湿的地方种植。
(6)而使续鲧之业。(省略句)
译文:让他继续鲧的事业。
治水天子——夏禹
禹,姒姓夏后氏,名文命,号禹,夏后氏首领,传说为帝颛
顼的孙子。他的父亲名鲧,母亲为有莘氏女 ( http: / / www.21cnjy.com )修己。相传禹治黄河水患有功,受舜禅让继帝位。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他是我国传说时代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绩就是历来被传颂的成功治理滔天洪水,又划定中国国土为九州。他采用疏导法根治水患,亲自参加劳动,废寝忘食。离家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为大家做出了榜样。后人尊称他为大禹,也就是伟大的禹的意思。
“本纪”与“夏”
《史记》中的“本纪”实际上就是帝王的传记,因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帝王是统理国家大事的最高的首脑,所以为他们作纪传而名之曰“本纪”,以显示天下本统之所在,使官民行事都有一定的纲纪。同时,也是全书的总纲,是用编年体的方法记事的。在“本纪”的写作中,司马迁采用了详今略远的办法,时代愈远愈略,愈近愈详。《史记》中共有本纪12篇。
“夏”本是一个古老的部落,相传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由包括夏在内的十多个部落联合发展而来的,与古代其他部落交错分布于中国境内。相传尧、舜时洪水泛滥,民不聊生,虽经大力整治,但都失败了。这时,一个有抱负而且聪敏勤恳的青年——禹出现了,他吸取父亲鲧治水失败的教训,凭他的健壮、精干和毅力,获得了成功,使百姓过上了安定的生活,也因此取得了帝位,并传给其子启,从而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本纪》由司马迁根据《尚书》及有关历史传说编撰而成。
1.在熟读全文的基础上,概括:禹有哪些业绩?从中体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大禹治水给了我们哪些启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从大禹治水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件事中,我们看到的是中国远古时期人类前仆后继与大自然作斗争的拼搏精神。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百折不挠的心态,热爱和平,希望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创造一个安定的生活环境。(2)从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可以看出一种集体主义精神。(3)大禹是子承父业去治水,从完成先人的遗愿可以看出中国人尊师重道、忠义孝顺等优秀品德和对社会、对世界的责任心。
3.本文是记叙夏禹的一篇文章,而文章第二段不厌其烦地穿插了关于鲧治水不成功的史实,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主要作用有三个: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交代夏禹治水的背景;二是说明治水之艰难,刻画夏禹治水的不易,以突出其治水的功绩;三是与下文夏禹治水成功形成鲜明对比,以突出夏禹公而忘私的高尚品质和领袖风范。
阅读课文第三、四、五段,完成题目。
1.从文中找出能概括夏禹高尚品质的词语。司马迁刻画夏禹采用了什么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词语:敏给克勤;其德不违,其仁可亲,其言可信;亹亹穆穆,为纲为纪。
手法: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相结合。第三段写四岳推荐、帝舜肯定,属于侧面描写;第四、五两段则是正面描写。
2.“行山表木”一句中加点词的翻译方法比较特殊,从词法角度看,这是一种什么用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名词用作一般动词(表:作标记)
名词用作一般动词
1.定义:名词用作一般动词,是名词在其本义转化的情况下的活用,也就是说,使名词临时具有一般动词的语法意义。
2.一般规律:
①名词一般不能修饰代词,如果它置于代词之前,则常活用为动词。例如: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张溥《五人墓碑记》)
②两个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连用,二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未构成并列关系或偏正关系,其中一个名词(一般是前一个名词)常活用作动词。例如: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司马迁《鸿门宴》)
③名词和动词或动词短语之间用连词“而”连接,该名词常活用作动词。例如: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张溥《五人墓碑记》)
④副词和能愿动词一般不能直接修饰名 ( http: / / www.21cnjy.com )词,如果名词前出现副词(一般是否定副词)或能愿动词,该名词常活用作动词。例如: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⑤介词后跟宾语会构成介宾短语,如果名 ( http: / / www.21cnjy.com )词前有这种介词结构在句子中作状语起修饰作用,该名词常活用为动词。例如: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苏洵《六国论》)
⑥状语一般修饰动词和形容词谓语。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言文中,几个名词连用且其中的一个名词活用作状语时,跟在它后面的名词常活用为动词。例如: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杜牧《阿房宫赋》)
⑦名词一般不能带补语,如果其后面带了介词结构作补语,常活用为动词。例如:沛公军(于)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司马迁《鸿门宴》)
⑧“所”加动词构成所字结构时常作名词或 ( http: / / www.21cnjy.com )名词性短语使用,如果“所”后跟的是名词,该名词就要活用为动词。例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司马迁《陈涉世家》)
  请完成“课后知能检测”第4题
大禹治水
禹是一个有抱负而且聪敏勤恳的青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面对唐尧、虞舜时期洪水泛滥,民不聊生,虽经大力整治,但由于时代和条件的限制,也由于当政者用人不当,长期未能把民众从洪水灾难中解救出来的局面;面对当时困扰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一个十分尖锐的问题。他继承父业并吸取父亲鲧治水不成的教训,并以他的健壮、精干和毅力,励精图治、公而忘私、以天下为己任,最终获得成功,使中华大地上呈现出一派怡然富足、井然有序的太平盛世景象。
【应用角度】 本材料适合于“责任与担当”、“无私奉献”、“传统美德”、“平凡与伟大”、“征服”、“敬业”等命题、话题或材料作文。
大山深处的坚守
在距离河北省顺平县县城5 ( http: / / www.21cnjy.com )0多公里的太行山深处的复兴村,有一位拄着双拐给4个学前班孩子上课的老师叫臧金龙。2002年复兴村小学与其他村小学合并后,村里只留下一个学前班,由臧金龙任教。为让山里这些孩子受到良好的启蒙教育,臧金龙一个人一直坚守在学校,教孩子识字、数数等,对他们进行学前教育。今年全校共有4名学前班的孩子,来自3个自然村,臧金龙不仅严格按照课程表安排认真教孩子们学习,有时遇上雨雪等恶劣天气,他还要给这几个孩子做中午饭。正是他这种没有怨言的坚守,在9年时间里,复兴村等3个自然村的30多名孩子顺利完成学前教育。
【媒评文摘】 臧老师的事迹令人感动。感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任何一个社会都不可缺少的精神财富。而感动的力量就在于人性光辉的相互温暖与内心情感的共鸣共振。越来越多彰显人本真的“感动”,无疑会催生更多共识,凝聚更多社会正气,让社会发展更加良性。
——凤凰网
大禹的另一面
牟丕志
我们常说,大禹品德高尚、治水有功 ( http: / / www.21cnjy.com ),深得万民的拥护,乃圣人一个。仔细琢磨起来,这些话很值得怀疑。我觉得,从总体上说,大禹不能算圣人,这是因为,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历史中,曾起到过极坏作用的世袭制就是大禹发明的,世袭制导致了几千年的制度腐败。
在大禹之前,天下治理者的地位实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是禅让制,实际上就是大家推举贤人当领导人,而且这些领导人不是终身制,一般来讲,领导人感到年老体衰时就让位。据说,尧觉得自己年老体衰,想要找一个接班人,便向全国各地发出公告,号召人们推荐贤能的人。过了不久,人们推荐了舜,于是舜就接替了尧。后来大禹在治水过程中业绩不凡,舜就把君主的位置让给了大禹。按“禅让制”规矩,后来人们又推举伯益为大禹的继承人。然而,大禹却怀有私心,把王位传给了儿子启,从此开了天下世袭制的先河。
据说,伯益为捍卫“禅让制 ( http: / / www.21cnjy.com )”,曾召集东夷部族向启进攻,而启早有防备,经过一场大战,启把伯益的军队打败了。此后,还有一个部族首领有扈氏站出来指责启,要求他把王位还给伯益,启大怒,又发兵把有扈氏打败了。从此,选贤任能的“公天下”制度变成了父死子继的“家天下”制度。
在我看来,大禹治水确实功不可没 ( http: / / www.21cnjy.com ),确实是为老百姓做了好事,特别是他在治水过程中曾三过家门而不入,体现了他的敬业精神。然而,相对于他所建立的坏制度世袭制来讲,这显然是一毛对九牛,也就是说一毛的善对九牛的恶。
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讲,建 ( http: / / www.21cnjy.com )立一个什么样的制度至关重要,坏的制度会使民族走向衰落,好的制度会促使民族走向振兴。正所谓“好制度使坏人变好人,坏制度使好人变坏人”。这是常识,毋庸饶舌。翻开二十四史,世袭制给中华民族带来的灾难实在太深重了,简直是罄竹难书。老子当了皇帝,不论儿子是傻子、疯子、呆子,不论是阿猫、阿狗、阿猪、阿鼠,照样有继承老子地位的权力,老子一完蛋,他们便堂而皇之地登上至高无上的龙椅,君临天下,治理国家,全国百姓的命运就掌握在他们手中。在封建社会,一个民族最重要的位置常常坐着一位素质很差的人,这是一个民族的悲哀,而发明这一制度的大禹难辞其咎。
大禹作为古人,我们是没办法去追究他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历史责任”的,但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民族对自己的历史人物的评价,体现着该民族的价值取向。比如,喜欢战争的民族把战争狂人奉为英雄,爱好艺术的民族把艺术家视为精英,热爱体育的民族把体育明星举得很高等等。美国人崇尚选举制,把华盛顿视为英雄,因为华盛顿建立了总统选举制和任期制,并创下了任期不超两届的先例。法国人注重法制,就崇尚拿破仑,因为拿破仑建立了《拿破仑法典》,成为法制理论的奠基石。
如今我们仍然奉大禹为圣人,说明很多人仍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禹建立的世袭制持认可或默许态度,说明我们大脑中封建思想还远远没有消除,而近年来出现的影视剧粉饰皇帝、赞美皇帝、弘扬“吾皇圣明”的热潮就是最好的明证。制度上的落伍是最可怕的落伍,当我们把建立先进制度的人奉为英雄的时候,我们的民族就大有希望了。
【精要赏析】 这篇文章的新颖之处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于敢力排众说,独树一帜,体现了一种优秀的思维品质——思维的批判性。作者在文中引经据典,谈古论今,既体现了丰赡的学识,又展示了敏锐的视角,痛陈时弊,有感而发,具有醒人耳目的时代价值。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舜登用,摄行天子之政
B.六府甚修,众土交正
C.致费于沟淢
D.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
【解析】 B项,“正”同“征”;C项,“淢”同“洫”;D项,“辟”同“避”。
【答案】 A
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鲧为人负命毁族      毁:败坏
B.乃殛鲧于羽山以死 殛:杀死
C.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贡 相:察看,考察
D.行视鲧之治水无状 无状:不像样子
【解析】 “殛”应解释为“流放,放逐”。
【答案】 B
3.对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
②女其往视尔事矣
③女平水土,维是勉之
④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
A.两个“其”字相同,两个“是”字也相同。
B.两个“其”字相同,两个“是”字不同。
C.两个“其”字不同,两个“是”字相同。
D.两个“其”字不同,两个“是”字也不同。
【解析】 ①其,助词,起调整音节的作用,不译;②其,语气词,表命令,可译为“还是”;③是,代词,这;④是,形容词,正确。
【答案】 D
★4.(对应本课“局部探究”第2题)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
A.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
B.有能成美尧之事者使居官
C.薄衣食,致孝于鬼神
D.陂九泽,度九山
【解析】 D项和例句一样,属名词用作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般动词。表:标记。陂:筑堤防。A项,伤:动词为动用法,为……而深感痛心;B项,美: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光大。C项,薄:形容词使动用法,使……简朴。
【答案】 D
5.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致孝于鬼神
A.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
B.其德不违,其仁可亲
C.以告成功于天下
D.而使续鲧之业
【解析】 C项与例句均为状语后置句;A项,判断句;B、D两项为省略句。
【答案】 C
二、课内阅读
阅读课文3~7段,完成6~9题。
6.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女其往视尔事矣 视:办理
B.禹为人敏给克勤 克:能
C.于是九州攸同 攸:所
D.咸则三壤成赋 则:标准,准则
【解析】 攸:就。
【答案】 C
7.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禹乃遂与益、后稷奉帝命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B.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
及山川之便利
C.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
作师说,以贻之
D.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贡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解析】 A项,乃:副词,于是,就/副词 ( http: / / www.21cnjy.com ),竟然,却。B项,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助词,的。C项,以:均为介词,来。D项,所:用在动词之前,构成名词性短语,表示人或事物/与“为”相呼应,构成“为……所”的被动句。
【答案】 C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禹是一个有抱负、聪慧、德高望重、身体力行、功绩卓著的古代天子形象。
B.禹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研究,不辞辛劳,记录了九州四方大量的环境知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疏导”的方针。
C.禹治水成功后,形成了众河朝宗于大海,万方朝宗于天子的统一、安定和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
D.舜让禹继承天子之位,但禹担心舜的儿子商均会报复,所以躲避到了阳城。
【解析】 D项错,禹有意把帝位让给舜的儿子,才躲避到了阳城。
【答案】 D
9.翻译下列句子。
(1)禹为人敏给克勤;其德不违,其仁可亲,其言可信。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国赐土姓:“祗台德先,不距朕行。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禹的为人,办事敏捷而又勤奋;他的品德不违正道,他的仁心人人可亲,他的言语诚实可信。
(2)他赶旱路乘车,走水路坐船,走泥泞的路乘橇,走山路就穿屐底有齿的鞋。
(3)(帝舜在)中国范围之内分封诸侯,颁赐土地和姓氏,并说:“要把修敬我的德行放在首位,不要违背我一贯的行为准则。”
三、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0~14题。
汝阴侯夏侯婴,沛人也。为沛厩司御。每送 ( http: / / www.21cnjy.com )使客还,过沛泗上亭,与高祖语,未尝不移日也。婴已而试补县吏,与高祖相爱。高祖戏而伤婴,人有告高祖。高祖时为亭长,重坐伤人,告故不伤婴,婴证之。后狱覆,婴坐高祖系岁余,掠笞数百,终以是脱高祖。
高祖之初与徒属欲攻沛也,婴时以县令史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高祖使。还定三秦,从击项籍。至彭城,项羽大破汉军。汉王败,不利,驰去。见孝惠、鲁元,载之。汉王急,马罢,虏在后,常蹶两儿欲弃之。婴常收,竟载之。汉王怒,行欲斩婴者十余,卒得脱,而致孝惠、鲁元于丰。
追北至平城,为胡所围,七日不得通。高帝使使厚遗阏氏,冒顿开围一角。高帝出欲驰,婴固徐行,弩皆持满外向,卒得脱。
婴自上初起沛,常为太仆,竟高祖崩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太仆事孝惠。孝惠帝及高后德婴之脱孝惠、鲁元于下邑之间也,乃赐婴县北第第一,曰“近我”,以尊异之。孝惠帝崩,以太仆事高后。高后崩,代王之来,婴以太仆与东牟侯入清宫,废少帝,以天子法驾迎代王代邸,与大臣共立为孝文皇帝,复为太仆。八岁卒,谥为文侯。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婴已而试补县吏,与高祖相爱 爱:亲近
B.高祖戏而伤婴 伤:伤害
C.追北至平城,为胡所围 北:向北
D.高帝使使厚遗阏氏 遗:送给
【解析】 “北”的意思为“被打败的敌人”。
【答案】 C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解析】 B项,①句末语气 ( http: / / www.21cnjy.com )词,表示判断和肯定语气;②句中语气词,表示语气的停顿。A项,均为副词,“最终”之意。C项,均为介词,“因为”之意。D项,均为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答案】 B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夏侯婴年轻时就和刘邦有交往,刘邦犯“伤人”罪,他不仅为刘邦开脱,而且替刘邦受过。
B.刘邦兵败而逃,夏侯婴冒着被杀头的危险,多次救护刘邦的儿女——后来的孝惠帝和鲁元公主。
C.被胡人围困于平城而脱身时,夏侯婴劝刘邦慢行,让弓箭手拉满弓,防止敌人有诈。
D.夏侯婴以太仆的身份先后侍奉高祖、孝惠帝和高后,又与大臣共立汉文帝,在汉文帝八岁时去世,死后谥号文侯。
【解析】 “八岁”意为八年。
【答案】 D
13.下列对夏侯婴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夏侯婴戎马倥偬,为刘氏政权的创建、巩固和发展贡献了自己的一生。
B.夏侯婴是一个为刘氏江山尽心尽力无怨无悔的忠正之臣。
C.夏侯婴虽然重情义,为人善良,做事谨慎,但缺少谋略。
D.夏侯婴忠心耿耿,废少帝,立代王,稳定了刘氏基业,促进了汉王朝的长治久安。
【解析】 他很有谋略。
【答案】 C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高祖时为亭长,重坐伤人,告故不伤婴,婴证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汉王怒,行欲斩婴者十余。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高祖那时当亭长,官吏伤人,加重治罪,高祖就申诉他没有伤害夏侯婴,夏侯婴还为他作证。
(2)汉王非常生气,一路上有十几次想斩杀夏侯婴。
【参考译文】
汝阴侯夏侯婴是沛县人。起初在沛县官府的马房 ( http: / / www.21cnjy.com )掌管养马驾车。每当送客人或使者回来,经过沛县泗水亭,就跟高祖交谈,没有不谈到日影移动、天色已晚才走的。不久,夏侯婴做了县里的试用官吏,与高祖很亲近。高祖开玩笑伤害了夏侯婴,有人告了高祖一状。高祖那时当亭长,官吏伤人,加重治罪,高祖就申诉他没有伤害夏侯婴,夏侯婴还为他作证。后来这个案子又翻了过来,夏侯婴因为高祖的牵连而坐牢一年多,挨了几百板,终于因为这让高祖逃脱了罪责。
高祖当初跟服劳役的民夫们 ( http: / / www.21cnjy.com )想攻打沛县的时候,夏侯婴以县令史的身份做高祖的使者。(后来)高祖回师平定三秦,夏侯婴又跟随高祖攻打项羽。到了彭城,项羽击退汉军。汉王打了败仗,因为形势非常不利而逃跑。路上遇见孝惠帝和鲁元公主,让他们上了车。因为马已经疲惫而敌人又在后面穷追不舍,汉王着急,几次用脚把孩子踢到车下,要丢下他们。夏侯婴几次都把他们从车下抱起来,一直让他们坐在车上。汉王非常生气,一路上有十几次想斩杀夏侯婴,但夏侯婴终于能够逃脱,把孝惠帝和鲁元公主送到了丰邑。
汉王追击逃跑的匈奴骑兵到平城,被胡人包围,被 ( http: / / www.21cnjy.com )困了七天。汉王派使者以厚礼送给匈奴单于的阏氏,冒顿就解除一面的包围。汉王出城时想快点跑,夏侯婴却坚持慢慢行走,弓箭手都拉满弓向外以护驾,终于脱身。
夏侯婴自从跟随高祖在沛县起兵, ( http: / / www.21cnjy.com )长期担任太仆官职,一直至高祖逝世。后来仍以太仆身份侍奉孝惠帝。孝惠帝和吕后感激他在下邑路上解救孝惠帝和鲁元公主,于是把宫殿北面第一等的宅第赐给夏侯婴,称为“近我”(意思是说“这样可以离我最近”),以此表示对夏侯婴的格外恩宠。孝惠帝逝世后,他仍以太仆身份侍奉吕后。吕后去世,代王到来时,夏侯婴以太仆身份与东牟侯进入宫廷,进行清宫,废去少帝,用天子车驾到代王府邸迎接代王,与大臣共同拥立代王为孝文皇帝,他仍担任太仆。八年后去世,谥号为文侯。
鲁周公世家
放言(其三)
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
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
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
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
一生真伪复谁知?
【内容赏析】 
这是一首具有深刻意义的哲理诗。诗中借用比 ( http: / / www.21cnjy.com )喻和历史故事,说明了辨别人才好坏的方法。特别是三、四两句,作者举出了两个例子,说明辨别事物真伪,评述历史人物功过,往往需要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实践考验,才能判断出是非,得出可靠的结论来。后四句诗,过去常为一些小说引用。例如《三国演义》第五十六回,写曹操大宴铜雀台,对诸文士谈到自己的生平志愿之后,作者就引用了这四句诗。
1.字音辨识
谮(zèn)    大钺(yuè)    箕子(jī)
笃仁(dǔ) 商纣(zhòu) 践阼(zuò)
开籥(yuè) 有瘳(chōu) 吐哺(bǔ)
逋逃(bū) 糗粮(qiǔ) 召公奭(shì)
昃不暇食(zè) 敷佑四方(fū)
鸱鸮(chī)(xiāo) 刍茭(chú)(jiāo)
2.通假举要
(1)召公乃缪卜(“缪”同“穆”,虔诚)
(2)旦巧能,多材多艺(“材”同“才”,才能)
(3)无坠天之降葆命(“葆”同“宝”,宝贵的)
(4)我以其璧与圭归(“归”同“馈”,奉送)
(5)周公藏其策金滕匮中(“匮”同“柜”)
(6)成王少,在强葆之中(“强葆”同“襁褓”)
(7)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畔”同“叛”,反叛)
(8)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辟”同“避”,逃避、躲避)
(9)武王蚤终,成王少(“蚤”同“早”)
(10)南面倍依以朝诸侯(“依”同“扆”,户牖之间的屏风)
(11)周公乃自其蚤沉之河(“蚤”同“爪”,指甲)
(12)乃泣,反周公(“反”同“返”,召回)
(13)故中宗飨国七十五年(“飨”同“享”,享有)
(14)诞淫厥佚(“佚”同“逸”,安乐)
(15)百姓说(“说”同“悦”,愉快、高兴)
(16)周公在丰,病,将没(“没”同“殁”,死)
(17)自今后其无缪卜乎(“缪”同“谬”,错误)
(18)岁则大孰(“孰”同“熟”,丰收)
3.一词多义
(1)训
(2)厥
(3)傅
(4)于
4.词类活用
(1)王朝步自周,至丰(名词用作一般动词)步行
(2)遂国之(名词用作一般动词)建都
(3)周之官政未次序(名词用作一般动词)安排得系统、合理
(4)王出郊,天乃雨(名词用作一般动词)下雨
(5)东伐至盟津(名词用作状语)向东
(6)北面就臣位(名词作状语)面向北
(7)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臣
(8)乃泣,反周公(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回,召回
(9)子孙骄奢忘之,以亡其家(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
(10)至于小大无怨(形容词用作名词)小民、大臣
(11)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形容词用作动词)亲近
(12)宁淮夷东土(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安定,平定
5.古今异义
(1)用事居多
古义:主持朝廷政事。
今义:(凭感情、意气等)行事。
(2)周公于是乃自以为质
古义:把……当作。
今义:认为。
(3)久为小人于外
古义:平民。
今义:人格卑鄙的人。
(4)周公北面立
古义:面向北。
今义:方位词,北边。
(5)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古义:简便易行。
今义:(性情或态度)谦逊和蔼或(文章)浅近易懂。
(6)未可以戚我先王
古义:能够用(它)来。
今义:表示可能或能够;表许可。
(7)密靖殷国,至于小大无怨
古义:以至于,到了。
今义:表示另提一事。
6.文言句式
(1)周公旦者,周武王弟也。(判断句)
译文:周公姬旦,是周武王的弟弟。
(2)奸神命者乃旦也。(判断句)
译文:冒犯神灵的是旦。
(3)是为鲁公。(判断句)
译文:这就是鲁公。
(4)禾尽偃,大木尽拔。(被动句)
译文:禾稼倒伏,大树被连根拔起。
(5)维长终是图。(宾语前置句)
译文:只考虑(周室天下的)长远之计。
(6)告纣之罪于天,及殷民。(状语后置句)
译文:向上天与殷民昭布纣之罪状。
(7)鲁人三郊三隧,歭尔刍茭、糗粮、桢干,无敢不逮。(定语后置句)
译文:鲁国西、南、北三方近郊远郊的人,备办粮草木柱,不许缺少。
(8)伐纣,至牧野。(省略句)
译文:讨伐殷纣,(军)至牧野。
(9)周公藏其策金縢匮中。(省略句)
译文:周公把册文收进金丝缠束的柜中密封。
(10)无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固定句式)
译文:没法向我们的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交代。
中华先圣——周公旦
周公旦是我国政治史、文化史上的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极为重要的人物。他帮助周武王开创了周王朝八百年的基业,从而把我国的第一个文明社会形式推向了巅峰,为我国民族融合、政治统一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他所制定的“礼乐行政”,对我国民族文化传统的形成,也具有开山的意义,至今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之中,仍涓涓流淌着西周时代那种重伦理、轻逸乐、好俭朴、乐献身的君子风度和集体精神。
世 家
《史记》中的“世家”实际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就是为诸侯作的传记,诸侯开国承家,子孙世袭,所以把他们的传记叫做“世家”。从西周的大封建开始,发展到春秋、战国,各诸侯国先后称霸称雄,盛极一时,用“世家”体裁记述这一情况,是非常妥当的。司马迁把孔子和陈涉也列入“世家”,算是一种例外。司马迁将孔子列入“世家”反映了思想领域的现实情况。将陈涉列入“世家”,反映了作者进步的历史观。世家共有30篇。
1.周公旦在历史上建立了怎样的功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周公对后世的影响是什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司马迁对鲁周公的崇敬敬仰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周公作为一个伟大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政治家,千百年来一直感动着后世的有识之士,成为后世为政者的典范。他的所作所为直接影响了数百年后孔孟儒家学说的形成,奠定了我国“文明礼仪”之邦的思想文化基础。
(2)作者正是饱含着激情来塑造周公形象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详尽地叙述了周公的一生:幼年时代的笃仁纯孝,平定管蔡分裂叛乱时的坚定果断,牺牲个人时的义无反顾,代理国政时的忍辱负重……作者用与主人公性格相一致的深沉有力的语言,娓娓道来,为我们树立了一个胸怀博大、深沉果断、为国家利益辛劳毕生、鞠躬尽瘁的伟岸君子形象,从字里行间透露出司马迁对周公的崇敬景仰之情。
3.司马迁对周公不但有一种深厚的景 ( http: / / www.21cnjy.com )仰之情,而且把周公作为“立德立功立言”的楷模来学习仿效。在《太史公自序》中,他激动地回忆了父亲临终时的嘱托:“夫天下称诵周公,言其能论歌文武之德,宣周邵之风,达太王王季之思虑,爰及公刘,以尊后稷也。”但是本文中提到,当武王患病之时,他却在祷词中极力夸赞自己,这一做法是否有损周公那“立德立功立言”的楷模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武王患病之时,周公虔诚地向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天祈祷,在祷词中夸赞自己的灵巧能干,其目的是希望上天允许自己代替周王去死,去侍奉神灵。周公以自身为质,足见其对武王的虔敬,愿代替武王去死,是他为国家的安定着想。从中,我们看到了一位以国家社稷为重、关键时刻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谦虚谨慎、光明磊落、无私无畏的忠臣形象,周公在祷词中对自己的褒扬,不但无损周公那“立德立功立言”的楷模形象,而且成为塑造这一形象不可多得的事例。
阅读课文倒数第三段,完成题目。
1.本段采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手法:对比。
效果:通过太公与伯禽不同的治国理念的对比,表现了太公高瞻远瞩,暗示了以后鲁国的衰微,同时表达了简易为政,与民安乐的道理。
2.“鲁公伯禽之初受封之鲁”一句之中使用了两个“之”字,你能说说它们在含义和用法上的差异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前者是助词,用于主谓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不译;后者为动词,到……去。
“之”字用法小结
“之”在文言文中出现频率较高,运用句子结构分析法便可容易地掌握。
①形如“谓语+之”时,用作代词。如:作《师说》以贻之;人非生而知之者;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②形如“主语+之+谓语”时,起取消主谓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如: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③形如“名词+之+谓语动词/介词”时,作宾语前置的标志。如:宋何罪之有?何陋之有?
④形如“名词+之+形容词”时,作定语后置的标志。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马之千里者;石之铿然有声者;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⑤形如“定语+之+名词”时,是作结构助词,译作“的”。如: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⑥形如“之+地点/处所名词”且句中缺少相应的谓语时,就作动词。如:吾欲之南海,何如? 辍耕之垄上。
⑦形如“形容词/副词+之”时,凑成二字或四字 ( http: / / www.21cnjy.com )音节,不用译。如:顷之,烟炎张天;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请完成“课后知能检测”第3题
忠心耿耿周公旦
周公旦是周文王的第四子,他很孝顺、仁爱 ( http: / / www.21cnjy.com ),辅佐武王伐纣,封于鲁。周公没有到封国去而是留在王朝辅佐武王,为周安定社会,建立制度。武王崩,又辅佐成王摄政。武王生病,他祈祷上天让自己代替武王去死。他帮助成王平定叛乱、制礼作乐,为周王朝的建立和巩固作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他在受成王冤屈以后,仍忠心耿耿,为周王朝的发展呕心沥血,直至逝世,终使天下大治。
【应用角度】 周公旦身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现了君子风度和舍己忘私的高尚品德,成为后世为政者的典范。本材料可以用于“忠心”、“尽职”、“无私”、“价值”、“人生的意义”、“典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失与得”等命题、话题或材料作文中。
生命的守护神:蓝云
蓝云生前系广西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 ( http: / / www.21cnjy.com )乡弄丛村一名普通的村医。他十几年如一日,坚守在贫瘠的大瑶山深处,千方百计为患者解除病痛,想方设法为群众减免医疗费用,以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赢得了乡亲们的尊敬和爱戴,被称为“生命的守护神”。
2006年12月,蓝云查出患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鼻咽癌后,仍坚持为百姓治病,并坚持送自己的妻子蒙超英去学医,动员妻子接过为山区群众治病的重任。2011年5月6日,蓝云因病医治无效去世,终年43岁。11月17日,命名为“蓝云诊所”的弄丛村弄丛卫生所建设工程竣工,蓝云的妻子蒙超英搬进新卫生所接班行医。2011年11月23日,国家卫生部、自治区党委追授蓝云同志“人民健康好卫士”、“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媒评文摘】  大爱无声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善无痕。善良特有的穿透力,总能击中人心最柔软的部分,蓝云,这位最平凡的村医,就这样用他写满无私和奉献的爱,让人们在感动中净化灵魂、升华思想,激起内心深处的良知、正义和责任!他以近10年不变的执着和坚忍、付出和真心,划出壮美绚烂的人生轨迹。他的故事昭示:有一种精神,穿越了变迁的时代,非但不朽,反而常青!
——广西新闻网
伟大的周公
(一)孔圣人心中的“圣人”
孔子被后世尊为圣人,但是,孔子的心中也有他的圣人。
孔子心中的圣人是谁?周公。确切地说,是周文王的第四个儿子,周武王的同母弟弟姬旦。
孔子非常推崇周公,认为他是古代最伟大的圣人。孔子反复说:“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周公,在中国的历史上是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完美无缺的圣人,中华民族的所有美德和智慧都体现在他的身上。周公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军事家、政治家、天文学家、音乐家和文学家。历朝历代,人们对于周公的尊崇从来没有改变过。
非常遗憾,现代人对周公所知甚少,知道的一点皮毛大致就是“周公解梦”或者“梦见周公”。
周公是中国文化的先圣、至圣,将中华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明推向了最高峰。我们今天的文化观念,道德礼仪,风俗习惯,都是由周公创立,一直传承至今。孔子一生所做的事情,无非是倡导周公的政治理想和周礼文化,老子的《道德经》不过是对周公整理编写的《周易》的读后感。总结五千年的中国历史,第一个重要的人物是黄帝,实现了天下归一,带领中国人进入文明社会,是人文初祖。第二个便是周公,开创了中华文化,将中华文明推向了极高境界,是先圣、至圣。不夸张地说,周公缔造了周朝的繁荣,也缔造了延续至今的中华政治和道德文明,他的民本思想,直到今天也是政府“执政为民”的理论基础。
中华文化几千年来没有走出孔子和老子的思想范畴,而老子和孔子的思想则不过是周公思想的不同解读。
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不知道周公,那就是数典忘祖,就是耻辱和愚昧。
(二)韩非子心中的始祖
周公治国,制定了大量的制度,使中国历史上的政府第一次有了成文法,有法可依。
周公制礼作乐,建立了一整套先进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公务员制度、礼仪制度、婚姻制度、礼乐制度等等,他曾经先后亲自写下《毋逸》、《康诰》、《酒诰》、《梓材》等制度性文件,指导成王以及诸侯的治国方略。
周公为周朝制定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婚姻制度、丧葬制度、祭祀制度、狩猎制度等,对后世的影响十分巨大。
譬如至今我们把婚礼称为“行周公之礼”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为最早的婚礼礼仪是周公给设计的。再譬如汶川地震七天之后定为全国哀悼日,那是因为周公当初确定“天子逝世后停丧七天”。
甚至周公还制定环境 ( http: / / www.21cnjy.com )保护法,据《逸周书·大聚解第三十》记载:“周公闻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且以并农力(执)[桑],成男女之功。夫然,则有(生)[土](而)不失其宜,万物不失其性,人不失其事,天不失其时,以成万财。”
周公根据大禹时期就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的各种禁伐禁渔令,制定了周朝的环境保护法,而我们直到近年才开始重新启用休渔期的办法,与三千年前的老祖宗相比,真是应该惭愧。
正因为周公制定了太多的制度,因此后世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了许多附会,许多行业都把自己的祖师爷定为周公,什么算命的、看风水的、茶道的、办婚礼的等等,都把自己的根往周公身上靠。
荀子称周公的制度在于“以类分”。
这样说来,周公是最早的法家。
(三)周公主义——中国文化的源头
按照我们固有的评价体系,最早的基础的东西是主义,进一步发扬光大的是思想,而具体的做法是理论。譬如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中华文化中,能够站在最高端俯视后人的无疑就是周公,所以,我们把周公的治国思想、哲学理论和设立的各种制度合称为周公主义。
伟大的周公,伟大的周公主义。
周公之后,将他的主义全面发扬光大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管仲,因此我们把管仲的各种思想理论和制度称为管子思想;而在管仲之后,又有了老子、孔子、荀子等人,他们的思想可以达到学说的水准,也就是老子学说、孔子学说、荀子学说等,孙子、商鞅、韩非子、墨子等人,他们的思想可以称为理论。
周公主义——管子思想——老子学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孔子学说、荀子学说——诸子理论,中华文化的脉络实际上是非常清楚的。春秋战国,中华文化的框架已经牢牢地搭建起来,后人不过是在这个框架里拆拆补补而已,不是吗?
没有周公,行吗?
周公说了许多,就此打住吧。
陕西咸阳岐山周原,有周公庙。山东曲阜,有周公庙。但是,周公的香火实在令人汗颜,即便去磕头烧香的,多半也是求签算命之徒。
《易经》里面讲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家必有余殃”。今天,为什么中华民族是全世界唯一绵延五千年不衰的民族,就是因为祖宗的德厚,能庇荫到如今。可惜的是,我们对祖宗实在是太怠慢了。
日本人喜欢参拜靖国神社,并且 ( http: / / www.21cnjy.com )常常因此引起中国人的愤慨。其实,回过头来想想,日本人参拜靖国神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自己连祖先都不参拜,连我们的至圣周公都不知道,我们是一群数典忘祖之徒。
韩国人喜欢抢我们的文化,甚至 ( http: / / www.21cnjy.com )想抢我们的祖宗,这也令我们愤慨。可是,回过头来想想,我们尊重自己的文化了吗?我们善待自己的祖宗了吗?多少年了,我们的端午节成了粽子节,中秋节成了月饼节,孔夫子成了孔老二。好的东西,你不要,别人自然要来抢。
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我们不仅不能梦见周公,我们甚至连周公是谁都不知道。
愤慨吧,对我们自己愤慨吧。
【精要赏析】 文章从三个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面讲了周公的伟大。孔子和老子的思想只是对周公思想的不同解读。这是周公的伟大之一。一个中国人如果不知道周公那就是数典忘祖,就是我们的耻辱,周公制定了各方面的制度,至今影响着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这是周公的伟大之二。一个中国人如果只知周公是看风水、算命的祖师爷,那就是我们的耻辱。周公主义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周公搭建了中华文化的框架,这是周公的伟大之三。一个中国人如果仅仅在做梦时想到周公,那就是我们的耻辱。尊重我们伟大的周公,尊重我们自己的文化应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基本的做人准则。
一、基础巩固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使管叔、蔡叔傅之,以续殷祀 傅:辅助
B.诞淫厥佚,不顾天及民之从也 淫:荒淫
C.人或谮周公,周公奔楚 谮:说坏话诬陷别人
D.天下未集,武王有疾 集:安定
【解析】 淫:过分,无节制。
【答案】 B
2.以下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尔之许我,我以其璧与圭归
B.故中宗飨国七十五年
C.无坠天之降葆命
D.封微子于宋,以奉殷祀
【解析】 A项,“归”同“馈”; B项,“飨”同“享”; C项,“葆”同“宝”。
【答案】 D
★3.(对应本课“局部探究”第2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告纣之罪于天
②使管叔、蔡叔傅之
③以旦代王发之身
④子孙骄奢忘之
⑤尔之许我,我以其璧与圭归
⑥发书视之,信吉
⑦子之鲁
⑧于是伯禽率师伐之于肸
⑨周公乃自揃其蚤沉之河
A.①③/②④⑥⑧⑨/⑤/⑦
B.①③/②④⑥⑧/⑤/⑦⑨
C.①③⑦/②④⑥⑧/⑤/⑨
D.①③⑦/②④⑥/⑤⑧/⑨
【解析】 ①③句中的“之”是结构助词“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②④⑥⑧⑨句中的“之”为代词,并且都是做前面谓语动词的宾语;⑤句中的“之”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⑦句中的“之”是动词,到。
【答案】 A
4.下列句子中不含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王朝步自周,至丰
B.至于小大无怨
C.南面倍依以朝诸侯
D.诸侯咸服宗周
【解析】 A项,“步”名词作动词,步行;B项,“小大”形容词用作名词,小民,大臣。C项,“朝”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朝见。
【答案】 D
5.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告纣之罪于天
B.用能定汝子孙于下地
C.维长终是图
D.于是周公乃还政于成王
【解析】 C项,宾语前置句;A、B、D三项均为状语后置句。
【答案】 C
二、课内阅读
阅读课文开头至“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完成6~9题。
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乃屏璧与圭 屏:藏而不给
B.慎无以国骄人 国:封地
C.成王亦让 让:答应
D.周公乃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 摄行政:临时代行王政
【解析】 让:谦让,表示尊敬。
【答案】 C
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
B.周公于是乃自以为质
C.惟尔元孙王发,勤劳阻疾
D.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国
【解析】 A项,所以:古义,表原因;今义,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结果。B项,以为:古义,把……当作;今义,认为。C项,勤劳:辛勤劳苦。古今义同。D项,流言:古义,散布流言;今义,谣言。
【答案】 C
8.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及武王即位
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B.诸侯咸服宗周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C.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
无以告我先王
D.葬周公于毕
周公将不利于成王
【解析】 A项,及:介词,到;动词,追赶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B项,成:均为“都”之意。C项,以:连词,表目的,来;介词,与“无”连用表凭借,没有……的办法。D项,于:介词,在;介词,对。
【答案】 B
9.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但我却洗一次头要三次握起头发,吃一顿饭三次吐出正在咀嚼的食物,起来接待贤士。
(2)我之所以不避嫌疑代理国政,是怕天下人背叛周室。
三、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0~14题。
常梦锡,字孟图,扶风人,或曰京 ( http: / / www.21cnjy.com )兆万年人也。岐王李茂贞不贵文士,故其俗以狗马驰射博弈为豪。梦锡少独好学,善属文,累为秦陇诸州从事。茂贞死,子从俨袭父位,承制补宝鸡令。后唐长兴初,从俨入朝,以梦锡从及镇汴。为左右所谮,遂来奔烈祖①辅吴,召置门下,荐为大理司直。及受禅,擢殿中侍御史、礼部员外郎,益见奖遇。遂直中书省,参掌诏命,进给事中。时以枢密院隶东省,故机事多委焉。
梦锡重厚方雅,多识故事, ( http: / / www.21cnjy.com )数言朝廷因杨氏霸国之旧:尚法律,任俗吏,人主亲决细事,烦碎失大体。宜修复旧典以示后代。烈祖纳其言。元宗②在东宫有过失,梦锡尽言规正,无所挠,始虽不悦,终以谏直多之。及即位,首召见慰勉,欲用为翰林学士以自近。
宋齐丘党,恶其不附己,坐封驳制书,贬池州判官 ( http: / / www.21cnjy.com )。及齐丘出镇,召为户部郎中,迁谏议大夫,卒以为翰林学士。复置宣政院于内庭,以梦锡专掌密命。而魏岑已为枢密副使,善迎合,外结冯延巳等相为表里。梦锡终日论诤,不能胜,罢宣政院,犹为学士如故。乃称疾纵酒,希复朝。会钟谟、李德明分掌兵吏诸曹,以梦锡人望言于元宗,求为长史。拜户部尚书知省事。梦锡耻为小人所推荐,固辞不得请,惟署牍尾,无所可否。延巳卒文致其罪,贬饶州团练副使。梦锡时以醉得疾,元宗怜之,留处东都留守。周宗力劝梦锡止酒治疾,从之,乃少瘳。召为卫尉卿,改吏部侍郎,复为学士。交泰元年,方与客坐谈,忽奄然卒,年六十一。卒后才逾月,齐丘党与败。元宗叹曰:“梦锡平生欲去齐丘,恨不使见之!”赠右仆射,谥曰康。
梦锡文章典雅,歌诗亦清丽,然绝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喜传于人。刚褊少恕,每以直言忤物。尝与元宗苦论齐丘辈,元宗辩博,曲为解释,梦锡词穷,乃顿首曰:“大奸似忠,陛下若终不觉悟,家国将为墟矣!”及割地降号之后,公卿会集,有言及周以为大朝者,梦锡大笑曰:“汝辈尝言致君尧舜,何故今日自为小朝邪!”众皆默然散去。每公卿会集,辄喑呜大咤,惊其坐人,以故不为时所亲附。然既没,皆以正人许之,虽其仇雠,不敢訾也。
(节选自陆游《南唐书·卷七》,有删改)
【注】 ①烈祖:指南唐创立者李昇,为南吴建立者杨行密养子。②元宗:指李璟,是南唐第二个皇帝,后因受后周威胁,削去帝号,改称国主。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左右所谮     谮:诬陷
B.元宗怜之 怜:可怜
C.乃少瘳 瘳:病愈
D.每以直言忤物 忤:触犯
【解析】 怜:怜爱。
【答案】 B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解析】 都是连词,译为“于是,就”。 ( http: / / www.21cnjy.com )A.前者为兼词,用在动词后,相当于“于之”或“于是”;后者为句末语气词。B.前者为目的连词;后者为介词,用。D.前者为假设关系连词“即使”;后者为转折关系连词“虽然”。
【答案】 C
1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常梦锡品行方正的一组是(  )
①梦锡少独好学,善属文 ②首召见 ( http: / / www.21cnjy.com )慰勉 ③梦锡终日论诤 ④梦锡耻为小人所推荐,固辞不得请 ⑤歌诗亦清丽,然绝不喜传于人 ⑥汝辈尝言致君尧舜,何故今日自为小朝邪
A.①③⑥ B.①②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解析】 ①表现常梦锡自幼好学,擅长写文章;②通过写常梦锡被元宗抚慰勉励,间接表现其品行方正;⑤表现常梦锡虽诗歌清丽却不事张扬的性格。
【答案】 D
13.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烈祖把常梦锡招至门下后,对其非常赏识器重,把一些重要事务交给他处置,并让他在宣政院专管机密。
B.常梦锡持重敦厚,品行方正,谏言修复旧典,被烈祖采纳。元宗即位后,首先召见了常梦锡,并对他抚慰勉励。
C.常梦锡对自己被钟谟等推荐做户部尚书深感羞耻,上任后,他只在文书末尾签字却不表明自己的态度,应付公务。
D.常梦锡性格耿介,忠于朝廷,认为元宗不识宋齐丘朋党真面目,就直言进谏;元宗被迫自降尊号后,他认为自己有失辅佐之职。
【解析】 是元宗让常梦锡在宣政院专管机密。
【答案】 A
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梦锡尽言规正,无所挠,始虽不悦,终以谏直多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梦锡平生欲去齐丘,恨不使见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然既没,皆以正人许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梦锡就苦心规劝他改正,一点也不让步,(元宗)起初虽然不高兴,但最终还是因(梦锡)敢于直谏而称赞他。
(2)梦锡一辈子都想铲除宋齐丘朋党,遗憾的是没能让他亲眼看见(这一天)!
(3)但是(常梦锡)去世以后,人们都赞许他是正人君子。
【参考译文】
常梦锡,字孟图,陕西扶风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也)有的人说(他是)西安万年县人。岐王李茂贞不重视读书人,所以当地的风俗是把擅长狩猎、骑射、博弈的人当做豪杰。常梦锡自幼特别爱好读书,擅长写文章,官至秦陇诸州从事一职。李茂贞死后,他的儿子李从俨继承了他父亲的爵位,沿袭旧制(让常梦溪)补任宝鸡县令。后唐长兴初年,李从俨进京谒见天子,让梦锡跟随去镇汴。(因为)被从俨周围的人诬陷,于是投奔南吴,(烈祖把常梦锡)招至门下,推荐(他)做了大理司直。等到(烈祖)即位,提拔(他)做了殿中侍御史、礼部员外郎,更加被赏识器重。于是在中书省当值,参与并负责制诏书,晋升为给事中。当时因为枢密院隶属东省,所以很多国家大事都交给他处理。
常梦锡持重敦厚,品格方正,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很多旧事,历数朝廷沿袭杨氏独霸朝政的旧习:凌驾法律之上,任用庸俗官吏,国主亲自处置琐细的事务,政务繁杂琐碎,贻误国家大事。应该修复原来的法典制度,留给后人看。烈祖采纳了他的主张。(元宗)在东宫出现过失时,梦锡就苦心规劝他改正,一点也不让步,(元宗)起初虽然不高兴,但最终还是因(梦锡)敢于直谏而称赞他。(元宗)即位后,首先召见他并抚慰勉励,想任用他做翰林学士,好让他留在自己身边。
宋齐丘结党营私,对梦锡不依附自己而憎恨他,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梦锡)因封驳皇帝的诏书而获罪,被贬为池州判官。等到宋齐丘出任地方长官,(元宗)又召梦锡做户部郎中,升任为谏议大夫,最终让(他)做了翰林学士。又在宫禁以内设置宣政院,让梦锡专门掌管机密的命令。这时魏岑已是枢密副使,善于逢迎,在外结交冯延巳等人里应外合。梦锡整天(同他们)争论劝告,不能取胜,被罢免了在宣政院的职务,仍然像以前一样做翰林学士。(梦锡于是)就宣称自己生病,放纵饮酒,希望再回到朝廷。恰好钟谟、李德明分别掌管兵部和吏部,对元宗进谏说梦锡很有声望,请求(让梦锡)做长史,(于是元宗)授予他户部尚书一职,负责处理政务。梦锡对自己被小人推荐深感耻辱,坚决拒绝,但
同课章节目录